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研究姚玉光唐传奇常识(一)、“传奇”正名。1、文言短篇小说。晚唐时的裴鉶把自己的文言小说集命名为传奇,是至今发现的最早使用传奇概念的出处。《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都注录了这部书,是一种有意识的文体命名。同时也说明,唐人以传奇称文言短篇小说,并非是一种普遍的认同。2、元杂剧3、明清南曲为主的戏剧“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二)唐传奇繁荣的原因第一,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唐传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第二,小说本身的文体演进,为唐传奇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唐代的科举制度和温卷习俗,直接刺激了传奇的发展。“唐之举人,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四,迎合广大群众的好奇心理,也是唐传奇繁荣的又一原因。(三)唐传奇的分期及特征唐传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唐至盛唐(从唐朝初年至唐玄宗约一个半世纪)为发展阶段。中唐(唐代宗至唐宣宗约一百年)为成熟阶段。晚唐(唐宣宗大中之后至唐朝灭亡共五十年)为衰落阶段。发展期唐传奇姚玉光1、《古镜记》汉代日月镜汉代昭明铜镜唐代铜镜1.《古镜记》《古镜记》,《太平广记》题作《王度》。作者王度(581—约626),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隋大业中为御史,大业七年(611)五月,罢归河东,六月到长安,次年冬任著作郎,奉诏修国史,大业九年(613)秋,以御史兼芮城令,冬持节河北道,赈灾陕西东部。此后事迹不《古镜记》写大业七年(611)至十三年(617)间,王度和其弟王勣(ji)先后携古镜出游,屡次降妖伏怪的特殊经历,展现黄帝古镜的特异功能,表现了铲除害人的妖氛,为民消灾的积极思想,寄托了深沉的悲伤情绪,显示了个人对命运沦落的无可奈何。小说由十二个小故事组成。古镜得之于荣河侯生,直径八寸,镜鼻如蹲麒麟之状,东龙、西凤,南虎,北龟,其外为八卦,再外为十二生肖,再外为二十四节令的象形文字。奇异的是,这些图案可在阳光下尽显于镜中,轻轻弹镜,乐音经日方息,可能是黄帝十五面神镜的第八面。这面奇异的神镜,随同作者先在长乐坡程雄家将一个化为婢女鹦鹉的千年老狐收伏,继而又在御史台显出与日蚀月蚀同步明暗的特异功能,并逼使龙凤剑光不能放,并预示古镜未来去向。古镜又在芮城衙门收伏紫鳞、红尾、绿头、白犄角的大蛇,挽救张龙驹全家于瘟疫之中。王度想以此拯救陕州病民,因天数不到,古镜借张龙驹托梦表示拒绝。此后,王勣携镜出游,照死龟精、猿精于山崖,飞水困死鱼精于箕山,降伏鸡精于开封,逼退大潮于钱塘,清除黄鼠狼、老鼠、壁虎三精于丰城。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匣中悲鸣,如龙吟虎啸,宝镜去无踪影。这正是隋炀帝决定迁都江都之时,宝镜悲失,暗寓王朝数尽。作者对妖孽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对隋朝败落的无奈,对以往生活的怀恋,都寄寓在宝镜得而复失的诉说之中。1.宣扬道教法器的无比神力,运用人们对宇宙和神话的陌生,构建神秘的伪科学,形成崇拜。2.鲜明的百姓情怀,降妖伏魔都与百姓的安危生活息息相关。3.悲剧意识,对隋朝的灭亡表示无限惋惜。(1)《古镜记》以三千余言的篇幅,宣告了雏形小说的终结和传奇小说的诞生;(2)以宝镜为核心,以行踪为线索,显示出围绕共同的主题连缀多个故事的结构能力,这是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崭新创造;(3)同时它已经告别专事神鬼的志怪倾向,把复杂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政治倾向融注在曲折委婉的情节铺展中,显示出传奇向人事挺进的强烈愿望;(4)《古镜记》语言华美,叙述细致,初步表现出小说语言巨大的表现潜能;另外,作品以第一人称的特殊视角讲述古镜故事,把一个个神奇的情节逐次推出,起到了引人入胜的特殊效果。2补江总白猿传白猿2.《补江总白猿传》《补江总白猿传》,《太平广记》题为《欧阳纥》,作者不知何人。题目的意思是补写江总的白猿传。江总,字总持,南朝梁太子中宫舍人,入陈为太子詹事、仆射尚书令,入隋拜上开府,世称江令。江总是否真的有《白猿传》,未见明确著录。《直斋书录解题》说:“欧阳纥者,询之父也。询貌类弥猿,盖尝与长孙无忌互相嘲谑矣。此传遂因其嘲广之,以实其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欧阳询和长孙无忌都是初唐名臣,互相嘲谑的事,在刘餗《隋唐嘉话》、孟綮《本事诗》等书中多有记载。其实,人与猿是不可能生育后代的,只不过一时解颐的笑谈,被人敷衍成传奇,“假小说以施诬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欧阳询及书法关于猴精劫持美女的故事,汉代焦延寿《易林·坤之剥》、张华《博物志·异兽》、干宝《搜神记》、任昉《述异记》等书中多有记载。《补江总白猿传》发展了它们的情节,并同现实生活中的纥、询父子联系起来,是初唐传奇的重要成果。这篇小说讲述南朝梁武帝大同末年,别将欧阳纥镇压叛军,率兵深入到桂林长乐洞。此地有白猿,常常劫掠美女淫乐。纥妻标致端庄,虽令兵士护院,十余个女仆环坐其侧,亦被白猿劫持而飞。纥称病按兵不动,以寻其妻。于百里之外见妻鞋挂于树上,又于二百里外见到丰美山中有许多妇女出入石门,顺藤摸瓜,才寻到妻子下落。妻挥之令去,纥不听,并与众被劫美女共谋杀猿之计。十日后,纥备美酒、食狗、麻绳等物前来,白猿食其狗,饮其酒,醉意朦胧,如往常一样,让美女们捆自己于床上以求玩乐。美女们暗中将麻绳裹在绢绸之中,缚猿于床,猿不得脱,纥重击白猿,浑身如铁,刀枪不入,按照众美女指示,专打其脐下数寸致命处,血冒如注、一命呜呼。临死嘱纥勿杀已孕之子。后来其妻果生子,貌若白猿,乃欧阳询也。1.离奇的故事背后隐藏的是权势、暴力对美女的争夺。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温饱不再是人生的威胁,财宝变得易如反掌,权利也达到巅峰状态的时候,美女就成为最强烈的追求。2.暴力嫉妒有权人对美女的占有,便用不正当的方式夺取美女;不过,较力的结果还是败下阵来,并且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力量的对比太过悬殊。首先,它的情节结构浑然一体,沿着失妻、寻妻、救妻的线索一路叙来,波澜起伏,首尾完整,完全脱离了编年式的结构方式,高潮突出,情节曲折。其次,对白猿的刻画相当成功,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多角度雕塑。第三,这个形象和故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3.《游仙窟》《游仙窟》,是从日本抄回来的,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张文成,名鷟(约658—730)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仪凤二年(677)授襄乐尉,渐迁监察御史。长安初(701)被贬处州司仓,柳州司户,改德州平昌令,性格急躁,又爱藏否人物,为姚崇所恶。开元初,又贬至岭南,后起为龚州刺史,司门员外郎。张文成文名颇高,有“青钱学士”之誉,新罗日本来使常以高价购其文。《游仙窟》是自叙体的传奇,写张文成奉使河源(今青海省兴海县),投宿大宅,与十娘的一夜艳遇。唐时的“仙”即多指艳冶女子,游仙就是“泡妞”。作品反映的是初唐文人放荡、轻佻的狎妓行为,是中唐爱情类小说的先河,而且有比较露1.男女之情是人性的基本要求。2.当长久的寂寞笼罩人生,当监督远离了活动的范围,动物性就会上升,道德心就会下降甚至溃坝。《游仙窟》是中唐爱情类小说的先河,而且有比较露骨的色情描写;在艺术上,插入了许多诗词,这些作品通俗直率,有民歌特色,其用途主要是试探、调情,对后世小说影响颇深;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手法也比较纯熟。但其叙述语言,多以四六骈文出之,有卖弄文采之嫌。成熟期唐传奇姚玉光一、爱情类(一)文人与神仙的爱情1.《任氏传作者沈既济(约750—800),苏州人,一说德清(今浙江德清)人,是一位学者、史学家。唐德宗时受宰相杨炎推荐,任左拾遗、史馆修撰,并积极参与杨炎的旧制改革。因杨炎被赐死,牵连贬处州(今浙江丽水)司户参军,后复入朝为礼部员外郎,又父因子贵,追赠太子少保,除《任氏传》外,还有《枕中记》,有史著《建中实录》,不传。《任氏传》说的是郑六和狐仙的爱情故事。作者自云,建中二年,与裴冀、孙成、崔需、陆淳同贬处州,从关中到江南,经颖水淮水时为解闷而讲述。任氏是个狐仙,在长安道升平坊道中偶然与郑六相遇,相偕甚洽。郑六次日晨归,问近处胡人卖饼者,说这里向无人家,只是一片荒圃。此后,郑六又于市中见到任氏,避而不认。在郑六反复表白不以其是狐为嫌时,方才相认,并在妻兄韦崟帮助下,借了许多家具同居起来。韦崟因羡其色绝企图强暴,遭到任氏的坚拒和反抗,并严厉批评韦崟极不严肃和以势夺爱的不道德行为。又帮助郑六购买残腿马而致富。后来,郑六授陕西兴平武职,在再三推辞不得其允的情况下,任氏随郑六前往,半路上被猎犬咬死,化为狐。1.专一爱情的强烈表达任氏与郑六的爱情是建立在情意相投的基础之上的。郑六不以任氏为狐仙而嫌弃和恐惧,任氏也不因郑六贫困而他择。在拒绝韦崟的过程中,任氏不断变换手法,企图拒绝,终因力不可支面临强暴。她指责韦崟:“郑生有六尺之躯,而不能庇一妇人,岂丈夫哉?且公少豪侈,多获佳丽,遇某之比者众矣。而郑生,穷贱耳。所称惬者,唯某而已。忍以有余之心,而夺人之不足乎?哀其穷馁,不能自立。衣公之衣,食公之食。故为公所系耳。”道德的力量使韦崟收敛,放弃了对妹夫所爱的横夺。至于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毅然随任西行,终为犬伤,更表现了生死不渝的爱情追求。可以说,为了爱情,任氏做到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生死不渝。不过,任氏的这种行为,也是唐时女性低下的依从地位的体现。因此,任氏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又是性格悲剧,更是社会悲剧。另外,任氏也不象聊斋中的狐女有驱邪除暴的高超本领,而更象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恪守贞操而又软弱的普通女性。更让人遗憾的是,她为了感激韦崟,帮助他得到殊色女子,先诱得鬻衣之妇张十五娘,数月后被厌弃,又借生病挟持内姊之女十六岁的宠奴住到自己家中,与韦私通,孕而放归,实乃为虎做伥,极大地损害了任氏的形象,也表明任氏的女性意识尚在沉睡之中。2.钟情于某个男性的女性并不都是妓女,女性有女性的尊严,不要以为某个女性某个男性有恋情,自己就可以占有这个女性。《任氏传》在艺术上颇有可称道之处。首先是任氏的形象刻画非常细致、成功,无论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还是肖像描写,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写任氏的绝代娇容,令人叫绝。任氏的性格也非常突出。其次,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充满浪漫情调。另外,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也高出其他作品。2柳毅传2.《柳毅传》别名《柳毅》、《洞庭灵烟传》。作者李朝威、生平不详。从作品中说薛嘏开元末在洞庭见到柳毅的说法,此作写于中唐时当属无疑。早在《搜神记》中就有胡毋班为泰山府君传书给河伯的记述。《柳毅传》的直接题材来源是唐人《广异记》中三卫为华岳第三新妇传书给北海神的故事,就连其中的一些细节都极相似。李朝威是在这些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再创作而完成的。柳毅井:进入龙宫柳毅井壁的虾兵虾将柳毅井壁的虾兵虾将《柳毅传》写柳毅长安落第,回乡之前到泾阳(今陕西长安县)访友,遇见被泾河小龙厌弃而被迫牧羊的小龙女。龙女托柳毅寄书其父洞庭君。洞庭弟钱塘君立报此仇,刈杀极众,并接回小龙女,想把龙女匹配给柳毅。因钱塘君提婚态度倨傲,遭到柳毅拒绝。洞庭君厚报柳毅,柳毅由湘滨徙家金陵,几经婚姻失败,最终同龙女结为眷属,并化仙离世。1.《柳毅传》猛烈抨击了包办婚姻,歌颂了自由、幸福、富足的爱情生活,对广大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寄于深切同情,同时也批判了人间的污浊和强权的压迫。龙女衣衫褴褛、被迫行雨的悲惨遭遇,完全是因为她的丈夫泾河小龙朝三暮四、耽于逸乐、为婢仆所惑使然,而其公婆又听之任之,不加管束。这桩不愉快的婚姻则是“父母配嫁”的结果。这与人世间父母包办,把女儿配嫁王侯之家的纨裤子弟极其相似。2.女性首先追求的是尊严,其次才是富足。与泾河小龙相比,柳毅则是一介书生,且无功名,算是个平民门第了。他和龙女,互相倾慕,互相同情。落第书生的这种艳遇,既是心灵的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