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行动计划在市教委、区委和区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市府实事工程“校校通”为基础深入推进,特别是近两年来确定了做大“应用层”、做优“整合面”、做精“资源库”和做强“核心链”四个工作重点,软硬兼顾,重在引领和落实,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为了贯彻《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年)行动计划》和青浦区基础教育会议精神,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青浦区教育局在顺利实施《青浦区教育信息化工作(2001~2003年)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特制定《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行动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一、成绩与经验(一)、主要成绩:1、全员参与,做大应用层,改善学校硬件环境、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十五”期间,教育局投入经费人民币一个多亿,用于教育城域网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师生教学电脑配置、课改起始年级教室多媒体设备配置、中小学“三网合一”工程和校园数字广播等项目,使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实际达到小学10:1、初中8:1、高中5:1,超过了上级规定的指标;教师数与计算机数之比接近2:1,大大方便了老师的教育与培训。全区教育城域网的网络畅通和信息安全也得到了硬件保障。构建了“青浦教育网”、“政务公开网”、“青浦实验网”、“青浦教研网”和“各校门户网”五大网络架构,组成了内网共享互动、外网互联互通的青浦教育城域网体系。2005年在全市19个区县中率先实现所有中小学都具备公网IP地址,具有国际域名,为实现“四通”(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提供了网络互动通道。所有幼儿园都开设了社区通平台。十一所社区学校在2005年安装了双向卫星天线,开辟了我区终身教育新的途径。与此同时,分区、校两级狠抓了全区中小幼学校干部、教师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5000余名教师通过了列入师训课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和考核;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学高级教师等200余人进行了专题信息化培训;400多名新教师进行Intel未来教育培训;还开办了网络中级培训班,对部分从事技术支持的老师进行高一层次的培训。2、全力落实,做优整合面,提高信息化运用的效益以“校校通”为基础,青浦区在高起点上规划校园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对教师备课电子化、校长办公信息化、主流教学媒体化、资源共享立体化、家校联系网络化、基础设施可控化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区教育门户网站将研究和应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继开发、整合了政务公开、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专业发展、交流互动等平台,在全区教育的行政、业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水平也有了提升。多媒体设备装备到教室,使二期课改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家常课的形式之一。区级层面的研讨向开发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功能的纵深发展。如课堂教学的网络直播、校外专家的实时网上点评等,已有所实践。师生的电脑设计与制作在质和量上都有新的突破。信息中心设计开发的中招查分系统每年在中考第一时间为初三毕业生及家长提供了最快的政策咨询、考分查询、投档去向、录取趋向等有用价值,日访问量超过三千。设计开发的电脑作品上传平台为全区师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比武、参评及交流的快捷通道,连续两年每年都有三千多件师生电脑作品在这个开放性平台上亮相参展。在2005年的“第六届上海市电脑设计与制作成果展”上,获一、二等奖10件,在市教师一等奖获奖者17名中占有3席。首次参加机器人比赛,即有突破性进展,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对信息技术装备使用效益的评估已趋向制度化,通过中小学办学水平升级督导评估、常规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效益检查和定期评选推进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与个人等活动进行强化。3、潜心研究,做精资源库,建设优质的本土化网络资源以学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抓好推进二期课改的资源整合和专题的网络学习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工作,建设学科门类齐全,富有青浦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的本土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重点之一: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的教育视频课例网站。这个专题网站集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实践反思、资源共享等功能,可以多角度地应用,以满足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同的需求。目前,青浦区教育门户网站已有280多节视频课例在可供世界各地点击浏览。有37节课例作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二期课改培训课例。不少学校也建起了有相当规模的本校视频课例库。重点之二:建设主要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教学资源库。以区学科带头人学校单位为主、一科一校为工作单元,建设二期课改学科特色资源、作为市级资源库的补充和本土化的特色。“二期课改”电子教案征集平台目前已经有2000多件教案或课件提供给全区教师共享。重点之三:推广了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环节重点突破的典型。如:青浦一中的“有效利用课堂实录——加快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建立学科信息员制度加快学科资源网建设”;华新小学的“持之以恒抓好学生电脑兴趣组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信息技能”;青浦高级中学的“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质量,有效抓好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徐泾中学的“构建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加快管理通步伐”;佳禾小学的“构筑家校联系平台,提升学校品牌”;商榻小学的“充分发挥三网合一功能,开阔学生视野”;实验中学的“发挥名优教师作用,切实抓好语文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庆华小学的“将《WQ》课程置于网络环境下不断生成、拓展”;豫英实验学校的“全员参与,建设数字校园”、“以机器人制作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等。这些经验启示了在硬件环境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所有学校,都可以从实际出发,做出自己的强项。4、全心服务,做强核心链,确保网络运行畅通青浦区对网络运行的保障决策果断、力度强劲。当发现由于基层学校电脑数量增加,原核心交换机不堪重负时,引入了万兆核心交换机和千兆防火墙作为应对策略。这些设备顺利阻挡了2003年的冲击波和2004年的震荡波的肆虐。2005年又投入30多万元在各校安装了mcafee杀毒软件和mcafee反垃圾邮件网关软件。前沿技术的积极采用确保了网络的稳定畅通和数据的正常交换。区、校还组成互动体,共同打造安全快速的网络通道。区信息中心向电信争取到了教育网三个汇聚点路由器的管理权限,在链路策略上加以控制,剔除废包,确保正常流量。并自己开发了内部网络测试平台,对所有单位的流量通过mrtg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进行流量通报和网管意见反馈。2005年,又对青浦地区部分单位互联网物理链路进行重新配置,使整个青浦城区的学校网络下载速度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针对网内计算机用户激增、网络涌堵的情况,为了一揽子解决网络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青浦区教育城域网的优化改造方案已经确定。(二)、基本经验:这几年,青浦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一直围绕着不断做实做厚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完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应用支撑平台、提高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实践反思,梳理出本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经验:1、务实推进的前提在于更新观念教育信息化在我区的推广,一直强调“应用为主”。从“应用为王”的提出,到信息技术从拼命应用走向科学应用,再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表明全区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提升了一个层次,体现了对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目前教育信息化在我区正处于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大力弘扬生命环境观,并积极赋予行动。2、务实推进的重点在于“整合”《关于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指导意见》指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一个长期推进过程,既要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要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倡导信息化环境中师生的互动学习。要从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做起,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并存并用。”在实施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创建信息化学习平台,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是重要的环节。我们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共享,在合作中发展,而做到这些,要突破时空限制,惟有借助网络优势。对此,我们充分利用“一网四室”和“三网合一”设施,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子课题作为校本教研内容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区域性的网站建设中心组、课件制作协作组和网络畅通协作组,促使新理念、新教学和新技术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和信息技术爱好者的互助合作;定期开展活动,借助虚实相谐,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层次和专业水准。3、务实推进的关键在于强化培训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人适应知识社会的基本能力。目前的现状是我区尚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上还处于较低层面,甚至相对于学生有点“落伍”。毋庸置疑,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环节,也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做好新一轮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基本技能,使教师能像用粉笔板书一样,在课堂中自然流畅地使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教学十分必要,而且还必须研究在新情况下教学的模式、方法、工具、策略。4、务实推进的旨归在于创新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配合新课程的实施,加强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介入教学过程后,教与学效果测评的研究,学生学习成果和作品质量测评的研究,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测评的研究,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测评的研究;要充分发挥网络和计算机在数据采集存取、数据智能化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各种有效工具,逐步形成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新颖与科学的教学测量和评价体系。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实施“教学通”工程,依据市征集的各学科课程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本区实际,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的各项要求:继续按照“购买、自建、整合、交流”的原则,加快与二期课改配套的信息化资源、适用软件和工具的建设;建设好青浦区教育信息资料库,以及青浦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支持系统;建立并完善实验、研究、总结、交流和推广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倡导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区校联手共建各学科的学习支持网站,加强学科内容和教材编写有关信息的反馈,推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网上交流讨论。5、务实推进的抓手在于监管与保障随着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配置逐步到位,确保这些装备的正常使用和合理使用,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效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领导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责任人,应该通盘考虑这些设备的成本与效益,一般地说,应从6个方面着手:(1)建好一个网站(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家校联系的需要,内容更新及时的学校门户网站);(2)抓住两支队伍(信息技术主管队伍与掌握信息科技技能的教师队伍);(3)把握三个关键(资料来源、交流平台和认知伙伴);(4)落实四室满负荷运作(多媒体演示教室、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电脑室);(5)做到五个相结合(一是信息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二是信息化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相结合,三是行政推动和师生自主发展相结合,四是保障信息安全和促进信息使用相结合,五是教育信息化和经济社会信息化相结合);(6)关注六个问题(①特色网站建好并经常更新了吗?②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两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了吗?③学生电脑俱乐部有主题地正常开展活动了吗?④“一网四室”能有效地满负荷运作并月月上报了吗?⑤师生开发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探索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有所得益了吗?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哪些原创经验并进行总结、实现共享了吗?)从区级层面来说,要定期对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效益作专业的评估,作为奖励先进的依据和办学水平评估的组成部分。二、存在问题1、由于对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认识的差异,校际间信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