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生物与环境考纲内容要求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7)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ⅠⅡⅠⅠ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考纲内容要求生态系统(8)生态系统的结构(9)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1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ⅡⅡⅡⅡⅠⅠ年龄组成性别比例“S”型无机环境能量流动⑥______________生产者⑦______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模式的比较及应用:“J”型曲线“S”型曲线产生条件环境资源和空间无限环境资源和空间有限K值无K值,持续增加;数学模型:Nt=N0λt有K值,最终在K值上下波动“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曲线增长率曲线相互联系(1)“S”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2,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2)渔业捕捞应保证剩余量在K/2左右,以保持其较快地增长,使捕捞后,鱼的数量能迅速回升。在K值方面,要保护鱼的生存环境,并尽量提升K值;而有害生物的防治,要尽可能在种群数量达到K/2前进行,避免过快增加。同时改变环境条件,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有害生物的生存。注意: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包括波动和下降等。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典例1】(2012年汕头一模)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名师点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是相互制约的,波动不是同步,故A项正确;种群的数量可以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故B项错误;社鼠生活一段时间后,种群可能从增长型转变为稳定性,故C项错误;环境阻力不仅仅是食物,还有空间、气候、天敌等,不可能一直呈“J”型增长。[答案]A【典例2】(2012年汕头二模)温州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名师点拨]本题考查λ的含义,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λ=1,种群数量不变,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从开始到第3年,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第3年达到最大,第3年到第9年数量不断减少,第9年数量达到最少。[答案]D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主要指捕食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每条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也只能位于食物网的第一营养级。(2)能量从生产者开始流入该食物链,并且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进行传递。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特例与错误说法:注意: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所以病毒属于消费者。错误说法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蜣螂、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性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养级能量的(1/5)n-1;若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则所获得的能量为(1/10)n-1。3.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①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其源头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沿食物链(网)渠道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传递,主要并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热能是不能重复利用的,所以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②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第n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③各级消费者同化量=摄入量-粪便所含能量,即粪便所含能量始终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④一段时间内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的能量。(2)物质循环:①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它们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的形式反复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物质不能循环,以有机物形式在食物链(网)上单向流动。②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具有全球性。(3)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且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通常为双向传递。机体内部如激素等信息的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典例1】(2012年佛山二模)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名师点拨]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②表示组成成分,③表示食物链和食物网,④表示生产者。[答案]A【典例2】(2012年惠州二模)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是必然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积必然越大D.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就越少[名师点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而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只有10%~20%,所以A正确;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也有利于被捕食者逃避天敌,故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有些肉食性动物的体积比草食性动物的体积小,故C项错误;人类是杂食性动物,可以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营养级越多,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不一定越少。[答案]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1)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它能使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负反馈调节实例见下图:(2)正反馈调节是一种促进性调节机制,它能打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成因危害人口增长/造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压力酸雨大气中SO2和氮的氧化物增多伤害植物的叶和芽;使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2.人口问题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归纳:项目成因危害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过多,同时森林、草原等覆盖面积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富集作用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浓度高富营养化水体中富含N、P等营养物质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典例1】(2012年湛江二模)某岛屿植被茂密并栖息着大量的红嘴鸥。为打造红嘴鸥旅游品牌,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并增设大量人工设施,改善岛屿的居住环境。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将使该岛屿()A.物种丰富度增加,红嘴鸥种内斗争加剧B.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C.物质循环加快,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加[名师点拨]这种措施导致该岛物种丰富度下降,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故A、D项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故C项错误。[答案]B【典例2】(2012年湛江联考改编)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科学、有效、合理的途径是()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B.把小麦、玉米的秸秆进行焚烧,加速物质的循环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D.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名师点拨]A项会使重金属进行生物体内,对生物有毒害作用;B项会污染环境;C项会破坏生态系统。D项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