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B)。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C)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A)。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A)年。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A)年。A.1879年B.1903年C.1913年D.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B)。A.桑代克B.冯特C.斯金纳D.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A.冯特R桑代克C.苛勒D.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B)出版的《教育心理学》。A.乌申斯基B.卡普切列夫C.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是:(1)忽视理论研究;(2)对西方心理学持全盘否定;(3)创造性应用马列主义理论不够,机械照搬。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1)理论思想活跃;对学习问题的理论探讨加强了,在智力活动和教学方面出现了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和达维多夫的“教学中的概括类型”理论;(2)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赞可夫的改革传统的小学教学体制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三条教学论的“新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以主导作用。(3)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新成果。苏联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由此出现了所谓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并出版了有关的著作。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A)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A.桑代克B.冯特C.华生D.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B)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C)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1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B)。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ACE)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含(ABCDE)要素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3.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ABD)A.学习过程B.教学过C.管理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E.认识过程4.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CD)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5.教学媒体包括(ABCDEA.书本B.录像C.图片D.教师E.计算机网络6.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ABCD)方面。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D.教学资格E.职业要求7.教学环境包括(DE)A.基础条件B.师生关系C.上下级关系D.物质环境E.社会环境8.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ACE)。A.课堂自然条件B.师生关系C.教学设施D.上下级关系E.空间布置9.教学的社会环境包括(ABDE)。A.课堂纪律B.课堂气氛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同学关系10.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ACDE)作用A.描述B.验证C.解释D.预测E.控制四、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3.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4.学生通过群体差异可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上。5.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7.教育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么看我?”等。9.处于关注情景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呈现材料?”等问题。10.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指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一起,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访谈: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11.教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13.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1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为西方该学科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5.2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一、单项选择题1.少年期是指年龄在(B)阶段的儿童。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2.青年初期的年龄在(C)阶段。A.6、7~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3.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4.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A)。A.可能性R观察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C)。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6.“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B)。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助7.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B)。A.少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晚期D.成年期8.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9.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C)。A.列昂节夫B.赞可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10.最近发展区是指(C)。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11.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C)。A.信任感B.自主感C.主动性D.勤奋感1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D)。A.自主感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13.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B)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14.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A)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15.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C)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二、多项选择1.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E)。A.连续性与阶段性B.方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独立性E.差异性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BDE)。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期不同E.个体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不同。3.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有以下特征(ABCE)。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E.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4.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E)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辨证思维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5.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主要有(ABCD)。A.以为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B.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D.思维具有不可逆性E.有了守恒观念6.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思维特征有(ABCD)。A.能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B.能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C.具有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具有可逆与补偿性E.思维缺乏灵活性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ACE)。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D.成人世界E.同辈群体8.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ACD)。A.专制型B.开放型C。放纵型D.民主型E.自由散漫型9.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CE)。A.自我认识B.自我感觉C.自我体验D.自我教育E.自我控制10.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ACE)三个阶段。A.生理自我B.虚拟自我C.社会自我D.精神自我E.心理自我填空。1.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段,按心理学家的划分是少年期。2.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3.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4.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观念。5.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6.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假设-演绎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7.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8.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9.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10.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内疚感。11.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看,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12.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的形象。13.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14.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5.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D)。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2.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B)。A.自主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3.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