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地下连续墙的优点有很多,主要有:(1)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2)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3)防渗性能好。(4)可以贴近施工,由于上述几项优点,我们可以紧贴原有建筑物施工地下连续墙。(5)可用于逆作法施工。(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7)可用作刚性基础。(8)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9)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地下连续墙的缺点主要有:(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很大。(2)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槽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3)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它方法的费用要高些。(4)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地处理比较麻烦。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导墙制作→机械就位→成槽→泥浆护壁→槽底清理→钢筋笼制作和预埋安装→浇灌混凝土。1、施工要求(1)导墙、槽段开挖、泥浆、清孔、钢筋笼、混凝土浇灌等按规范标准和建设单位认可的施工图纸施工。2)导墙的结构形式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制钢筋混凝土,也可采用活动式的钢结构。导墙深度为1.5~2m,顶面一般高出地面100mm,如果按槽壁稳定验算需提高泥浆液位时,导墙高度应按计算结果而定。(3)落实混凝土供应条件,其供应力因满足槽段4h内浇灌完毕。(4)保证土方连续按时运输及堆放条件。(5)地下连续墙挖槽除必须保证槽壁稳定外,还必须按周围环境条件采取相应检测和预先准备的技术措施以控制地面变形,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现场的供电及供水等能满足施工要求。2、监理重点(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重点审核施工方法和质保措施)。若有修改的设计文件和图纸,须及时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实施。当施工修改引起变更设计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由设计确认。(2)检查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3)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及时督促施工单位予以整改。(4)隐蔽工程要求施工单位自检、互检和专职检合格后,提前两天通知监理验收,验收单须经施工总包单位项目工程师签证后,监理工程师才能验收签证。(5)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监理有权不予以认可,不许进入下道工序,责令其整改至符合质量要求。(6)导墙)复核定位放线、轴线、标高。2)严格监控轴线和净间距的距离和垂直度。3)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导墙宜筑于密实的粘性土层上,对松散粒状土和流动性软弱土进行地基加固,严防挖槽时导墙底下塌方。4)导墙背侧需回填土时,应用粘性土并夯实不得漏浆。5)导墙之间必须加设对撑,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禁止重型机械设备在导墙附近停置或进行作业,防止导墙开裂或位移变形。6)导墙沟槽灌浆泥浆前,应将垃圾杂物等消除干净。(7)槽段开挖1)成槽机的定位应满足挖槽的精度要求,抓斗中心平面应与导墙中心平面相吻合。2)成槽过程中,必须做到抓斗中心平面与导墙中心平面相吻合。观测槽壁垂直度和变形,严格做到随挖随测随纠,控制抓斗上下运行速度。3)施工中防止泥浆漏失并及时补浆,始终维持稳定槽段所必须的液位高度。槽内泥浆液位必须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亦不应低于导墙顶面0.3m。4)单元槽段宽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间隔式开挖。5)槽段挖至设计深度后,及时检查槽位、槽深和垂直度,做好记录。6)施工现场须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7)及时拦截施工过程发现的通至槽内的地下水流。8)遇石块等地下障碍物时应妥善处理后再继续挖槽。9)砂性土层中,抓斗下降或上升速度不能过快,以免造成涡流刷壁而产生局部塌方。(8)泥浆1)定期检查泥浆质量,及时调整泥浆指标。2)雨季地下水位上升时,应及时加大泥浆密度和粘度,雨量较大时应暂停成槽,并封盖槽口。需要降低水位时,要定时观测地下水位,,严防地下水向槽内渗流。3)新拌制泥浆应存放24h以上或添加分散剂,使膨润土或粘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4)泥浆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测定和控制泥浆指标。5)槽段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应及时提醒督促施工单位测量沉渣厚度,并控制沉渣厚度不超过规定。6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进行护壁泥浆的配制、管理和废弃。(9)清孔1)采用抓斗成槽的槽段,先用抓斗在槽底细抓一遍后再用循环法清孔。对用回转钻头式挖槽的槽段,泥浆中含有大量细砂颗粒,必须用反循环法清孔。)当粘性土泥浆相对密度>1.25(砂性土泥浆相对密度>1.35)、粘度大于规定值,pH值>14时,该泥浆应作废弃处理,严禁使用。(10)钢筋笼1)钢筋笼制作宜整幅成型、起吊并入槽。钢筋笼过长过重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后才能分段(整幅)制作。2)钢筋应采用国产螺纹钢。3)为确保保护层厚度,钢筋笼内外两侧应焊定位垫块,在一般宽度(槽宽6m)的钢筋笼水平方向设2~3只,每只定位垫块竖向间距为3~5m。4)钢筋笼除结构焊缝需满焊及四周钢筋结点需全部点焊外,其余结点可采用50%交错点焊。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发生散笼变形。5)钢筋笼成型过程中所用的渡锌铁丝绑扎点,必须在焊接后拆除。6)钢筋的接长宜用对焊,上下二幅钢筋笼入槽过程中的连接,一般可采用搭接焊,搭接应按钢筋混凝土规范错开50%,错开长度为35d,最小错开长度≥500mm,搭接焊长度为10d。7)墙与板、梁的连接及墙与内衬侧墙间的剪切筋,可采用预埋于墙内的钢筋连接器或弯筋连接。8)与钢筋连接器相连的钢筋,现场加工螺纹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检测,加工后的钢筋应套上连接器,并按测定值以测力扳手旋紧。螺帽的另一端用盖子封口,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浆液流入连接器内。9)监督施工单位重视钢筋笼的刚度、吊点和预埋件的设置、保护层厚度、起吊入槽过程中有无变形等。(11)钢筋笼吊装1)调运时的加强钢筋按吊装方法合理布置。2)钢筋笼内外两侧主筋配置不同,应明显标识,入槽时必须注意摆正内外二侧方向。3)专设龙门吊架,起吊由主副钩同时起吊,为防止钢筋笼变形,必须保证笼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4)钢筋笼下放时必须对槽壁垂直度、槽深、清孔质量及槽底标高,进行严格检查验收。5)下放中,遇到障碍物,不允许强行冲击下放,如果发现槽壁土体局部凸出或塌落之槽底,则必须整修壁面并清除槽底塌土后,方可下放钢筋笼。严格将割短或割小的钢筋笼放入槽底有塌土的槽中。6)吊装过程中不得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和散架现象。7)钢筋笼入槽后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12)接头管下放和导管1)接头管应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变形。2)接头管吊入槽内必须按设计要求垂直放置,如下放过程中发现槽底有塌土无法就位时,不准强冲,应修孔后再放。3)导管宜用∮200~∮250mm钢管,采用加强密封圈的快速接头。导管内壁光滑,节长一般为2m,使用前应进行水密实验,检漏压力>0.3Mpa。4)槽内导管间距≤3m,边导管离外端头<1.5m,导管距槽底10~15cm,浇注过程中导管埋插入混凝土深度为1.5~3m。5)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畅通时,可将导管上下略作提动,导管下口面和浇灌混凝土面始终保持间距≥1.5m,但不能脱管。浇灌过程中不能横向移动。(13)混凝土浇灌1)清底及置换泥浆必须符合要求,泥浆达到规定比重后,将钢筋笼安放就位,并在4h内开始浇灌混凝土,否则要重新清底。导管下口不能有沉渣封口,保持混凝土流畅。2)浇灌混凝土前应在导管内临近泥浆面位置吊挂隔水栓。3)对已浇制槽段接头面,必须用专用刷壁器刷壁。4)地下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导管在泥浆下浇灌的特点,其级配、坍落度、浇灌速度及其流动性,应有严格要求。5)混凝土不能在接头管的两侧或底部流入另一幅槽段,接头管直径一般比槽宽略小1~3cm,应填实管背侧空隙,管底须插入槽底以下30~50cm。6)材料:425~525号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石子粒径<导管直径1/8;黄砂粒径级配良好的中粗砂。7)级配要求:水泥用量按试验确定,水灰比<0.6,混凝土坍落度20±2cm,扩散度34~38cm。8)混凝土浇灌速度要求均匀,上升速度≥2m/h,应连续浇灌,两根导管间的混凝土面高差<50cm。9)随时测量混凝土的浇灌量、上升高度,推算有否坍方现象。随着混凝土上升,始终保持泥浆相对密度<1.15,压差不变,不断排除劣化现象。10)浇灌混凝土时防止发生返浆、卡管、脱管等事故。11)第一批混凝土量应满足该导管开管时所要求的埋管深度。12)混凝土浇灌面应高出设计标高30~50cm。(14)接头管起拔和接缝处理1)混凝土浇灌2~3h即开始第一次起拔接头管,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mm,至终凝前接头管全部拔出。严防拔管时发生坍落现象。拔出的接头管必须清洗。2)监督施工单位注意混凝土浇灌时导管提升及埋入混凝土的深度。3)各单元槽段之间所选用的接头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管(箱)应能承受混凝土的压力;浇灌混凝土时,应经常转动及提动接头管。拔管时不得损坏接缝处的混凝土。4)地下连续墙裸露墙应表面密实、无渗漏;接缝处无明显夹泥和渗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