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基本原因是()A.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B.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C.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差异D.各地区生存条件的相互吸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婚姻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交通和通信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C.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特殊影响D.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3.下列现象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去外省旅游、购物B.由印度向中东劳务输出C.由中国去美国长期定居生活D.由山西省去广东省定居生活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自然环境是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C.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D.从宏观上看,政府的经济布局不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5.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目的是追求()A.食物B.土地C.劳动资源、劳动对象、劳动力及市场的优化配置D.人地关系的协调6.关于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错误的是()A.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石油输出国B.由人口稠密的国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C.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D.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7.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太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8.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A.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多为非自发性迁移B.迁移的主流是学习和分配工作C.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多为迁出地区D.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9.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伯明翰、大庆、攀枝花都是经济因素吸引人口迁入而形成的B.交通与通讯事业的发展相对减少了人口迁移的规模C.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D.从宏观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下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A.原始农业B.种植业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7.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2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尤其是“闯关东”,所经历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从清朝初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300余年间,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的华北(尤以山东人最多)穷苦百姓背井离乡,相继踏上关东大地。据此完成10~11题。10.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A.制造业高度发达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C.大量征兵抗战D.畜牧业水平高11.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根据材料完成12~14题。12.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原因B.交通发展C.国家政策D.文化传统13.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14.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A.秦汉时期B.“安史之乱”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5.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3二.综合题1.读“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回答。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1)图中①反映的是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2)图中②反映的是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3)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劳动力由第产业向第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的人口迁移,是类国家历史上和类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的大量增加。(2)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____到____;二是从_____到_____和______。(3)和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其目的主要是_____和_______。(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美国的移民史》一文,结合图,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的移民史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数不到400万。后来,许多西欧移民,加上不计其数的被带进这个国家的非洲人,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和边疆农场提供了劳力。他们建造了工厂、道路和运河,向西推进,在美国领土的边境地区定居就业。到了1880年,已有大量中欧人和南欧人开始谋求去美。内战以后,许多亚洲人开始来到美国。最近几年,成千上万的难民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涌进美国。4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所有美国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1)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是由著名的航海学家_________开辟的,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国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_移向_________,从_________流向________,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3)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________干活;“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__人。(4)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____________(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_________,人口大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试分析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选择题1.A2.C3.C4.A5.C6.C7.C8.D9.D10.B11.A12.C13.A14.A15.D二.综合题1.(1)发展中、60、30、10(2)发达、10、20、70(3)城市化、城市、②、①2.(1)频率大,人口迁移数量(2)农村城市内地沿海工矿地区(3)自发务工经商(4)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市3.(1)哥伦布葡萄牙西班牙(2)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政治因素(3)英奴隶劳工西部的铁路上印第安(4)内开发国土东北部和中西部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美国南部和西部建立了石油化工和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