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第四节云南民族的服饰与建筑一、民族服饰1、从自然地理气候特点来看炎热:轻薄短紧寒冷:厚重宽大平坝:轻便2、从文化角度来看(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将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饰上.如武定、牟定、南华等县的虎头鞋、帽、肚兜。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视为图腾,而是以黑虎为图腾,于是服饰的颜色也以黑为贵。(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红河、武定、禄劝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鸡冠帽(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苗族和瑶族服饰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4)、牛崇拜与德昂筒裙德昂筒裙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5)、纳西族妇女的披肩寓意勤劳(6)、白族姑娘的包头与大理四景二、民族建筑1、竹楼干栏式建筑,日本学者称为:高床式2、木楞房称为:井干式3、土掌房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维修4、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6、“一颗印”民居第五节云南少数民族的姓氏与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与该民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语言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姓氏特色:1、大多数的民族无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为姓氏的代称。2、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来“钦赐”的,如纳西族据说原来没有姓,丽江贵族“钦赐以木姓”,从此,官姓木,民姓和。3、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汉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汉姓,但仍以马、金姓居多。二、名字连名制:1、正推顺连法: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冠在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扣一环。2、逆推反连法:即子名在前,父名在后。3、冠姓连名法。其连法与正推顺连法相同,只是要冠上一个姓。第六节云南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学一、云南民族艺术1、原始社会的艺术:岩画、文身2、商朝至西汉时期的艺术:青铜器文化艺术3、东汉至隋朝的艺术:碑刻和书法艺术孟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米,宽96厘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残存21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永元八年(公元96年)、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等六说。前后相差竟达230年之久。据原碑的官刻、字体、文风来考查,以永寿2至3年立碑较为可信。4、唐宋(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艺术:佛教艺术《南诏中兴画卷》南诏中兴图传绘制于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8年),原件于清代晚期被掠夺到国外,现藏于日本国京都藤井有邻馆。《图传》由南诏赞御臣王奉宗、信博士内常侍酋望忍爽张顺爽诏,依据《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等南诏早期史籍而绘制。内容主要为梵僧点化奇王细奴罗为南诏王、梵僧教化愚民、兴宗王罗盛等祭铁柱、中兴王舜化贞奉祭观音等故事。《图传》共有两个长卷,一卷是图画,纸本彩绘,长5.73米,宽30厘米,画面分为13段,有人物94人;另一卷是文字,详细说明图卷上的各个故事,后面附有舜化贞中兴二年的敕令。文字卷是绘制图画的依据,相当于现代的脚本,画卷和文字卷共同组成了《南诏图传》。《图传》是南诏时期的民族艺术珍品;对于研究南诏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张胜温画卷》张胜温画卷又称《大理国梵像卷》,原卷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由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绘制,成画于盛德五年(公元1180年),画卷为纸本,全长1635.5厘米,宽30.4厘米,款式为大型卷轴画,共绘有单体及组合像134幅,有人物774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还绘有山水、树木、舟揖、庭院。池台、狮、象、鹿、马、龙、凤、犬等画面。绘画技术精湛和娴熟,用色讲究,画面金碧辉煌;书法庄重秀丽,有唐代绘画遗风。卷首有清高宗乾隆皇帝题词,卷尾有数跋。画卷题材以反映佛教故事为主,兼以反映大理国外事活动。5、元明时期的艺术:陶瓷工艺、壁画文化6、清代的艺术:书法绘画、戏剧文化袁嘉谷、钱沣等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戏剧方面:创造了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7、近现代各民族的艺术:多方面发展彝族漆器:二、云南民族文学云南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神话云南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神话,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大部分以民间口头传录,小部分用本民族的文字笔录在典籍里。主要有彝族、傣族和纳西族。从内容上看,云南各民族神话大体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远古社会生活神话2、史诗包括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黑白之战纳西族文学3、民间长诗分为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召树屯傣族4、民间传说人物和史事传说:火烧松明楼、段赤诚的故事白族风物传说:望夫云等白族习俗传说:米色扎等哈尼族5、民间歌谣主要是劳动歌,还出现了生活歌、仪式歌、礼俗歌等方面的6、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7、文人文学大观楼长联等第七节云南民族宗教云南拥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四种宗教。同时,在一些民族中还遗存着原始信仰或原始宗教。境内各种宗教交叉存在,宗教教派全面分布广,宗教信仰颇具特色。一、佛教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云南,派系齐全,宗支繁多,共有梵文经典系佛教(阿吒力教)、汉文经典系佛教(汉传佛教)、巴利文经典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文经典系佛教(藏传佛教)阿吒力教阿嵯耶观音属于佛教密宗的神,而且是南诏、大理国密宗佛教独有的神。密宗是相对于显宗佛教的一个教派,它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古印度德干高原,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它以高度组织化的法术、仪礼、民俗信仰为特征,重在三密(身、口、意)修法。公元八世纪初,由印度向外传播。传入唐朝汉族地区的称为汉密或华密;传到吐蕃(西藏)地区的称为藏密;流传于日本的称东密;传入南诏(白族地区)的称为滇密。而阿嵯耶一词,不见于佛教词典,也不见于华密和藏密的经典,仅为南诏、大理国的密宗阿吒力佛教所独有,也可以说是滇密特有的观音神,因此,一般又称之为大理观音或云南观音。美国学者海伦先生将它誉称为云南福星。现藏于美国圣地亚哥艺术馆的阿嵯耶观音与大理州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所收藏的阿嵯耶观音,其形制和质地完全一致。据学术界调查,当今世界各地博物馆所收藏的阿嵯耶观音鎏金铜像达数十尊之多,而且都是南诏、大理国的文物遗存。汉传佛教在云南的主要宗派有:禅宗,主要寺庙有筇竹寺、华亭寺、鸡足山;净土宗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二、道教云南道教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大理和昭通等州市,为部分汉族群众所信仰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三、伊斯兰教公元1253年前后,伊斯兰教传入云南,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文山、大理、保山、昭通、楚雄等,为回族和部分傣族、白族、藏族、壮族群众信仰。昆明顺城街清真寺四、基督教基督教在云南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昆明三一圣堂五、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指处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宗教在云南其形态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性力崇拜、灵物崇拜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性力崇拜灵物崇拜第八节云南民族节日节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宗教祭祀性节日2、与历法有关的节日3、生产活动节日4、社交娱乐与集散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