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小组主讲:韩江雪,郝心瑶国际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历史背景三大理论支柱趋势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s)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即指目的性的影响、改变、控制各种事物存在与发展的道德理型(事物发展的综合逻辑机制、模式)的社会性活动的统称。•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ics)一词,。同样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在他的著作《经济论》中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称为“oikovouia”,意指家庭经济管理。•直到十七世纪初期,才出现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的,使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西,意指他要论述的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家庭或庄园管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百科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后来又出现了庸俗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欧洲统一和区域一体化运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Woods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统一•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又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产生背景•上世纪60年代末起,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严重危机,国际货币危机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出现停滞,保护主义再次在西方发达国家抬头;许多学者开始担忧,世界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由于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各国为争夺市场,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而出现的国际政治冲突。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再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一些西方学者希望通过研究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国际经济的新变化,研究世界经济史中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冲突等诸方面问题,为国际制度建设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寻求政治上的答案。这些研究符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原则,而且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这些20世纪后期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大体可以分两类:经验实证主义/还原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历史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类•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分析其国际层次的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国际体系或把世界政治经济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在方法论上各有其特色。共同之处是为研究国际关系引入了新角色、过程和问题,努力解答传统学科不易分析的新的国际问题,明确了要研究的特定对象。但主流派的理论基础基本上仍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国家利益概念和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和市场相互关系的观念。结构主义和世界体系学派虽吸收马克思主义若干分析概念,但它要论证的却是资本主义不会有危机。三大理论支柱•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依附理论相互依存论•(1)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易摧性和敏感性。虽然美苏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但是在军事上它们却是最脆弱的,在核时代条件下互为“人质”;•(2)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趋于趋于全球化,即类似能源、人口、环境、粮食、裁军、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单靠个别国家的努力已无法解决;•(3)“高级政治”(指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等)逐步向“低级政治”(指经济发展、人口与粮食问题、社会福利等)过渡;•(4)各国再也不能闭关锁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缓和与开放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5)随着缓和形势的发展,国际合作的趋势逐步超过国际冲突的趋势;•(6)武力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作用日益减弱;•(7)谈判逐步取代冷战,均势逐步取代遏制;•(8)研究对象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转向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跨国组织;•(9)主张在国际体系中以平等关系取代等级制;•(10)相互依存的趋势将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动全人类利益的形成,最终将成为通向未来没有国界的世界国家的“中途站”。霸权稳定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由派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先驱者,也是霸权稳定论的始作俑者。他在《萧条中的世界,1929-1939》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稳定论。霸权稳定论是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首创,但后来由罗伯特·吉尔平加以系统完善的。罗伯特·基欧汉所提出的“后霸权主义”是对霸权稳定论的修正,但在理论上却与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有很大差别。霸权稳定论•主要内容是:霸权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霸主自我牺牲,霸权必衰,霸权丧失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吉尔平指出:“只有在霸权存在的情况下,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经济秩序,即自由经济秩序才能繁荣和和充分发展。”金德尔伯格也强调开放和自由的世界经济需要一个霸主或主宰的强国。他认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长期化并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英国的霸权正在衰弱,英国已经无力保障国际清算系统,而美国则在到1936年以前一直不愿从英国手中接过这一责任。•照他们看来,自由经济制度是霸权的产物,没有霸权就没有自由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就是说霸权是为世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用、顺利运转而存在的。对二者的关系,吉尔平又作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自由市场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必须有三个前提———霸权、自由意识形态和共同利益。这三个前提并不是并列的,后二者是从属和服务于霸权的。•具体来说,没有霸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就无法运转。但是,有了霸主,自由市场经济也未必能顺利运转,这里有一个霸主国的价值取向问题,即霸主国是否具有自由的意识形态。因此,要使市场机制在国际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霸权国本身必须恪守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即“霸主国的社会目标和国内权力分配必须有利于国际自由秩序”。依附理论•激进主义依附论这一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有弗兰克(GunderFrank)、阿明(SamirAmin)等。激进主义依附论是一种外因决定论。即处于外围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它们贫困的总根源,要么在于一种从殖民主义时代延续下来的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体系;要么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这样一种整体的结构的作用。•改良主义依附论改良主义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巴西社会学家卡尔多索(F.H.Cardoso),从理论倾向来看,他既反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新古典派的现代化理论把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其内部因素,但同时,对于弗兰克的外因论他也是持批评意见的。他提出了要利用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来为本国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原先的脱离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思想。显然,这是对于东亚模式以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发展实践经验的一种理论上的折射。•正派主义依附论多斯桑托斯(DosSantos)以其所提出的新依附论而成为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在其主要著作《帝国主义与依附》中,他提出了一个被学界所普遍接受的关于依附的定义。重要的是,他认为对当代不发达问题的研究的着重点应在于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他所定义的新依附论是,20世纪5、6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到跨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发展中国家进入了一个依靠外资实现工业化的新时期。进一步又对依附的三种形态进行了论证,即商业—出口依附、金融—工业依附和技术—工业依附。国际政治经济与全球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全球化与国际贸易体系•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体制一、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一)全球化的三种视角•全球化的第一个概念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扩展:从世界历史角度上来看,从1942年起的五百年正好是工业革命从酝酿到成熟,从欧洲一隅扩展到全球的历史进程,而整个工业革命的进程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扩张的过程。•全球化的第二个概念是经济技术资源的全球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方面的全球化,而三者之中从本质上来说,所谓全球化是生产的全球化。•全球化的第三个概念是全球性问题的兴起: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二)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一、国家主权: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