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隐性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彭乐张雯450000摘要: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差异性教育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针对高职生源的多元化,学生程度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教育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应从保护学生情感出发实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同时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即强调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运用语言能力。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任务型隐性分层教学法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关键词:隐性分层因材施教任务型教学法一任务型隐性分层的理论依据:1.1隐性分层教学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普遍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二是从中专或职业高中通过考试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还招收成人和初中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学生。这些学习者不仅在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英语基础和成绩相差较大。鉴于英语学习者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这使得分层教学成为必然。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已经体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思想。我国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也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这里的分级也即分层。实际上我国的大部分中小学在上世纪90年代已实行了分层分级教学。分层的依据多数是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情况或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后将其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或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分层走班”或“分层进班”。于是很多学校成立了重点班(少年班或实验班)及普通班。普通班学生毫无疑问就是基础一般,成绩一般的学生。相对于重点班的“好学生”,他们就成了“差生”。这样的“分层走班”似乎有利于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手段,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但是仅仅根据学生一时的成绩来分层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分班后,班内学生依然存在个体差异。同时这样的分层又会给“差生”带来许多的负面效应,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挫伤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两极分化。显然这样将学生明确分类即显性分层带来了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问题,于是隐性分层教学方法应运而生。相对于显性分层,隐性分层更合理科学。即在一个自然班,教师仍然使用统一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评价等其他方面却进行分层处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原有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暗中把相当水平的学生归结到一个个不同的层次内。教师以任务为教学手段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来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尊心,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缩小两极分化。1.2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交际法教学和第二语言研究两大领域结合的产物,代表了真实语境下学习语言的现代语言教学理念。PeterSkehan(1998)指出,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完成所给予的任务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获得接近自然的语言习得方式,使潜在的语际语系统得到拓展”。它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即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这样在任务型隐性分层教学过程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继而让学生分别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主要以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on,competition等多形式活动,让学生直接通过课堂教学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专业学习、工作等任务,鼓励每个学生参与任务活动,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既感受学习过程,也能看到学习成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使之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分层任务的设计者,分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又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二.隐性分层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综合运用:2.1.首先任务型隐性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隐性分层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潜力进行有效的分层。比如从高到低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因为是隐性分层,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现有的分层结构,从而进行更近一步,更加准确的分层,做到“以人为本”。任务型教学同样要求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自主、合作、参与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第二加深对分层教学的认识,系统全面进行分层任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在课前,课中,课后,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预期效果,包括对学生的教学评价都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具体到一个个完成的学习任务上来,使各知识点在各个不同教学阶段中以不同深度和难度出现,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全方位的领悟、多层次的领会,实现由单一向综合,由低级向高级的有序转变。教师应具备任务设计能力、任务操作能力、发展性评价能力。2.2其次隐性分层与任务型教学的综合运用2.2.1教学准备阶段第一教学目标分层,针对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确定各层次的教学目标。1)共同基础目标,这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主要针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C层学生2)提高内容目标,主要针对占大多数的B层学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习态度较积极,有一定的上进心,理解应用能力一般,经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3)扩展内容目标,针对少数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态度好,接受能力强,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的A层学生,给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和拔高的机会。第二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任务活动。在备课阶段,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出不同的任务项目来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制作各层次教学内容的课件,组织相应的任务活动,如英语听说部分的小组对话,课文朗读,句型模仿,语法练习和写作等,以最恰当的媒体信息生动、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合理地组织教学信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2.2.2教学实施阶段第一态度分层优等学生A层,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其能够具备概括总结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严格要求“指着走”;中等学生B层教师要对其深入细致的讲解,要求他们多练习,巩固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着走”;差生C层因为基础较差,教师应关注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要多提问多鼓励,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词汇、语法、句型,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让他们能够学得进,跟得上,感兴趣“扶着走”。第二任务分层根据备课阶段设立的教学目标和设计好的任务活动进行实践。如课堂提问要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分层提问;小组活动,进行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即同层次水平的同学分成同组,异质分组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同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异质分组有利于分层合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动态分层前面提到隐性分层是教师采取内在尺度法,暗中偷偷依据学生自身原有的英语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情况来分层的。那么学生的这些情况是处在不同变化当中,也就是这样的分层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分层。例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甚至是在同一节课当中,都有可能有一个层次向其他层次转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原有的分层结构。2.2.3考核阶段的分层第一作业分层:作业分层主要体现在作业的数量、形式、内容上的分层。教师可对A层学生减少题量,增加难度,完成提高题,比如布置翻译题、写作或阅读题;B层学生布置巩固题,难度适中,比如学生用书上的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C层学生则布置大量基础题,如最基本的单词句型,基本语法。这样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目标逐步完成。第二考试题目的分层考试出题,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中下层学生的学习状况。卷面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题目应为较容易的基础题,20%应为提高部分,剩余的10%应为一定难度的拔高题。让差生经过努力能及格,大部分中等生能轻松及格,优等生能有竞争的空间并取得优异成绩。第三评价分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院校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除了正式的卷面测试,还有平时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呈现垂直性和过程性评价。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培养自己的发展性评价能力,针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技巧、潜力等做出客观和合理的评价,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自主学习。三.结论任务型隐性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教学任务活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分层评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师心底分层避免了可能带给学生的负面心理挫折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本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对隐性分层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的简单认识和粗糙运用上,而是要更系统更具体地综合运用。参考文献:[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谢媛媛.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9(2):199[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陈映娜.隐性分层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应用[J]南方论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魏艳玲.初中英语教学中隐性分层教学的探索[J].教学研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刘瑛.分层教学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实践与思考,[J].桂林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V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SkehanP.ACognitiveApproachto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CUP.1998.(130-132)作者简介:(1)彭乐,男,1982年2月,汉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英语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文学。(2)张雯,女,1982年4月,汉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英语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