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人口分布与迁移第一节人口分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的测度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三、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四、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概念: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一、人口分布的测度1、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2、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等指标。农业人口密度——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营养密度——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比较密度——一个地区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世界地图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显示,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趋向低平地区(平原指向)、趋向岸边(近海岸、河岸指向)。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地球距海岸200km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世界各大洲不同海拔高程占全州人口比重世界人口的洲际分布情况表(2001)人口数量/104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陆地面积(104km2)人口密度(人/km2)世界6134141001495241非洲8126013.25302027欧洲7263111.84101072北美洲492878.03242320南美洲350725.72179720亚洲37207160.66440084.6大洋洲30920.508973.4世界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20世纪9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三、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1、东西差异——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胡焕庸先生:胡焕庸(1901~1998)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胡焕庸线,开创了中国人口地理学,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胡焕庸线:1935,中国人口分布瑷珲(黑河)—腾冲线李克强在“胡焕庸线”前指出,要让中西部百姓也能充分享受现代化。(中国政府网)资料来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李克强指出,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要为人服务。推进城镇化意不在“地”,不在“楼”,而在“人”。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项目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东南半壁42.9%94.3%284(21倍)西北半壁57.1%5.7%1320002000年中国人口密度图200--499100-19950-992--22500--10002286307324355364428459480579582724823886265717419019020722023124928312226680851131467思考:中国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分布的形成原因?2、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km、500km、1000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3、垂直差异——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三、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四、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一)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图: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一)自然因素1.主要自然因子:(1)气候:(气温、雨量)——世界人口集中20-60纬度地区温带:47%;热带:30%;干旱及半干旱地带:12%;寒温带:11%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间接影响:则指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分析了我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发现我国人口的分布迁移、经济政治的治乱循环与气候的冷暖变化相关。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1、永嘉丧乱:西晋末年,北方地区陷入战乱之中,中原人民纷纷南渡,南渡人口约有90万(北方8个人中就有1人南迁,南方6个人中就有1人来自北方),这些移民基本上侨居于南方南北交通要道和主要农业区。2、安史之乱:导致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人口比重也由北重南轻转变为南重北轻。安史之乱后到北宋中后期,以秦岭淮河一线的宋金边界划分,南方人口户数已达1000万户以上,超出北方一半以上,南方人口的绝对数字开始超过了北方。3、靖康之难:北宋末年(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几年内战祸遍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年靖康之难,北宋灭亡),中原人士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汉人南迁高潮,估计约有500万人南迁。(2)地形:生理、生活、生产(海拔、坡度、坡向)趋向平原、海拔适中地带(生理—温度、氧气1800米引起高山反应、4000米气压低致死)低纬度地带趋向高原盆地(3)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分布乌克兰的黑土地,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等都是人口集中地区。例外:如中国东北大平原,这涉及到社会经济等条件。(4)水体:影响人类的生理、生活、生产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相当复杂而广泛。(灌溉、生活、舟楫之利、水患)(5)矿产资源:产业革命,资源的价值上升,伴随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产生了产业链,城市出现,人口密集区形成。尤其是能源矿产影响最明显。2.评价:自然条件始终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虽然作用在降低、在弱化。自然条件是人口分布的底背景,决定着人口的初始分布、理想分布、可能分布。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以复杂的方式实现的。(途径多样;动力不同,可能有主导因子,也可能各因子形成微妙平衡。)自然条件的各亚因子在影响时,效应大小不一。(二)社会经济因素1.主要因素(1)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由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生产力水平决定。在宏观背景下、在长时间尺度中、在平均状态下,人口分布与生产力水平一一对应。不同生产方式,对人口的承载、影响不同:渔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稀疏,呈点状分布;畜牧业承载力低,动态流动;农业出现,定居成为可能,并为集聚打下基础;工业出现,城市诞生,多种生产方式的并存与组合,使人口分布日趋复杂。(2)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经济、城市三位一体,故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是人口密集区。(3)经济活动方式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产业对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有内在要求。如农业,在技术低,劳动密集,尤其是水稻、棉花。二产中因产业而异、三产发展以人口稠密为前提。2.评价: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的动态分布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1.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强调人口分布的时间过程、历史积累,或者说,强调人口过程的分析与关注。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直接、具体,并且时间短、力度大。如战争、领土变迁、人口政策、国土均衡与非均衡开发等。第二节人口迁移一、人口移动的概念二、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三、人口迁移的机制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对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为广泛的人口移动(populationmovement)概念。二、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2.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性移民增加;城乡间迁移是主流;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三峡移民工程三峡工程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县(市、区),搬迁安置人口逾百万,移民补偿投资达400亿元(1993年5月末价格)。淹没涉及范围之广,移民人数之多,安置难度之大,在我国乃至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史上都是空前的。三峡工程移民自1985年开始试点,1993年正式实施,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委移民开发局主管。1993年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为做好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1992年,国务院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几年来,全国20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发扬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全方位、多形式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主动搬迁的移民精神激励下,三峡库区广大移民群众为了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毅然告别世代生活的家园,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生活,“感动中国”2002年度特别奖授予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真正意义的“逆城市化”是在1970年以后在发达国家发生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大城市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减少,人口和其他资源的流向开始转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小城镇。这种现象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并被命名为逆城市化,然后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出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逆城市化不意味着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下降,它只导致城市发展新的区域再分配,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偏好变化、交通通讯高度发达、生产地理格局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实上,逆城市化正在推动城市化更广泛地传播。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历史上迁移流向主要由北向南,由黄河流域流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经过西晋末年永嘉丧乱、唐中叶安史之乱、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闯关东”、“下南洋”和“走西口”等。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逐步制定了严格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和相应的户籍政策,地区间人口迁移数量锐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规模扩大,主要由经济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