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最终发展趋势传统媒体,是指包括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在内的平面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这里的平面最初起源于广告界,因为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是平面广告。因此,通常我们又把传统媒体称为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也称作互联网媒体,第四媒体,是指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作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新闻信息传播。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受众信息接收方式发生转变,传统媒体遭受巨大冲击,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新型媒体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它不仅使舆论载体大众化、普及化,而且加快了舆论形成和发酵的速度,催生壮大了舆论的力量。新型媒体的这些特点,应该说是每一个必须充分认识到的。为了抢占未来传媒制高点,传统媒体继第一次“触网”之后,又纷纷驶上网络电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信息传播立体化,以提高竞争优势。可以预见,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潮流,传统媒体向立体传媒(报纸可以听,电视可以读,广播可以看等)转变是必然趋势。面对网络的盛行,网络媒体是否会代替传统媒体,他们未来的发张方向会是什么呢?其实他们各有特色,将会各司其职,共同目的就是为大众获得信息提供便利。两者是整合联合,共存共荣,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传统媒体既不会被取代,也不会因此而消失。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交融在“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方面的互动性。首先,南京多家传统媒体联合对周久耕进行采访报道,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吸引了很多人收看电视节目,人们才会对周久耕产生不满,然后网民们对其进行铺天盖地的人肉搜索。继而在网络上欣起了一股舆论浪潮,网络上每天都会有帖子讨论这件事,事情愈演愈烈,后来网络上的热烈讨论和关注,又引起了传统媒介的关注。于是传统媒介再次介入这个事件的报道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起到了一个议程设置的作用。网络上被关注的问题,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并且传统的媒体的报道,还要通过到网络上去搜集材料,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是互相影响的,也就是存在着一定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不仅体现在所关注的事件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上。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在一些焦点事件上,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会逐渐凝聚到一起,相得益彰,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网络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像“房产局长抽天价香烟”、“深圳海事局党委书记林嘉祥猥亵女童”等一系列事件,都是最先靠在网络上揭发出来的。然而网络上个人的言论可能会有不客观,不理智的地方。因此网络上有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很多读者就会觉得困惑,不知道孰是孰非,或者也有的会受到错误的偏激的观点影响。这时候,如果有传统媒体的介入,经过更多的专业人士分析之后,传统媒体的观点表达会更客观,更理智,更全面。这样,当人们在看到了传统媒体的观点之后就会豁然开朗。虽然说网络媒体代替不了传统媒体,但我们应该看到新兴媒体的强大发展势头,不容忽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型门户网站搜狐牵头组成奥运报道联盟,众多传统纸质媒体纷纷跟进,加入其中。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兴媒体显然在发展声势上占了上风,而传统媒体则显得被动。近年来,众多的社会问题,如“史上最牛钉子户”等都是首先由网络媒体暴光的,而网民在促成这些事件的解决当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南京“徐宝宝事件”之所以迅速被还原真相,首先归功於网络舆论的合力。事件在网上披露後,网议汹汹,网民迅速提供了各种质疑和论证方式,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随即在纸媒体的介入下,事态迅速公开化、公共化。这表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打破传统媒体长期对资讯和公众知情权垄断格局,传统媒体的资讯垄断地位不再,徐宝宝事件,周久耕事件折射出资讯传播特点:传统媒体跟著网媒走。网络媒体不管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影响力上都越来越强过传统媒体,它最需要提高的是其权威性,要不断培养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舆论的产生作用和影响,应该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相结合而造成的。网络通过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将网络的议题放大到全社会,形成社会舆论。然后利用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优势,以及其意见的权威性和影响的广泛性,调动一切手段邀请专家和知情者去评论和访谈,然后大面积而且有重点地向受众进行集中轰炸。这样的社会议题,一般都会产生轰动的效果和社会的关注。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的基础上,毋庸质疑,网络媒体将会成为将来媒体的主导力量,而传统媒体只会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媒体手段继续为社会服务。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他们的关系是:一方面网络媒体将成为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经济和生活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新型媒体;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多元化经营,向“多媒体”转变,新旧两种媒体的互助、互进将会迎来二十一世纪信息传播的新纪元。广电072朱康生500010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