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外疡1.外疡----外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外疡是泛指一切外科疾病。狭义外疡是指感染因素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性疾患。2.顺证----外疡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即称为顺证。3.逆证----外疡在其发展过程中,凡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即称为逆证。4.五善七恶----五善是指五脏功能正常,七恶是指五脏功能不正常再加上脏腑衰败、气血衰竭。5.消法----消法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使初起未成脓的肿疡得以消散的一种内治大法。6.托法----托法是外疡成脓期(中期)用补益气血和透脓托毒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一种内治大法。7.补法----补法是外疡的收口期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使疡口早日愈合的一种内治大法。8.疖----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9.疖病----疖病是指多个有头疖在一定的部位或散在身体各处发生,并有此愈彼起,反复作发,缠绵难愈等特点。10.疔----疔是一种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及部分特异性感染性疾病。11.红丝疗----红丝疔是指多发于四肢内侧,有红丝向上蔓延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2.痈----痈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13.有头疽----有头疽是一种发于肌肉之内的急性化脓性疾患。14.走黄----疔之毒邪迅速走散,扩人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急性危重证候称为走黄。15.内陷----外疡过程中,因正气内虚,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人营血,内陷脏腑而引起的急性危重证候称为内陷。因有头疽最易发生内陷,故又称为疽毒内陷。16.附骨疽----附骨疽是一种毒邪深凝、附骨而生的化脓性疾病。17.流注----流注是一种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急性化脓性疾病。18.流痰----流痰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19.瘰疬----瘰疬是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化脓性疾病。20.烂疔----烂疔是指一种发于肌肉之间、极易腐烂、发展急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21.疫疔----疫疔是因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第二章乳房疾病1.外吹乳痈----“外吹乳痈”即哺乳期间发生的乳痈。2.内吹乳痈----“内吹乳痈”即怀孕期间发生的乳痈。3.传囊乳痈----“传囊乳痈”即乳痈溃后,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的脓肿。4.乳漏----“乳漏”即乳痈溃后,脓尽而乳汁从疡口溢出,久治不愈者。5.乳岩----“乳岩”即乳房部发生的恶性肿瘤。6.乳核----“乳核”是指乳房内出现良性硬结性肿块,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的病证。7.乳癖----“乳癖”是一种发于乳房内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与月经周期变化密切相关的良性瘾癖性肿块。第三章皮肤病1.斑----斑为局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一般不突出皮面,亦不凹陷于皮肤。2.丘疹----丘疹为位于皮肤浅表的突出皮面的实质性损害,直径一般小于0.5cm,触之碍手。3.风团----风团为局限性水肿性隆起,突然发生,迅速消退,退后不留痕迹。4.糜烂----糜烂为水疱或脓疱破裂后所留下的湿润面,愈合后不留疤痕。5.溃疡----溃疡为深达真皮以下的组织缺损,愈合后留有疤痕。6.苔藓样变----苔藓样变是皮肤增厚,纹理增宽加深呈席纹状,粗糙、干燥似皮革。7.溶液----溶液是指药物有效成分的水溶液,或药物的煎出液、浸出液。8.粉剂----粉剂为不溶于水的药粉与水的混合剂,又称混悬剂、振荡剂。9.癣----癣是一种由真菌侵犯表皮、指(趾)甲、头发引起的浅部真菌病。10.蛇串疮----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1.漆疮----漆疮是指皮肤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反应性皮肤病。12.湿疮----湿疮是一种以渗出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3.风疹块----风疹块是一种以风团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皮肤病。14.药疮----药疮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人或外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15.白庀----白庀是一种红斑上覆以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16.红蝴蝶疮----红蝴蝶疮是一种在面部皮肤上出现的蝴蝶样红斑损害的皮肤病。17.摄领疮----摄领疮是一种以苔藓样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18.粉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青春痘”。19.薄膜现象----患白庀时,轻轻刮去鳞屑,可见淡红色发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20.露滴现象----患白庀时,轻轻刮去鳞屑,可见淡红色发亮的薄膜,再顿性刮去薄膜可见点滴状出血,临床称之为“露滴现象”。21.同形反应----在白庀进行期,针刺、搔抓及外伤,可在受损部位引起新的皮损,称为“同形反应”。第四章性传播疾病1.性传播疾病----简称为性病,主要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组传染病。2.淋病----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炎性疾病。3.横痃----横痃,是中医外科古病证名,指发生胯腹部的淋巴结肿大,分为梅毒性横痃、软下疳性横痃或其他感染性横痃,并有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之别。4.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一般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梅毒血清反应为阳性,一般不具传染性,约20%的病人可发生二期复发性损害的可能,亦可发生晚期梅毒。5.“糊口”现象----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长时间不排尿或晨尿时,浆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结痂封住尿道口的现象。6.痛性下疳----为软下疳的皮损特征,是指软下疳发生在外生殖器局部的疳疮,伴有剧烈疼痛的症情。7.条件性感染----又称条件致病性感染,指HIV感染发展到晚期,辅助性T细胞明显下降,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继而发生各种条件的致病原因感染所引起的疾病。8.窗口期----是HIV的急性感染期的别称,指HIV感染1~6周时,出现发热、出汗、乏力、肌痛、厌食、恶心、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有些患者伴有头痛、怕光和脑膜刺激征等病情。9.扁平湿疣----为梅毒发生在外阴及肛门的常见皮肤损害,具有疣体较大,表面扁平、潮湿、略高于皮肤,界清质韧等特征。10.两杯尿试验----为区分淋病前、后尿道的一种检查方法,具体试验的步骤是:嘱患者将尿液排入两个杯子内,如仅第一杯尿混蚀。第二杯澄清,说明有前尿道炎;如两杯尿均混浊,说明有后尿道炎。第五章肛门直肠疾病1.痔----痔是齿线上下因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静脉团、血栓或皮肤赘生等突起物。2.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所形成的感染性溃疡。3.肛漏----肛漏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出现一种病理性管道的疾病。4.脱肛----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甚至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肛管直肠脱垂。5.肛痈----肛痈是指在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间隙中发生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6.内痔----内痔:本病是指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痔上静脉丛曲张、扩大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以其隐突于直肠腔内,故名内痔。7.外痔----外痔是指发生在齿线以下的痔。根据发病性质的不同将外痔又分四类,即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和炎性外痔。8.齿线----齿线又名梳状线,是解剖学肛管与直肠相接续的分界线,是由肛瓣的游离缘连合而成的呈锯齿状的结构,距肛门约3cm。它是皮肤与黏膜的分界线。9.直肠柱----直肠柱又叫肛柱,是直肠内壁末端垂直的纵向黏膜皱襞,有6~10个。10.肛管直肠环----肛管直肠环是围绕直肠与肛管交接处周围肌群的总称,包括耻骨直肠肌、联合纵肌、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的深部和浅部。11.肛瓣----肛瓣是连接两相邻直肠柱下端的较小的半月形黏膜皱襞,是角化的上皮,没有瓣的功能。12.肛隐窝----肛隐窝又叫肛窦,是由肛瓣与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连接而形成的小隐窝,肛腺开口于隐窝内。13.套扎术----套扎术是用胶圈代替丝线套扎于痔基底部的方法。14.混合痔----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形成一整体者。15.贯穿结扎术----贯穿结扎术是用丝线结扎于痔的根部,阻断痔组织的血供,使其坏死脱落的方法。第六章其他疾病1.烧烫伤----烧烫伤为热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皮肤急性损伤性疾病。2.毒蛇咬伤----毒蛇咬伤是指人体被有毒蛇咬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和全身中毒的一种急性疾患。3瘿病----瘿病是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4.气瘿-----气瘿指瘿病肿块对称而漫肿柔软,随喜怒而消长者。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地方性甲状腺肿。5.肉瘿----肉瘿指瘿病肿块局限而柔韧者。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6.瘿痈----瘿痈是发于颈前结喉处的炎证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炎。7.石瘿----石瘿指瘿病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癌。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