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大学课程改革--挑战与应策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李霄翔xiaoxiang.li@yahoo.com2013.11.24.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就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应用IT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数字化和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共享教育资源。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断深刻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将会彻底改变现行的教学形态,演绎并丰富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制。信息化教育便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人性化--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以人为本”)--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建构主义)--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变“我知故我教”为“我教故我知”。(教师角色)--“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当代教育的真谛)教育信息化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挑战:对知识霸权的解构(知识霸权:系统性、连续性、权威性)教与学认知体系的重构(传统与现代)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权威性、百事通vs.诊断性、咨询性;know-allvs.know-how)教师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挑战(开放心态、与时俱进、学习型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公平享受教育权;人本理念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教育:明天的教师将是使用计算机、网站、视频、数码相机、远程会议系统开展教学活动,并使用影碟式档案袋进行评测活动;学生与教师分享信息并与全国仍至全世界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视频公开课;视频资源课;翻转课堂;探究式、研究型、任务型等教学模式。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时代与概念化时代theInformationAgevs.theConceptualAge(Pink,2005)信息化教育对教育者角色的定位在信息化进程中大学教学反思--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在智慧中,我们的灵魂哪里去了?(张一春)--智商vs.情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宁可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爱恩斯坦)★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改革的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什么?--如何培育新型的师资队伍?--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如何建设?--视频资源与教学(认知)绩效如何评价?参考借鉴:21stCenturyCompetencies1.TheCognitivecompetence认知能力2.TheIntrapersonalcompetences自我发展和评价能力3.TheInterpersonalcompetences人际间/社会交流与发展能力--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美国国家科学院1.认知能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认知过程和策略;学科知识;创造力。这些能力体现了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推理和思辨和创新能力。TheCognitivedomainincludesthreeclustersofcompetencies:cognitiveprocessesandstrategies;knowledge;andcreativity.Theseclustersincludecompetenciessuchascriticalthinking,informationliteracy,reasoningandargumentation,andinnovation.2.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术开放心态、职业伦理和尽职态度、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能力。这些能力体现了灵活性、主动性、对多元化的认同和元认知能力。TheIntrapersonaldomainincludesthreeclustersofcompetencies:intellectualopenness;workethicandconscientiousness;andpositivecoreself-evaluation.Theseclustersincludecompetenciessuchasflexibility,initiative,appreciationfordiversity,andmeta-cognition.3.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这些能力体现在交流沟通、合作协调、责任心和解决冲突和问题的能力。TheInterpersonaldomainincludestwoclustersofcompetencies:teamworkandcollaboration;andleadership.Theseclustersincludecompetenciessuchas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responsibility,andconflictresolution.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层面:学习后劲乏力,学习动机短视,学习方法欠妥,思辨和应用能力不佳;--教师层面: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技能和方法滞后,教师职业发展乏力;--教学管理层面:机制创新滞后,导向和激励功能衰减,人文环境营造和优化能力有限。大学教学改革:更新观念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机制创新是根本。大学课程改革:更新观念--教学理念:人的全面发展vs.知识和技能的储备or学以致用--专业知识: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vs.核心知识+获取方法--专业技能:师承vs.任务/问题导向型、探究性专业教师如何应对挑战?--更新观念学术结构性调整(academicreengineering)学术霸权的解构(know-allvs.know-how)“我教故我知”(life-longlearning)服务创造价值(Givingvs.Taking)--提升个人素养Arolemodel--省时度世,“顶天立地”(Insight+Action)专业教师如何应对挑战?--教师任职条件再认识--教学技能:科学的方法+诊断指导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职业经验和感悟能力、良师益友学科知识和技能个人综合素养教育学知识和技能观念与行动视频资源课对教学影响--视频资源课程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视频资源课程有利于整合优秀教学资源--视频资源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视频资源课程有利于激励教师发展--视频资源课程呼唤对教学管理的反思--视频资源课程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视频资源课程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大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突破口视频资源课程建设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与功能是什么?(替代?补充?)--教学全过程的实况还是碎片化的剪辑?--基于某套教材教学的可视化过程?--体现某位/某几位教师的可视化教学过程?--如何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行环境、模式、平台是什么?--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复合型、强制性、自主型?)--如何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绩效?--讲解、操练、反馈如何分解与整合?视频资源课程建设的对策(以研究为导向):--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认知的特征--设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基本要求或指南--设计视频课程建设基本规范--明细视频课程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运行环境--定位视频课程在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明确视频课程所要呈现的内容--研究视频艺术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组建视频课程建设团队--创新视频课程建设的管理评价机制举例: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认知特点:(R.Oxford,2008)☆同一时间内承担多重任务Multitasking☆感官式学习和快速反馈诉求Sensorylearningandquickrewards☆柔性化与选择性Flexibilityandchoice☆互动式、体验式Interaction中国90后学生认知特点:☆一方面有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有中国中小学教学的痕迹☆对体验、交互活动在心理和策略上有更多地认同☆对于新鲜事物的诉求更强烈一方面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主动策划、指导、示范教学实践活动。视频资源课程建设的对策(以研究为导向):--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认知的特征--设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基本要求或指南--设计视频课程建设基本规范--明细视频课程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运行环境--定位视频课程在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明确视频课程所要呈现的内容--研究视频艺术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组建视频课程建设团队--创新视频课程建设的管理评价机制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教学改革需要科学研究的态度、投入和认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需要借鉴成功经验和结合实际的探索;鉴于中国国情,教学改革需要鼓励多元和多种形式并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呼吁“教、学、管集成”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造就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专家队伍。大学教学改革(机制创新)--创新教师发展新机制任职资格:准入制与退出制聘任机制:绩效优先,评聘分离评价机制:多元评价;形成性与终极性辅助机制:培养与服务人文氛围:敬畏教学,承认差异,尊重多元,取长补短,互帮共进,营造和谐舒心的工作氛围。视频资源课程建设的对策--拓展视野、顶层设计(环境、对象、目标、要素、预期等)--知识体系可视化、教学活动个性化、技能操练虚拟化、绩效评价透明化--专题化、模块化、碎片化、结构化--资源、课程、共享--合作共赢、造福学子资源建设在适应泛在学习方面应注意:--非连续注意状态下的内容设计--微型粒度的共享学习内容--新一代移动设备上的内容自适应呈现视频资源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优于知识传授--团队合作胜于单枪匹马--信息技术替代重复劳动--公开透明优化人文环境东大实践:认识趋同、学术开放、行动有力精英与群雄相结合结构性解构与个性化呈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运行条件拓展视野,孕育心态,“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资源和课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