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影响内容摘要: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教育是中华民族文明延续与发展的基础,世代师生间的传道授业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中华民族教育也在其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中,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众多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二、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三、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教育思想是客观教育史实、教育实际活动在思想与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教育思想又给予教育实际以指导和影响。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教育思想特征借鉴正文: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有一次孔子到魏国去,他的学生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再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再问:“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半呢?”孔子继续回答:“教育他们。孔子把“庶”(人口)、“富”(财富)“教”(教育)当成治国、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就谈不上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的消费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把文化教育建设好了,一个国家才算治理好了。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在《为政》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以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这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但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而且还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安定发展下去。不仅孔子看到教育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行,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从历朝历代来看,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国君,只有“得民心者得天下”。2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和“德治”思想,强调“礼治”。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礼治”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固国齐民”的社会作用。他说:“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能婴也。”他认为若不抓教育工作,不用礼的思想教育人民,则退不可以守,进不可以战,国家就要灭亡;若抓紧教育工作,用礼的教育思想统一人民的意志,则国家强盛,则敌国不敢侵犯了。可见他也是强调教育对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的重大作用的。而墨子则从“兼爱”的立场出发,指出劳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人民受不到教育,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原因,把教育当作使社会走向重要措施之一。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的传统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二、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们的本性(先天素质)虽有差别,单差别不大,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这种差别却越来越大了。他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意思是: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好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使自己受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狂妄不羁。他认为,人们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教育,就不能形成好的道德品质,既使具有好的品质,但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这些好的品质也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可见,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又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后天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固日求则得,舍则失之。”即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美德,但这些美德是很容易丧失的,只有不断的思考学习,努力追求,才能克服外界的干扰,保持自己的善性。如果一个人只注意物质生活,而不加强精神教育,那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孟子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与禽兽。”可见,接受教育是人立身的关键。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但他对教育的必要性的强调却是和孟子相同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世上之所以有君子,贤人,是后天教育改变了他们的本性,使他们有性恶变成了性善。他说:“为之,人也;不为,禽兽也。”如果学习,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不学习,那就如禽兽一般了。这与孟子的话如出一辙。荀子还用许多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所以说选择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荀子还强调,学习是人们由贫贱走向富贵,由愚笨走向聪明的惟一途径,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要想有大的进步,就必须首先从教育做起。这正如《礼记·学记》里所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墨子也认为教育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他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易变。”其意思是说人没有先天的思想意识,只具有一种可塑的素质,人的一切知识和道德观念都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素丝”之所以能变成不同的颜色,是“染”的结果;人之所以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和知识,是环境与教育的结果。后天的教育培养在墨子看来是很有必要而且是非常严肃的工作。而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调和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他近而为善。他说:“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意思是说,既然人们的性有待于外加的教育才能够善,那么,善就该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不当属于性的范畴。他还举例说,性好比是茧和卵,卵要经过孵化以后才能成为3幼禽,茧要经过缫治以后才能成为丝,性也要经过教育以后才能成为善。性好比禾苗一样,善好比大米一样,大米从禾苗出,但禾苗不可能全是大米,善出于性里,但性不可能全是善的,要使性成善,必须通过教育,善是教育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认为教育是必要的。三、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就是当时的宗法礼制,礼的教育承担着政治宗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任务。乐包括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乐的教育是和礼的教育密切相关的,同样肩负着政治法度、道德人伦等方面的教育任务;乐教和诗歌相结合,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射是指射箭的技术,驭是指驾御战车的技术,二者都是当时武士所必备的条件。书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六书”为先的。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从这六大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确实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礼乐主要是道德教育,但其中也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射驭书数主要是知识技能教育,但其中也渗透着德育的内容,例如射驭训练实际上也是礼制教育的一个方面。据《宪问》载:孔子的学生子路曾问孔子:“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子路问:“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一般人得到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这说明孔子要求“君子”应有两个条件:第一,“君子”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即随时修养自己。第二,“君子”要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即具有治国安民之术。第一讲的是“德”;第二将的是“才”。孔子要求“君子”德才兼备,而以德为主。他认为“德”与“才”两方面都要学习。《论语·述而》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的主要教育内容有四项:历史文献、道德行为、待人忠心与信实。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小心,说话讲究信用,要广泛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之后,将多余的精力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尽管孔子主观上认为德育是重点,但他对文化知识的教育也不曾忽视,在他四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把收集到的历史文化资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在这之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了,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文化教育的重视。就拿墨家学派来说吧,虽然重德行是儒墨两家学派一致的要求,而墨家却主张培养具有“兼爱”精神,还要掌握实用技术。也就是说,墨家学派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家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重视科学技术的教育。在墨家后学所著的《墨经》中涉及到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为我国科技发展史和科技教育史写下了极为难得的光辉篇章。再如,董仲舒就提出了“必仁且智”的观点,他提出了“仁而不智”与“智而不仁”的片面性,从而提出既要强调德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以及通过教育进行德育的方法。他认为智育是有助于德育的,道德行为上的失误,往往由于学习不好或认识不清而造成,所以他说:“君子不学,不成其德。”他以为不学习不能成德,这种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起来的思想也正说明了中国古代教育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的。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浅析,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尤其是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深厚蕴藏,进而培养既宽阔又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提高素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以便更好的检验过去,执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