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部分赏析序曲—原指歌剧、舞剧等的开场音乐,一般与剧情有密切联系,对全剧的内容、情绪有所概括,给观众留下初步印象,为下步欣赏做准备。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它们并不是在某一歌剧、舞剧开幕前演出,而是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其内容也比较自由。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普赛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人情网成了走私贩。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土埃斯卡米罗。霍赛由爱生恨,在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歌剧《卡门》是在创作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作品,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卡门》全剧共分四幕。剧中有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全剧以强烈的戏剧性,表现了扣人心弦的真实生活,成为雅俗共赏、生命力持久的一部歌剧。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主要从事歌剧写作,作品有《卡门序曲》、《阿菜城姑娘》等。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卡门》序曲,常被称为“斗牛士进行曲”。音乐一开始就奏出了一个辉煌的、生气勃勃的进行曲主题,立刻把人们带到了沸腾的斗牛场,仿佛看到英武的斗牛士,听到了观众的喝彩声。序曲最后结束在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和弦上,预示了女主人公卡门悲剧性的结局。序曲的基本部分是歌剧第四幕斗牛场面的音乐翻版,是一首回旋曲,通过多主题的对比展示出西班牙的典型环境,烘托了喜庆热烈欢腾的气氛。该序曲是一部标题性音乐会序曲,这一新体裁是由门德尔松创立的。这首序曲于1826年夏间写成。当时十七岁的门德尔松和妹妹芳妮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写了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初时由他和妹妹演奏,次年才编配为管弦乐曲公演。门德尔松(1809─1847)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富裕而有文化的家庭。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多才多艺,娴习钢琴。门德尔松最早的钢琴课由母亲任教,九岁作钢琴公开演奏,十岁为《诗篇19》谱的音乐由柏林歌唱学院演出,十七岁创作《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29年就读于柏林大学。1829年3月在歌唱学院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为复兴巴赫作品作出贡献。作者简介喜歌剧《卡马乔的婚礼》、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等5部;早期交响曲12首,1824年后5首(包括第三《苏格兰》、第四《意大利》);序曲5首;协奏曲9部;清唱剧《圣保罗》等7部;诗篇谱曲9首;室内乐《无词歌》等29首;钢琴曲20首;人声与钢琴10部;主调合唱曲11部;还有管风琴曲等。门德尔松是位十分幸运的作曲家,在世时就获得很高的声誉。不像贝多芬和舒伯特那样一生同贫困作着顽强的斗争,而是在舒适、平静和愉快的环境中渡过一生,所以在他音乐作品中,处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恬静幽雅、无冲突的气质,给人一种轻松清澈的感觉。门德尔松作品的特点是:曲式严谨明晰,旋律生动流利,和声简洁精练,音乐语言纯朴典雅、清晰自然。这首序曲不是用概括剧情的手法写成,而是将剧中故事所产生的印象和幻想的情趣,通过音乐加以表述。它是一部写作技巧高超、艺术性完美的杰作,用奏鸣曲式写成。引子轻柔地奏出漂渺的音响,营造朦胧月夜的背景,令人虚幻,如置身于寂静,神秘的树林。随后奏出主部的第一主题,这轻盈灵巧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奇妙的音乐,描绘出森林仙境中的一群小仙灵们愉快的追逐、嬉戏的情景,这个小仙灵主题在序曲中多次出现。接着,乐队以强奏奏出威严有力的旋律,是主部的第二主题,代表仙王和仙后的形象,音乐与前面两个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副部抒情的旋律,是柔美的爱情主题,给人柔情似水、缠绵甜美之感。主部的结尾,是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描绘了仙灵群舞的场面。展开部以小仙灵主题为主,表现迷蒙月夜的寂静林中小仙人跳着轮舞的神奇境界。再现部音乐有所减缩,爱情主题和谐优美,音色、音调比先前更加迷人,一连串轻盈、快速的乐句,把乐曲引向高潮。结尾是主部和副部主题再现,象征青年恋人的爱情得到圆满解决。主部主题的最后一次出现,并把原来威严有力的第二主题延伸开来,使旋律抒情、柔和,乐曲消失在开始的持续和弦中。这个结尾表现仙王和仙后在祝贺年青人终成眷属之后,返回了神妙的王国,小仙灵们的轮舞也消失在迷雾仙境中,仲夏夜的一场梦结束了。这首著名的序曲是1880年柴科夫斯基应鲁宾斯坦的要求,为重建因1812年战火被毁的莫斯科大教堂而作。作品以1812年抗法战争胜利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用奏鸣曲式写成。柴科夫斯基(1840─1893年)著名的作曲家。他从母亲那里得到音乐启蒙教育,很早便显露出音乐才华。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全面的作曲大师,他的作品遍及歌剧、舞剧、交响乐、钢琴曲、协奏曲、室内乐等各个领域,内容十分广泛。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创新,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使舞剧音乐更富于戏剧性。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对世界舞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各国芭蕾舞台上广泛流传的精品。第一主题采用奏出的缓慢、庄严的主题,仿佛是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祈求上帝保佑。接着出现惊惶不安的节奏,音乐的速度不断地加快,音响不断地加强,描写俄罗斯人民对家园被侵略、践踏的悲愤与反抗。在小军鼓伴奏下,圆号和木管奏出序奏的第二个雄壮的号召性俄罗斯骑兵主题,表现军队整装集结奔赴前线,音乐带有骑兵进行曲的特点,激昂而雄壮。在乐曲中段,由圆号吹奏的《马赛曲》自远而近,是法军入侵俄国国境的象征。上下行音阶的相互对抗,形象地描绘了俄、法两军的生死搏斗,乐曲在高潮时突然平静下来,紧接着奏出了副部两个抒情、优美具有俄罗斯风格的主题,表现了战斗间隙中俄军战士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与思念。第二主题是一段有舞曲特点的俄罗斯民歌,描写了俄罗斯人民在危难时刻仍不失蓬勃的朝气和信心。展开部再现了战争场面。主部主题和《马赛曲》此起彼伏,描写了战争的白热化,展示俄军向侵略者进行反攻。再现部音乐坚强有力,表现了反侵略战争的节节胜利。副部虽出现《马赛曲》主题,但很快被骑兵主题压制、撕裂,下行音阶描绘了最后的搏击和敌军的溃逃。尾声是庄严的凯旋庆典,引用了沙俄国歌的曲调,全曲在庆祝辉煌胜利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