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第一部分: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它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引出普遍的结论,使人领悟、懂得某个道理。一、明确要求,审好题首先要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文字含义,明确议论的重点或范围。一般说来,议论文题目有两种语言结构:(一)用一个判断句为题,如《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的幸福观》;《从我做起》;《生活的道路要自己走》;《友谊》;《亲情》;《独自面对》;《人间自有真情在》;《好事多磨》;《知足常乐》。或者是中心论点以联合词组为题,这就要求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二)是对那些蕴含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题目,则要透过试题字面的表层含义去理解它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如《议“根深才能叶茂”》是一个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如果只就事论事地议论根深和叶茂的关系,不揭示题目的比喻意义,显然背离了题意,只有对“根深才能叶茂”这个比喻,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揭示它的比喻意义,指出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真正符合题目的要求。《近墨者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二、确立论点,开好头在议论文写作中,论点应该在开头就提出来,因为这样就能达到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效果,为后边的论述创造方便条件,尤其是考试作文,一篇议论文的字数不多,应尽快地摆出论点,使文章中心明确,所以,一般都把论点置于文章的开头。在议论文中提出论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开门见山《论毅力》: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如《锲而不舍小议》:“治学的态度应该持恒专一,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设问作答这种方法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让人思索,不等找到答案,论点自然道出,更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做学问是一件艰苦的事,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有怎样的治学态度呢?是半途而废、换而舍之,还是坚韧不拔、锲而不舍?这是决定他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3.引用入题如“读过《歌德巴赫猜想》一文的人,都会被陈景润的治学态度所感动,他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六平方米的斗室里,度过了多少个冬夏与春秋,演算了整整几麻袋的草稿,终于产生了辉煌的‘陈氏定理’。他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引用有关材料并合乎情理地导出论点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引用材料不能太长,引用的内容要与题旨紧紧相关,而且能够从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论点。4、解题溯源。如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说,如果刻一阵子就丢开,虽然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这一十分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应抱坚持不懈、精诚专一的态度。这是一篇以《锲而不舍小议》为题的议论文的开头。它先提出题目的来源,并解释题意,然后提出论点,这种方法往往在有出处的题目上。在解题溯源时,解释要简洁,引用要恰当,解题溯源的目的是为了提出论点。三、选好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主题的论据。对议论的题目进行过一番审视,并在基本确立论点后,下面的工作就是选择材料展开具体论证,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有一自学考试的考题,提供的是这样一个材料:廖承志同志逝世后,他的孩子写一篇悼念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1979年5月,爸爸率中日友好之团访问日本,我们知道他掌握着一部分名额,都很想去。有一天吃饭时,大家就故意议论起这件事。开始,爸爸不表态,最后终于说话了,可是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他说“这是出国访问,小孩子怎么能去。”我们是没希望了,我们想,大姑姑(即廖梦醒)还有可能去,因为她在日本长大,那里有很多朋友,爸爸又只有这么一个同胞姐姐,她还是符合条件的。但是,爸爸仍然不同意,他反复对大姑姑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愿意为中日友好作贡献,可是,这次我是团长,不能照顾自己的亲属,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友好之团回国以后,社会上有许多传闻,说爸爸不但带了子女,还带了孙子、阿姨。我们都觉得冤枉,爸爸却—笑了之。这段材料按事件发生发展顺序写三个情节。实际上也就是表现了廖承志同志高贵品德和精神的三层内容,概括地说就是:(1)不循私;(2)顾全大局;(3)胸怀宽广。这三层意思归纳成一点: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因此,文章题目可拟为《心底无私天地宽》、《从“一笑了之”谈起》、《革命家的宽广胸襟》等等。在议论文的考试中,常常见到两种不讲究选择材料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材料的堆积。就是不对论点多加思考,引了一大堆材料,这样写的结果,全文很可能就是杂乱的一大堆文字,不知文章重点议论什么,用什么来进行论证,如何论证,等等。一句话,就是缺少分析。第二种倾向是没有材料,只有简单化的结论和笼统的断语。例如,一些考生碰到写正面肯定或褒奖性的论题,就喜欢用这样的语言:“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吗?”这是简单化、公式化的标语口号式写法,如果前面不作具体的论证分析,只是举一两个实例或引用一两名言,那么,这样的文章谈不上是什么议论文。重要的是对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较细致的阐述,也就是巧妙而严密地揭示论点与论据、观点与材料、论点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达到论述的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使观点与材料高度统一。这自然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三、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两种:1、例证法(举例论证法)例证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个别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论证某一论点。例如:根据《发扬为政清廉的作风》试题作文,有位考生提出了这样的论点:清廉是为官的一种美德,清廉从政且刻意勤政者,历来为人们所赞颂、景仰。然后采取例证法,列举事实证明之:宋代包拯为人刚直严峻,廉洁奉公,执法不畏权贵。明代海瑞实行“清丈”、“均徭”的措施,令大官僚徐阶等退田,他被革职闲居16年后在南京复职时又力主惩治贪污。他们是封建社会里的“青天老爷”。时至今天,他们的事迹还广为传诵,众口皆碑。这是多么值得深思啊!2、对比法(对比论证法)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对照比较,以证明论点的正确。用来对比的事物必须加以具体叙述或作生动的描绘,以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后唐庄宗成功、失败的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3、喻证法(比喻论证法):即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论证观点正确的一种方法。比喻论证可以把抽象的、不易理解的道理讲清楚,还能给人以具体、切实的感觉。有为考生以《根之茂者其实遂》为题作文,从“学习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立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从前有一个富翁大兴土木,要盖一座三层的楼房。他看到工匠们正忙挖着地基、立柱子、砌砖石什么的,竟焦急起来,高声嚷道:“我要你们先造顶层,干吗从平地造起,这不是太麻烦、太浪费材料吗?谁都知道,富翁的话荒唐之极。这不过是一则笑话而已。然而,在论证过程中用它来比喻学习必须打好基础、循序渐进,而不能脱离实际、一步登天,确实是很恰当的。4、类比法(类比论证法)即根据已知事物的一些性质,类推出要证明的事物也同样具有这种性质,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运用类比论证法。作者从种树应该“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类推出治民也必须像种树一样,要顺应民心,而不能任意驱使百姓或推行烦杂的政令。画家画花,总要留点余地,让欣赏者自己去遐想;演员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并不要把什么都搬到台上。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穷而意无穷”。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一堂好课,应该兼采画画、演戏、作诗、奏乐的诀窍,言简意赅,给学生留点思考的余地,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四、安排好结构论说文的结构安排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是常说的文无定法。一种常见的结构方式:1.直接提出论点2.从理论上进行分析3.用实例进行正反论证(最好是2个正面事例,1个反面的事例;事例要涵盖古今中外)4.收束全文。第二部分:记叙文写作记叙文,是记人记事的文章体裁,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笔触,将现实生活中充满情趣、意蕴或美感的人物、事件、环境和景物,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感受和体验到那种生动的形象、高尚的精神、冶人的乐趣。记叙文主要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方法,描绘那活生生的人物、感人的事件和悦目的景色。它是常用文体中的又一个大类。记叙文考的就是这种记叙能力。一般来说,记叙文中需要写清楚四个内容: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与此相关的原因、经过、结果、背景等等,其中又自然地要求穿插与人和事有关的动作、言语(对话)、心理活动和景物等的叙述与描绘。除了这些基本因素的要求外,要写好记叙文,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人物要写活记叙文主要是写人物的。要写好人物,关键是要将人物写活。所谓写活,就是将人物写成有血有肉、有活力有生命的形象,即写成有言语、有行动(外部动作和心理活动)、有细节、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要写活人物,具体来说,有这么四种常用方法与技巧:1、要“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和描绘一副美丽的面孔是不一样,“美丽地描绘”也就是要描绘出各个人的特色,用审美的笔调来描写,而不在于对象本身美不美。2、重点写“怎么做使人物”活起来,自然是写动态较好,所以,行动描写就很重要。恩格斯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这里的“怎么做”,就是我们应着重关注的,实际上就是多写人物的行动。3.动与静的结合。要使人物“活”起来,除了写外部的能看得见的动作以外,写人物心理的活动,即外表静、内在动的形态,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人们内在很激动、很有思想,但外部却难以表现,这时就需要我们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了。4.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因此,描写人物只需用一、两个细节,即可使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二、事件要写具体记叙文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叙事,即写事件、讲故事。事件和故事都是由人引发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构成),写好人物是基础。叙事有自己的特点,写具体是总的原则,细分一下,写好事件,应具备三个条件:1.过程要叙述完整。记叙文中的事件,一般都要求有完整性,即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有时虽有某部分的省略,但不能影响全局,给人造成疑惑)。2.要写出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令人生厌;生动曲折引人入胜。这些道理体现在记叙文中,主要就是要求将事件安排得有波有折。要写出曲折,从技巧上说,就是巧妙地运用好“突转”、“发现”和“悬念”等手段。3.倾注感情写出意蕴。记叙文不是诗歌和抒情散文,一般不直接抒情,主要“即事以寓情”。深含情感的事情,生活中常常发生,只要我们多多留心,将那段掀起过你感情波澜的事情印入心田里,流露在笔端下,那同样也会打动读者的心灵。《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