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与行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价值的涵义什么是企业?企业就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组织。各种资源土地资金技术人力信息有效使用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区满意客户满意学习目标了解概念及分类、决定能力的发展要素、能力与工作的匹配;掌握人格及决定因素、MBTI、大五人格模型、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霍兰德人格与工作的匹配;了解价值观及价值观分类的相关理论、霍夫斯泰德文化框架、个人与组织的匹配。知识目标学习目标能够运用MBTI、大五人格模型和霍兰德人格等测试工具分析个体行为;能够运用价值观分类理论分析个体行为;能够综合运用个体差异性原理分析人岗是否匹配。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培养员工在组织行为中树立个体是存在差异化的思维模式。我是独一无二的、我与众不同!思考问题:从王石的个性谈谈个性差异和行为的关系。开篇案例企业文化关键人风格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外部环境冲击员工行为心理表现反馈认识人=管理人企业命运人力资源与企业命运个体心理心理动力: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心理状态: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心理过程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过程:感觉、直觉、记忆、思维和语言情绪过程:满意、喜爱、憎恨、爱慕意志过程2.1个体行为的基础•人性假设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人性假设理论•西方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是指管理者对其被管理对象的工作目的和追求目标的基本估价和基本看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管理者的基本理念和思想本质。人性假设理论一、经济人假设二、社会人假设三、自我实现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五、观念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原则和方法:•1.任务型管理•2.服从型指挥•3.制度型约束•4.葫罗卜加大棒•最为典型的就是泰罗制社会人假设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和方法:1.人本管理2.注重人际关系3.培育团队4.员工参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这一假设的基本观点:人不是一些简单的经济动物,而是一些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认为:1.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2.人从本质上讲是有自觉性的,是自发、自动并能自制的。因此,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自我指挥、自我控制,不一定非要监工和严格控制。3.人都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智谋和创造力,而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单调、简单的重复工作使人的这些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使人的才能和潜能得到充分施展,就有可能使个体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和具有顶峰经验的人。•而人的这种自发、自动、自制的本质便是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基础。自我实现人假设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的话,人们工作起来就象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2.近年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自我指导、自我控制;3.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乐于接受任务,而且会主动地寻求责任;4.人群中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能只利用了一部分,人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因此,管理者最大的责任在于如何挖掘下属的潜能自我实现人假设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和方法:1.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2.管理者应当是一位采访者3.强调内在激励4.以自治代替监督复杂人假设•“复杂人”(Complexman)•组织行为学家史克恩认为:以上三种人性假设均过于简单和片面,并不能反映人的总体。社会是复杂的,人也是很复杂的。因为:1.不同的人需求不同;2.同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3.不同情况下、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复杂人假设•因此,不能把所有人都视同一律。因为,人是“复杂人”。而对复杂人采取单一的激励方式肯定不行。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或交替使用X理论和Y理论。•世间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者务必根据自身的内外条件灵活变通、随机应变。••这就是超Y理论——即管理学有名的“权变理论”观念人假设•“模式”、“规范”一旦内化,信仰、价值观一经形成,它实际上就成了我们的行为指南,人们就会自觉地用它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因为,一事当前,通常人们取舍行为的判断标准并不主要是理性的需要,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支配。观念人假设劳伦斯•米勒在《美国的企业精神》中指出:“了解企业是在为崇高的目标而努力,不但可以产生健全而具创造性的策略,而且可以使个人勇于为目标牺牲……。”显然,如果将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观念和信仰,其激励力量将是无穷的。人性假设理论比较五种人性假设管理理论管理模式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泰罗制二、“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人本管理三、“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内在激励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权变管理五、“观念人”假设——Z理论企业文化2.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及其理论马斯洛(A•Maslow1908-1970)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需要层次主要观点理论的两重性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1.人的五种基本需要逐层递进;2.高层次的需要有赖于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一般情况下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社会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可能依次满足。但是也有例外;3.在某种特定的情景和场合下,总有某一种需要处在优势地位,这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就是当时的主导需要,主导需要强度最大,它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动机。实践适用性需要层次追求的目标相应的管理措施生理需要薪金、健康、良好的环境及各种福利条件安排好员工的医疗、保健、休息、住宅、福利等事项安全需要社会安定、生命安全、生活保障、职务保障安全生产、有健康与意外事故保险、退休金和雇用保证社交需要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接纳认可、与组织的一致性组织内部的团体活动、协商访谈、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技术创新活动、参与管理等尊重需要名誉、地位、权力、责任、与他人相比职务薪金的高低严格完善的人事考核、表彰、选拔、晋升制度和自主管理、提案制度、职工持股自我实现需要挑战性的工作、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参与决策、委以重任、进修提高、提供发展机会,等。需要分析•1698••1294404916378人们的总需要不正当需要不合理的需要当前能解决的需要当前解决不了的需要教育引导创造条件解决做好解释工作靠组织出面解决靠同事帮助解决靠自己努力解决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合理的需要一、需要与行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B=f(P*E)•其中,B---行为,E—环境,f---函数关系•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动机的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由优势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三、激励机制•一)激励的概念•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限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二)激励的三种模式•三)激励机制•企业可以设计组织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一个“努力工作——产生绩效——有限激励——努力工作——的正反馈机制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一是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基因以及胎儿在母体内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个体特征。•二是后天环境因素,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三是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天资(遗传因素)包括智力天资和体力天资智力天资包括对数量(计算能力)、空间(图形)的理解能力,记忆与协调以及控制精度的能力等。体力天资如反映速度,灵巧性(平衡性,协调性)能力等。学习(后天因素)培训:各种技能,特别是专业技能获得的基本条件。经验:社会实践的产物,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完善。能力的来源2.3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一、什么是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事物所特有的心理倾向。包括•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二、态度的构成•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即:•1、认知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2、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3、意向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案例态度事实事实两个相同的菱形,由于框架不同,事实分析就会受到影响。态度态度的构成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态度改变三阶段:态度与工作满意度服从同化内化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工作卷入度)组织承诺(组织忠诚度)离职意愿认知失调理论: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对组织管理的意义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绩效方程式=F(知,愿,能,行)团队绩效从哪来?态度决定一切!•一分的能力加上一分积极肯干的态度,可能创造出三分的成绩;而拥有100分的能力,却没有一分想要干好工作的态度,很可能一事无成。•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的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海尔CEO张瑞敏第四节能力与行为一、能力的概念及分类(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离开了具体活动,能力就无法形成和表现。•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而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全部心理条件。(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称智力,包括个体在认识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互关联。一、能力的概念及分类二、能力的发展(一)能力的发展趋势•第一,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第二,童年期和少年期是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第三,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能力在不同侧面的发展是不同的。•第四,成年期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第五,老年期的智力主要是衰退。(二)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先天素质的影响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等,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无从提高和发展的。•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等。二、能力的发展三、能力与工作的匹配•现实中两者的匹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个人能力超越组织要求,人才严重浪费;二是个人能力跟不上组织发展要求,影响组织发展;三是个人能力符合组织要求,但组织配置不当。•实现个人能力与工作的匹配,需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员工具有怎样的能力倾向;二是完成某种特定工作需要具有怎样能力倾向的人。员工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第五节人格与行为一、人格及决定因素(一)人格的概念心理学研究中将人格界定为: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适应环境中一切事物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二)人格的决定因素•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基因决定性格。•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家庭、群体、生活经验等因素是人的心理、意识产生的主要源泉,对人格、能力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情境因素在不同的情景中,一个人的人格会表现出不同的方面。(一)“大五”人格模型研究者在对人格进行因素分析时,发现有五项人格维度构成了所有人格因素的基础,这种人格理论模型被称为“大五”人格模型。“大五”各维度的描述性特质表现为:•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随和性(agreeableness)——随和性考察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责任意识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同时反映个体自我控制的程度以及推迟需求满足的能力。二、有关人格的理论和研究(一)“大五”人格模型•情绪稳定性(emotionalstability)——评估的是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稳定度。•经验的开放性(ope

1 / 9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