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质量竞争力指数解读docx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质量竞争力指数解读一、什么是质量竞争力指数,如何测算?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它包括2个二级指标(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6个三级指标(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和12个统计指标(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质量损失率、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技术改造经费比重、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比重、平均产品销售收入和国际市场销售率)。二级指标质量水平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当前状况”,是对“现状”的测量。质量水平指标是由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3个三级指标来衡量的。其中,标准与技术水平代表的是研制过程中依据的技术标准水平和制造过程中的装备与设施水平。质量管理水平代表的是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代表的是产品的实物质量与产品标示标准的符合程度。二级指标发展能力主要评价企业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由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市场适应能力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其中,研发(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与技术改造能力测量的是企业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是确保质量上水平、产品上档次、技术上台阶的重要因素。核心技术能力测量的是企业科技活动的效果,是影响质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市场适应能力测量的是企业产品质量对顾客或消费者的适应性和质量再投资能力。每个三级指标又进一步由两个易于测量、具有明确经济意义且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构成。各统计指标的具体涵义如下:序号统计指标技术涵义1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企业按照不同层次标准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时,根据标准水平划分的加权产品产值之和与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代表企业承诺的产品技术水平。2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微电子控制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的比重。用于反映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每亿元工业产值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比例。用于反映质量管理基础能力。4质量损失率质量损失总额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体现了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5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接受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的产品中,属于合格品的样品数所占的比率。反映企业自检合格产品的符合性质量。6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出口商品总额中,合格品商品额所占的比率。反映出口商品的符合性质量。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研发投入的力度。8技术改造经费比重用于技术改造的经费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技术改造投入的力度。9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每百万元工业总产值所拥有的专利数。用于评价自主创新能力。10新产品销售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新产品的开发能力。11平均产品销售收入所有制造业企业的平均产品销售收入。反映产业集中度的高低。12国际市场销售率出口商品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测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质量竞争力指数通过对12个统计指标的分行业和分地区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转化,再对相应的标准化得分进行线性加权的方法计算获得。二、2008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有什么特点?(一)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稳中有升2008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1.18,比2007年增长了0.19。其中,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新产品销售比重、平均产品销售收入等统计指标的得分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46、4.59、1.30、1.36、1.70,是支撑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但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等统计指标的得分出现下滑,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95、5.15和1.06。1.质量水平的得分略有下滑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波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进展趋缓。全国制造业质量水平的得分为84.39,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0.37。全国制造业质量水平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标准与技术水平的得分基本稳定。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千户重点工业企业质量信息网统计结果显示,在29个制造行业中,9个行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品产值达到了70%,11个行业超过了50%。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有所下降。全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增长8.54%,低于2007年16.43%的增速,也低于当年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18.29%的增速。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下降明显,超过了4个百分点。(2)质量管理水平的得分降幅较大。全国制造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得分为82.85,比2007年降低了2.42。受一批中小企业倒闭关停、企业兼并重组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数量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近3万张,降幅达到14%。焦碳及精炼石油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电子、电气及光电设备,印刷业,机械及设备等行业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了15%。全年千户重点工业企业的内、外部质量损失达到80.5亿元,质量损失率为0.21%,与2007年基本持平。(3)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的得分明显增加。全国制造业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的得分为85.10,比2007年提高了2.89。全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3400多种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4.5%,比2007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食品、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的合格率与2007年相比,分别提高了5.0、4.6、1.5和4.1个百分点。但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有所下降。全年工业品出境检验累计检出不合格产品货值近9.7亿美元,占出口产品货值的0.21%,与2007年相比上升了0.05个百分点。2.发展能力的得分明显提升200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新产品开发能力明显增强,发展能力的得分达到77.97,比2007年提高了0.76。全国制造业发展能力的特点如下:(1)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的得分出现回升。全国制造业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的得分为75.70,比2007年提高了0.61。全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R&D经费支出达到2500多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6.71%,R&D经费比重达到0.96%。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的R&D经费比重超过1.5%。但技术改造投资有所减弱。全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的增速为13.94%,低于主营业务收入19.43%的增速,技术改造经费比重下降为1.37%,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0.07个百分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行业技术改造经费比重的降幅超过了35%,下降明显。(2)核心技术能力的得分进一步增加。全国制造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得分达到76.94,比2007年提高了0.56。新产品开发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超过5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5.50%,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8.87%,提高了0.9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接近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超过了25%。(3)市场适应能力的得分继续提升。全国制造业市场适应能力的得分是80.43,比2007年提高了1.00。随着兼并重组工作的不断推进,200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平均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37亿元,与2007年相比提高了8.38%。26个行业的平均产品销售收入出现明显增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增速下降。全年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1.74%,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下降为23.82%,比2007年下降了1.74个百分点。传统优势出口行业中,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降幅较大,分别下降了7.06、5.83、4.82、4.45个百分点。(二)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趋势良好1.机械电子类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稳定上行。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74,比2007年增长了0.18,比全国水平高出3.56。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优势继续扩大。全国机械电子类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比重、每十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43%、3.5件和30.71%,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6.72%、29.63%和8.06%。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大中型机械电子企业的平均产品销售收入从2007年的7.60亿元提高到7.87亿元。2.资源加工类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有所下降。资源加工类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0.92,比2007年降低了0.50,比全国水平低0.26。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减弱。资源加工类制造业每十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拥有的发明专利数由2007年的1.3件下降到0.8件,减少了38.46%。技术改造力度持续减弱。资源加工类制造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比重从2007年的2.38%降低到2.18%,传统领先优势进一步缩小。3.食品类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继续提高。食品类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76.47,比2007年增长了0.27,但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随着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2008年食品行业的产品质量符合性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全年共抽查了8080种产品,抽查合格率为87.4%,比2007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品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新产品销售比重从2007年的7.37%提高到7.72%。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平均由5.15亿元提高到5.80亿元。(三)区域质量竞争力发展趋于协调2008年,全国东、中、西部区域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5.04、79.72、80.04,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22、0.73、1.04。中、西部区域质量竞争力稳步增长,与东部区域的差距逐渐缩小。从12个统计指标看,东、中、西部区域制造业在产业集中度等方面的差距较小;东部区域在产品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出口商品符合性质量、研发投入力度、新产品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国际市场销售率,得分分别比中、西部区域高出20.94和21.79;中、西部区域在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方面高于东部区域。(四)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结果也暴露出,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并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连续下降。2005年以来,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速均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速,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从1.79%、1.54%、1.44%下滑到1.37%。2008年,全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也出现明显下降。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不足10%。二是管理体系认证力度有所减弱。受一批中小企业倒闭关停、企业兼并重组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制造业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数量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近3万张,降幅达到14%。三是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增幅下降。2008年,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54223件,与2007年相比增幅明显下降,从上年的50.72%下降为27.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8个行业的发明专利数出现下降。四是部分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明显波动。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