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开发区实验小学商瑞、瞿慧、奚坤婷学习目标:1.会认“恰、屉、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重点理解“晦气、七手八脚”等词语。2.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3.认真阅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民俗文化的传承。学习重点: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鉴赏小说中宝玉的人物形象。学时安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了解《红楼梦》及作者1、简介《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既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又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风貌。可以说,《红楼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课文讲述的就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编者所加。3、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要求:每位同学大声读一读关于《红楼梦》及作者的简介,了解这部著作及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回顾本单元大致读懂课文的方法。(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猜猜大致意思的方法)。2、结合以上方法,自主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正确认读生词、理解部分词语。(1)认读注音的字词。恰qià似窗屉tì子嫣yān忌讳huì晦huì气高墩dūn薛宝钗chāi敞chǎng地晴雯wén袭xí姑娘豁喇喇lā多音字:“喇”有三个读音:①喇(lă)叭,②哈喇(lá)子:意思是流出来的口水。③呼喇(lā)豁喇喇(lā)形近字示例:讳(忌讳)——伟(伟大)——纬(纬度)——苇(芦苇)晦(晦气)——悔(忏悔)——诲(教诲)——海(海洋)要求:每位同学把注音的字词和形近字读两遍。(2)猜猜下列词语的大致意思。窗屉子:窗户上的糊冷布或是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剪子股儿:放风筝时用的一种工具。籰子:指的是缠绕丝、纱、线等的工具,是拿在手里放风筝用的。忌讳:①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②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③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放晦气:放走坏运气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这会子拾人走了的:是捡别人放走了的风筝要求:在原文中找出这几个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4、梳理故事脉络。(1)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部分:(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家发现无主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说要取下来放,遭到反对,黛玉提议放风筝,放晦气。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宝玉和众姊妹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众人放飞风筝后散去。要求:理清课文脉络,并在文中划分出来。(2)试着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点拨:发现无主风筝;各自放出风筝;风筝飞走。三、问题导学,重点探究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宝玉的语句,思考: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点拨:从宝玉的语言当中看出他的心肠很好。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点拨:这里作者抓住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见众人都高兴地把风筝放了起来,唯独自己的风筝放不起来,怕被人嘲笑而着急的心情,可以看出他十分率直、纯真。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点拨:从宝玉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宝玉并没有贵公子的架子。要求:认真读读描写宝玉的句子,注意揣摩语气。四:阅读链接:进一步了解“放风筝”,感受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求:认真阅读课后阅读链接:林庚《风筝》片段思考:1、文章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点拨: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看风筝的感受、旧时北平春天放风筝的盛况思考:2、找一找“阅读链接”和课文中哪些一致?点拨:如放风筝是放晦气的,从中感受放风筝这一民俗活动的悠久历史,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五、拓展阅读。要求:下面是《红楼梦》中描写“凤辣子”的一个片段,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真可谓是妙笔生花,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彩,你能从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吗?“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凤辣子”就是王熙凤,她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一个主要人物。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王熙凤就是其中的一个。】(2)学生阅读,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你读出了王熙凤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要求:把你的读书收获讲给家长听。六、推荐阅读。课下希望同学们从《红楼梦》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阅读,读出《红楼梦》中悠久的历史,读出《红楼梦》中灿烂的文化,读出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独到之处。课后测评题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屉()鬟()讳()晦()届()鬓()伟()侮()敞()钗()袭()纨()蔽()杈()垄()执()姊()帕()咯()绞()妹()怕()格()郊()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2.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3.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4.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5.那风筝飘飘飘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③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资料链接】1、《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作者尚有争议)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红楼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2、创作背景《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当年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3、主要人物贾母贾母,又称史太君,也被人们称为“老祖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她的一生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