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一)可吸入颗粒物沙尘笼罩下的呼和浩特三、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环境污染1.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具体方面原因举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三废”排入江河湖海来自生产生活的垃圾来自交通、工厂“三废”排入土壤来自放射性物质各类污染物排漏入海洋“三废”排入大气世界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物种灭绝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生态破坏2.生态破坏表现具体方面原因举例生态破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盐碱化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物种灭绝自然植被的破坏由于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减世界的生态破坏一、温室效应加剧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现状及趋势: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温度不断升高;20世纪气温上升了0.3-0.6℃;30年后还要上升1.5-4.5℃。原因:CO2浓度平衡失调。主要危害:气候异常、物种灭绝(200种/天)、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情况:在未来的1000-2000年内,海平面将升高7-8米。温室气体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气态碳氢化物如甲烷等能够吸收红外线的物质温室气体的功能说得单间点,它们能够保暖,就好象从春天向夏天过的人,仍然穿着羽绒衫一样•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性气温升高,两极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沿海一些低地和城市将被淹没,全球气温上升、蒸发加强、气候带范围发生变化,土地荒漠。•温室效应的危害是改变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健康资料——《京都议定书》•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会议中通过了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美国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二、酸雨出现频繁概念及形成原因:pH5.6,SO2和NOx排放引起。现状及趋势:北欧、北美、我国西南地区;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1。主要危害: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酸雨是由于地球上燃煤或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转化而产生的•二氧化硫在湿度较大的大气中,由于烟尘中的金属离子作用下会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形成酸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SO2+H2O=H2SO3•2H2SO3+O2催化剂2H2SO4•类似地,氮氧化物会变成硝酸•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1825万吨,居世界首位•酸雨可使大片土地变成酸性,肥力减退;腐蚀建筑物和生产设施•酸雨使湖泊的水变成酸性水,危害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会使植物的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酸性化学污染物;对大功率的工业燃烧设备要安装脱硫装置;限制机动车辆排放各种酸性化学污染物等三、臭氧层破坏臭氧(O3)层概念:地球的保护层。破坏原因:人类广泛使用和释放氟氯烃CFCs类物质。现状及趋势: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破坏地球生态系统。控制情况:国际,中国。臭氧空洞•臭氧层——离地面20~30km以上的平流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如大量含氟致冷剂的排放•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资料——《蒙特利尔协定书》•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从而保护人类自己四、森林面积锐减世界: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中国:“九五”期末森林覆盖率16.55%,世界平均水平为25%;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危害: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温室效应加剧。•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五、水体污染什么是水污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身的环境容量(自净能力),造成危害的现象。国内水体污染图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鱼类死亡•水质变坏•变成沼泽阅读案例: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它们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六、土地严重荒漠化世界:荒漠化面积达3500万km2;现在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中国:目前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危害:破坏土地资源,气候异常(沙尘暴),物种消失,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沙漠正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逼近北京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近40%西部地区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9、5%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七、生物多样性遭破坏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八、垃圾污染及危险废物转移不道德的“垃圾转移”•进口洋垃圾•占用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气(燃烧)可以重新利用的垃圾•金属、塑料制品,纸张等。•重复使用:用过的塑料袋还可以装其它东西等。•垃圾组成的变化•减少:炉渣等物品•增多:塑料、包装用品、一次性消费物品等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的强耦合事件的例子。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一、单项选择1.关于大气环境问题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全球变暖均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有关B.二氧化碳的增多与毁林有关C.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完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D.大气保温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2.为了保护臭氧层,我们应该()A.保护森林B.采用新能源,代替煤炭C.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D.人工制取臭氧,向大气排放5.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A.光污染B.生物多样性遭破坏C.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D.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1.C2.C5.A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判断3-4题。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C.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恶化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4.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酸雨现象;气候恶化D.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第3-4题)3.C4.D二、双项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此回答6—7题。6.温室气体主要指()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D.甲烷7.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A.两极冰雪大量融化,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增加C.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降低D.将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6.AD7.AD(第8题)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酸雨污染,A、B两地酸雨严重的原因是;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发现所降酸雨与英国有关,其原因是。(2)D地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3)图中E国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但是从卫星照片上可以清楚地显示大火燃烧过的累累“疮疤”,这些“疮疤”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A、B两地工业发达,煤、石油消费量大,SO2、氮氧化物排放量大英国的SO2、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西风的吹动下飘送到北欧地区,形成酸雨(2)土地沙漠化(3)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原始迁移农业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