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三、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三)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五)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有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2、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它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2、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三)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道、“五行”、元气、太极、“天人合一”等。2、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爱奥尼亚学派的观点;亚里斯多德“四因说”等。3、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本原方面,都持有一元论或多元论的观点;都主张人类来源于自然界;认识宇宙方面,中国侧重研究宇宙的时空问题,希腊侧重宇宙的演化。(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2、它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五)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1、受到原始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希腊人的自然观虽然在总体上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但其中已经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2、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限制,希腊人只是从总体上解释了自然界而不能在细节方面科学地、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1、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70)的“原子论”。他主张自然界最初来源于不可分割的原子的机械运动,自然界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2、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等人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观点,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等人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观点。(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经典力学认为,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所有运动都是机械运动,物体运动只有速度和位置的变化而无质量的变化,物体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受到数学方程式的逻辑规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存在的;世界由不可分割的粒子构成。(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2、机械自然观的主要特征:第一,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第二,形而上学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第三,不彻底性。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性”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不彻底性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1、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2、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1、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主张人在自然界面前只有受动性而没有能动性,但它能够以感觉经验为基础说明自然界,主张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的本质使肉体感受性,感觉和经验是外部世界作用于感觉的结果,从而发展了唯物主义反映论。2、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虽然抽象的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但它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并且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历史过程,并遵循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则;时间、空间、运动和物质是统一的,矛盾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动力;生命来自于自然界,能动的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天文学: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2、地质学:赖尔的地质“渐变论”3、物理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化学上:维勒人工合成尿素5、生物学: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人事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它继承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经验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2、它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特点的自然观,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3、它突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系统自然观二、人工自然观三、生态自然观一、系统自然观(一)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二)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一)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注重研究自然界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及其演化机制,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范畴,揭示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生命起源的自组织机制及演化机制,阐明了时间、空间与物质的相互联系,论述了自然界演化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三)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系统存在观系统演化观1、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2、自然系统的辩证关系3、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4、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存在观1、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1)什么是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第一,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单元,任何一个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即承认系统内部应具有可分析的结构,单个的要素不成其为系统;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在19世纪,恩格斯明确指出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他说:“和我们相接触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的存在,……只要一旦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那就不能拒绝得出这个结论来。”(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2、自然系统的辩证关系(1)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2)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3)系统与环境的关系(1)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Ⅰ自然系统决定和支配要素一般情况下,自然系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和支配要素;但要素对系统也具有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影响或决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Ⅱ自然系统与要素相统一第一,系统与要素密不可分;第二,系统与要素的规定具有相对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2)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Ⅰ结构决定功能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需指出的是,这种决定关系并不是单值的。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不唯一地决定于一种结构。Ⅱ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与系统的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反,系统的功能则表现出多样的可能性。在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反过来会影响结构,要求或促使系统的结构相应地发生变化,以适应客观环境对功能的新要求。(3)系统与环境的关系Ⅰ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起着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系统的性质和功能是通过环境显现出来的;Ⅱ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系统有其内在的结构和独立性,它可以通过输入和输出对环境发生影响,系统可将环境要素变为自己的要素,可以抗拒环境的干扰而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可以通过改变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Ш系统与系统的作用环境中事实上有其他系统的存在,系统与环境的作用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系统的作用。3、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1)整体性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2)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系统的动态性,是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实质上是按空间划分的物质系统随时间变化而铺展的性质。(3)动态性(4)层次性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或层次大小相互包含,或处于同级、不同级的不相包含的层次)的性质。4、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1)层次结构及其特点(2)自然界的基本层次(1)层次结构及其特点1)层次结构层次,指若干系统之间(或一个系统与其环境间)经相互作用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自然界中的物质系统与环境中其他系统相互作用,构成较高一级的系统,而本身则成为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同样道理,系统中的要素也是有组成部分和结构的,从而成为较低一级的系统(子系统)。这样,便形成了自然界系统的层次结构。2)层次结构的主要特点:Ⅰ自然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高层次包含低层次,并由低层次构成,低层次从属于高层次,但低层次的变化也影响高层次的状态。Ⅱ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性关系。层次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中各层结合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随着层次的由低到高的推进,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到小而递减。正因为存在着结合度递减的趋势,所以高层系统的解体不一定导致低层系统的瓦解。(2)自然界的基本层次自然界是由无限层次的物质系统组成的,层次结构规律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自然界物质系统之间及其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形成了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图景。系统演化观1、自然界演化的方向2、自然界演化的动力3、自然界演化的方式4、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1、自然界演化的方向自然界中实际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有时间箭头的。可逆,指的是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