《蜀道难》优质课一等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蜀道难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作者介绍李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年轻时仗剑任侠,遍游蜀地。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他还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从峨眉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开元十八年(730),三十岁的李白入长安。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却未能如愿,终于怏怏离去。开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洛阳、太原等地。后举家东迁,又漫游河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天宝元年秋,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天宝三载春,李白被赐金还乡。翰林供奉天宝元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曾满怀热忱地参加玄宗之子永王璘的义军。李璘军败被杀,他也因此获罪下狱,被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放还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李白(701-762),官至供奉翰林。性格豪放,感情奔放,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很机灵。七八岁上,他父亲为了给儿子起个好名,便和他一起对诗,试一试孩子的才华。李父起头吟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李母对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父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李白”。李白起名1、读书•母梦长庚星(金星,太白星)入怀,故名太白。•出生在中亚碎叶城;五岁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家庭非常富有。•“五岁诵六甲(历书),十岁观百家”•“铁杵磨作针”•“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岁便已通晓诗赋,精通剑术,•25岁以前,主要在蜀中读书,受个性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任侠好施。2.仗剑远游期——到李白42岁止。离开四川开始漫游。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想采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士的推荐,一鸣惊人,从布衣一跃而为宰相。漫游中,他还曾和一些著名的道士隐居,希望沿着当时已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来求取功名,直上青云。•漫游目的:提高声誉•漫游方式:任侠(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仗义杀人)“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揭高义,举世钦英风。”隐居(“终南捷径”)求仙访道(“竹溪六逸”)干谒州郡长官漫游结果:声名大振,“名动京师”玄宗接连三次征召入京3.长安三年——从天宝元年到天宝三年,李白44岁。天宝元年,李白因人推荐被征召到长安,高兴的狂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供奉翰林的闲暇生活使李白感到失望,常纵酒狂饮,最后被玄宗赐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生活,使李白了解了现实政治,感想和愤懑更多。3、长安三年——应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结识玉真公主和太子宾客贺知章。•知章见其《蜀道难》,叹为“谪仙人”。解金龟换酒,与倾醉。•帝“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有诏供奉翰林。•宴会、出游玄宗让李白陪侍左右。•玄宗与杨贵妃宫中赏牡丹,让李白写《清平调词》三首,命歌手李龟年依谱而歌,玄宗亲自吹笛唱和。•“贵妃研磨,力士脱靴”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长安三年——遣还•玄宗以之为御用文人,消遣解闷•李白苦闷不安,愤慨不平,饮酒求醉,狂放不羁,以诗讽刺权贵,抨击朝政。•“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赐金放还•积极入世、谋求建功立业(前期)→•愤世嫉俗、笑傲王侯、蔑视权贵(后期)4.再度漫游时期——到天宝十四载李白55岁,共十年。漫游中,在洛阳遇到了杜甫,在汴州遇到了高适,三人同游了许多地方。分手后,李白在山东临淄正式加入道士籍,以解脱政治失意后的苦闷。此期李白的出世思想表现得最为明显。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之六5.身经战乱时期安史之乱次年,李白带着抗敌平乱的报国思想应邀加入永王李麟的幕府。但李麟不久因谋反罪被其哥唐肃宗消灭,李白因而获罪被流放夜郎。关于李白之死,有多种说法,有说随李光弼征讨史朝义时战死,有说在族叔李阳冰家中病死,有说醉游采石矶,入水捉月而死。伤李白•李白走了,却留下了神话.•他仗剑出蜀,闲暇游历.他跋山涉水,却乐在其中.他怀揣万金,却贻之不悔.因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传说中他是一个高挑英俊的奇美男子,在风景优美的山水中,曾留下了多少让人回味的残缺的爱情。•风带走了那放在水中的纸船,也带走了他美好的愿望。他只身来到官场,相信在那权贵中会有自己的一片圣洁的天空,但是,他错了。官场的虚浮,尔虞我诈使他很快地厌恶了这种生活。于是,他放浪形骸于外,以酒度日,也就有了“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愁思。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他带着逆反的心态在这尘世生活着,但也为他的以后埋下了祸患。只有在梦中,天姥山的神仙的生活才让他的人性得到舒展。于是他豪情地放歌“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浓雾越来越重地笼罩着他的心灵,他得到了无上的荣耀,事业到达了金子塔的顶端,但灵魂却跌落到了万丈深渊的谷底。上天总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往往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致命的一击。皇帝听信了高力士的谗言,他被流放了。•好在,他有许多情谊深如潭水的朋友,他们像绿水一样围绕在他的身旁,给他孜孜不倦的源泉。人格的魅力使他成为了众多繁星中最璀璨的一颗,让他成为了常人可望而不可企及的神话。•他是心灵的流浪者,是太阳月亮的儿子。任何事物也不能束缚住他羁旅的脚步。名利的洗礼只会让更清楚地认清权贵的肮脏,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生命的悬帆又起航了,重新掂起为人的重量,听着两岸的猿声,随着轻快的小舟,他踏上新的旅程。他欢喜地叹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浓雾渐渐散去,生命不可能总在寒冬的风雪中猥琐,春风开始吹拂了生命的天空,他在安静平淡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他向风一样飘逸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生命的每一业诗篇都写满了潇洒的辛酸。•他像花一样美丽地开在了历史的长河,众多绿叶的陪衬只会让他倍显孤独,•他像神话一样刻在了人们心灵的角落,当一段故事成为了神话,那么,他的主人公就会永垂不朽。•伤李白,伤他的文,更伤他的人。二、李白的思想与个性1、天才豪放,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高度的自信、自负,自命不凡。——狂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身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其义气。”(《与韩荆州书》)2、好剑术,任侠仗义,轻财好施。——侠义——他自称“十五好剑术”,且剑术高超,常使“四座皆扬眉”魏颢《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他自己也说:“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轻财好施:•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任侠仗义:•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禅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3、傲视权贵,笑傲王侯——傲岸——高力士脱靴•有人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他自己也说:“安能摧眉折腰事

1 / 1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