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中国近代(1919—1949)思想文化史【复习课件】-(共3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史(1919-1949)考纲要求(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新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考纲解读本专题主要讲述了20世纪以来中国在思想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为挽救民族危机,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考纲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史(1919-1949)【研究纲领】命题规律:从题型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出现。(2)从内容看,本部分内容在全国卷命题中所占比例较少,相对而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较多。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则多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的角度入手。备考建议:(1)复习备考时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把握,要全面撒网。注意将重大理论成果与民族独立解放的实践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和理解。注意引用原始史料创设新情境,古今对比、不同时期人物思想的对比,将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联系起来。(2)概括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中由“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体味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3)注意学会分析比较问题,如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在背景、内容、实践结果上的差异。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研究纲领】考纲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史(1919-1949)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明晰考向】考情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史(1919-194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近五年未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2017·全国Ⅰ卷,41:从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民族主义内涵的比较入手,考查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提出的时代背景。(2)2017·海南卷,22:从《毛泽东选集》中毛泽东的言论入手考查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提出建国主张的背景以及对该主张的评价。(3)2014·全国Ⅱ卷,29:从1926年报纸评论入手,考查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影响。(4)2014·海南卷,17:从孙中山的言论入手考查其联俄主张的政治策略倾向。(5)2012·海南卷,17:从孙中山的言论入手考查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毛泽东思想(1)2016·海南卷,19:从毛泽东一篇文章内容入手,考查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认识。(2)2014·广东文综,17:从毛泽东在七大上的讲话,考查新民主主义的内容。(3)2013·天津文综,8:从毛泽东的言论,考查毛泽东对中国未来国家形式的认识。(4)2012·课标卷,31:从毛泽东早年致朋友信的一段话入手考查其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求。(5)2012·海南卷,19: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策入手考查考生对其意义的理解。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课标解读【研究纲领】时空观念1.知道民国后期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及其形成的特定的时空背景;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与中国革命历史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1.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2.了解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并与旧三民主义进行比较;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唯物史观1.辩证地看待新三民主义,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理解近代中国选择“走自己的路”作出的艰难探索,从历史角度去作出合理解释。家国情怀1.全面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其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2.知道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出的探索,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1.原因(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3)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表现(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研读教材】知识梳理2.表现(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4)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3.影响: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共诞生。轻巧识记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教材补遗】“问题与主义之争”五四运动以后,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31期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35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提出“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他们通过类似双簧的争论模式,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一次论战,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构图解史]近代“西学东渐”【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内容①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②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评价①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②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研读教材】知识梳理【轻巧识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二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三个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大革命。五大转变:①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②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③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④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⑤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研读教材】知识梳理【拓展延伸】新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关系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构图解史]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2)新三民主义中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精髓。【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4.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由反满到各民族平等(联俄、联共)民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联共)民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4.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4.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史料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结论:宣言中首次体现了国民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说明国民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宣言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国民党吸收了新鲜血液,顺利实现了改组。【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5.新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从倡导者的阶级性质、革命目标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者有着本质区别,但是新三民主义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新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思想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并不完全一致。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但有原则上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1.形成与发展阶段时间著作内容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1.形成与发展阶段时间著作内容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1)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2)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轻巧识记】毛泽东思想可归纳为“一、三、三、三、四”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三个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大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三项实践: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社会主义革命、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四个阶段:[图示要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2.特点(1)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的结晶。(3)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教材补遗】毛泽东的民族主义观: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发现问题】毛泽东的祭文对于团结抗战,凝聚民族力量起了重要作用。【研读教材】知识梳理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3.地位与影响(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影响: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2)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马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