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题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点思考学校:北京理工大学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赵瑾璐1目录摘要........................................................................................................................21.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31.1计划经济的弊端............................................................................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成阶段:1978-2012年.............................52.1中国特色社会经济的内涵............................................................5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63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103.1王在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03.2继续深化改革开放......................................................................134总结.....................................................................................................15参考文献......................................................................................................162摘要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已经经历了五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然而在最近三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新世纪,中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把握住这一切呢,化挑战为力量。本文将介绍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对现阶段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分配方式;3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1.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1949年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以及各种会议中对苏联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看法,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阐述,主要包括:一是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上,强调全国人民应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在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战略步骤上,提出社会主义应实现农业、工业、科学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及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三是在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上,肯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作用,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和尊重价值规律;四是在产业结构上,提出应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合理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综合平衡1。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4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1.1计划经济的弊端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5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后来的“大跃进”中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毛泽东主席在后来的报告中也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方案,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之而来的“左”倾错误,使得这种探索没有得到前进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成阶段: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在党十二大上首次提出的。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2年9月8日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做的政治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2.1中国特色社会经济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方向、基本宗旨以及由此决定所必须采取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发展方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确定。邓小平同志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认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方面,明确提出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面,在对我国基本国情做出清楚认识后,完整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的重要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完善邓小平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断推向前进,在确立以公6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开放战略、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经济发展战略。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发展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2.1邓小平经济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范畴和体系框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根据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政治勇气与实践勇气,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取得的优秀理论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作出的,并由此形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最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范畴和体系框架。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思想构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奠基性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相关理论范畴,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体系框架。7邓小平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科学概括的相关理论,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体方向和宏观布局,提出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中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指出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同时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收入分配制度。(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而且改革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7)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这一系列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