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积累·语文素养第四单元赏析·文本精要借鉴·拓展提升应用·体验落实话题素材知识链接领悟·范文佳作基础知识整体把握文本层析课文对译第17课游褒禅山记本课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一、从课本中积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二、从生活中积累陈州6岁时父母离异,8岁开始流浪,12岁失去双腿,臀部以下只剩下十厘米。十几年来,他走了近30个省、600多个城市,为汶川地震、希望工程等公益活动演出近百场,用歌声打动了无数的人。2012年从东岳泰山开始,陈州依次征服了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这个无腿青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手登顶五岳的人”。他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旅程,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尽享沿途的风景和峰顶的大美。三、从历史中积累谁不希望平步青云?而司马迁却用良心为李陵辩驳。纵然蒙受宫刑,却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业。谁不希望得到善终?而谭嗣同却为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从容就义。纵然血洒刑场,却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言壮语。做心灵的旅者,就不应苟安于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悠闲,而应担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四、从名言中积累1.治学者就要像勇敢的登山队员那样,克服着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走向风光无限的峰巅。——穆青2.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王充3.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钱三强4.珍珠是不会浮到水面上的,要寻找它,必须冒着生命危险潜到深水里。——弗洛列斯坦一、作者简介社会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拜相,实施变法。后来退居江宁半山园,被封为“荆国公”,后人称其为王荆公。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刚劲;诗词遒劲清新,豪气纵横。今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二、背景回放追记褒禅胜景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1054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家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丽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的形式写下了此文。写作此文时,王安石34岁。一、古今异义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今义:单指一个数字。2.于是..予有叹焉古义:今义:合用作连词。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今义:多作副词,十分,极。十分之一。“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不同寻常,不同一般。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今义:作介词。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二、一词多义1.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到……。求学的人。动词,居住动词,舍弃,放弃2.道①有碑仆道.②何可胜道.也哉③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④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3.文①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③文.武争驰,君臣无事(《谏太宗十思疏》)名词,路,道路动词,取道动词,说,讲名词,正确的方法名词,风气,风尚名词,道理名词,主张名词,指碑文名词,文字,指碑上残存的文字名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④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⑤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4.其①始舍于其.址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然①有穴窈然.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名词,文教,指礼乐名词,文章代词,它的,代华山代词,它,代华山洞指示代词,那些,代“好游者”助词,调节音节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表转折,但,但是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④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一般动词①始舍.于其址②名.之曰褒禅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2.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代词,如此,这样形容词,对,正确居住命名,称称说,说出从旁边(二)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1)而其见.愈奇(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见到的景象到达的人流传的文字深度险远的地方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2.形容词作动词①好游者不能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尽,达到尽头照明尽情享受弄错,使……错四、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判断)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表判断)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表判断)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状语后置句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即“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即“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三)省略句1.而卒葬(于)之(省略介词)2.有碑仆(于)道(省略介词)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宾语)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省略谓语)5.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宾语)(四)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其……乎”即“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何……哉”即“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即“这(就是)……的缘故”][明大意]本文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同时提出治学要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理脉络]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写碑文上的文字,辨识“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说明作者是一个注意考证的人。B.写后洞不能穷,旨在为后文的中途退出作铺垫。二者对比突出环境不同,揭示一般游客就易避难的心理。C.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D.亲自实践,有深、难、奇之感,后文正是据此加以议论。写“来而记之者已少”,为后文议论提供依据。解析:A项,“华”是“花”的误读,“说明作者是一个注意考证的人”不对,应为“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答案:A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全段从山名写起,以考证山名结束,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B.后洞多自然美妙之景,进洞越深见到的景象越奇特,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中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C.古碑文曰“花山”,后来又叫褒禅山,可见山的名字确实与慧褒有关。解析:D项,应为“前洞略写,后洞详写”。答案:DD.写前洞之平旷,旨在衬出后洞之深奇。前洞详写,后洞略写,形成对照。二、阅读课文第3~5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作者登山游洞,半途而返,应该说“无得”,而文中却说“有得”,对作者“所得”的正确理解是()A.这是作者从另一角度说的,表面看来,游后洞没有尽兴是所失,但从中领悟出一个哲理,这正是在“求思”方面的“有得”。B.作者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游了前洞,而且还从碑文中论证了华山的本名,总算有收获。C.这是作者自我宽慰的说法,认为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达到了一定深度,看到了一些奇观,还是有趣的。D.作者认为自己这次游洞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答案:A解析:A项,理解正确,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文章的主旨来体会。4.下列不属于“此予之所得也”的“得”的内容的是()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解析:A项,还仅仅是局限于登山这件事,没有进行深层次地阐发。答案:A5.对第三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游山为喻,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志、力、物三要素,缺一不可,“志”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B.文章意在强调,要游山览胜,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同时还须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C.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作者下面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D.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解析:B项,作者主要从登山这件事上来引出自己悟出的道理,并非强调“游山览胜”要如何做。答案:B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美好的、不平凡的景象一般都在地势险峻、不易到达的地方。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解析:C项,没有体现出对古人没有得出深刻结论的惋惜之情。答案:C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B.文章指出探求应尽“志”,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C.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借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D.平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广度。解析:C项,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答案:C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人的山水游记中融入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而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在游山玩水之余,常会运用学问思考辨析,创作的游记散文充满了理性色彩,《游褒禅山记》一文正具备了这一特点。B.王安石感叹做学问的人要“深思慎取”是因为“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文章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力”与“物”是客观条件,“志”是主观因素,起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解析:D项,这篇游记散文叙议结合,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提升。文章第三节议的部分紧扣第二节展开,说理透彻令人信服;第四节又紧承第一节展开,言简意赅,发人深思。答案:DD.这篇游记散文叙议结合,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提升。文章第三节议的部分紧扣第一节展开,说理透彻令人信服;第四节又紧承第二节展开,言简意赅,发人深思。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褒禅山也叫做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脚筑屋定居,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山。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守墓冢也。的屋舍。浮图:梵fàn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