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怎样判断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被破坏重新组合聚集成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变成形成化学变化发生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还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有时还会发生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1、铁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会看到各种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煤球燃烧、钢铁生锈,大家是否想过,为何钢铁生锈质量是增加的,蜡烛燃烧却消失了呢?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呢?你猜得着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3)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气球玻璃管白磷演示实验1小结M1=M2产生的现象为:得出结论: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反应前后,锥形瓶内物质的质量相等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结论:(1)在烧杯中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2)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3)倾斜烧杯,使二者反应。观察现象:(4)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演示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化钠氢氧演示实验2小结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M1=M2产生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结论: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相等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3:蜡烛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在开放容器中M1>M2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讨论如何证明石蜡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呢?在实验中,石蜡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M1=M2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M1M2•有盖时(密闭容器内)M1=M2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无色气泡。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无盖时(开放容器内)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镁条燃烧M1=M2观察到的现象:镁+氧气→氧化镁波义耳的实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增加了什么物质?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D、水结冰质量不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2.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3.“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4.“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质量,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质量无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水氢气+氧气通电分析讨论: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H2OH2+O2通电OHHOOOHHHHHH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OHHOOOHHHHHH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HHHHOO+2H2O2H2O2===通电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微观元素质量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改变宏观可能改变分子数目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1.进行有关的计算2.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3.解释一些实验事实可运用定律:2、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三.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1、反应A+B=C+D中,已知2gA和5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gC,则有____gD生成。30.48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A、X2Y3B、XY3C、X2Y6D、X2Y4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C、HOB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质量没有变化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一些实验事实内容内容原因原因应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小结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意义实例(2H2+O2==2H2O)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量的方面: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2H2+O2==2H2O(2×2)(32×1)(18×2)即1:8:92、2H2+O2==2H2O2:1:2点燃点燃点燃•读法:以C+O2==CO2为例:•12:16×2:12+16×2•12:32:44•1、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1、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2、通过什么条件反应;•3、反应生成了那些物质(生成物);•4、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5、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有关现象•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某元素的质量;•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某物质的质量。•化学反应中有五个“不变”,两个“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宏观:•五个“不变”:•微观:•两个“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分子种类改变•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C)•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A、等于(m+n)g•B、小于(m+n)g•C、大于(m+n)g•D、不大于(m+n)g•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A)•A、等于(m+n)g•B、小于(m+n)g•C、大于(m+n)g•D、不大于(m+n)g•3、小明在练习制作“糖葫芦”时,在给蔗糖加热时产生了炭黑和水(整个过程密闭),这一事实说明了()•A、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组成的•D、蔗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3、小明在练习制作“糖葫芦”时,在给蔗糖加热时产生了炭黑和水(整个过程密闭),这一事实说明了(D)•A、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组成的•D、蔗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4、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C)•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质量为()•A、大于铁丝质量B、小于铁丝质量•C、等于铁丝质量D、可能等于铁丝质量•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质量为(A)•A、大于铁丝质量•B、小于铁丝质量•C、等于铁丝质量•D、可能等于铁丝质量•6、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是比反应物高锰酸钾的质量小,因此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为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为什么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相等呢?•为什么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相等呢?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成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蜡烛在燃烧时,越烧,蜡烛越短,质量也就越小,说明它不适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为什么?•蜡烛在燃烧时,越烧,蜡烛越短,质量也就越小,说明它不适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蜡烛时,反应物是蜡烛的氧气,而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产物都以气体形式散逸到空气中,所以越烧,质量越轻,它还适合质量守恒定律的。•镁带燃烧后的产物比镁带重,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适合这个反应,对吗?为什么?•镁带燃烧后的产物比镁带重,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适合这个反应,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是镁带和氧气,而的物只有一种氧化镁固体,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镁带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这个反应依然适合质量守恒定律。•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用A+B=C表示)。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用A+B=C表示)。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A)44克(B)32克•(C)22克(D)12克•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用A=B+C表示),当一定量A发生分解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用A=B+C表示),当一定量A发生分解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D)100克•(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与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为。•6.要完全燃烧12克碳,得到44克二氧化碳,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是•(A)大于32克(B)小于22克(C)等于32克(D)等于16克。•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为AB。•6.要完全燃烧12克碳,得到44克二氧化碳,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是32克•(A)大于32克(B)小于22克(C)等于32克(D)等于16克。•7.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2KClO3MnO2Δ2KCl+3O2↑(39+35+16×2)×2•24414896•ybx•244×y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