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控制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第一节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我国有关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定义,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根据1989年建设部颁布的第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和1990年建设部建建工字第55号文件关于第3号部令有关问题的说明: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称为工程质量事故。一、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一)常见问题的成因1、违背建设程序;2、违反法规行为;3、地质勘察失真;4、设计差错;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7、自然环境因素;8、使用不当。(二)成因分析方法1、基本步骤(1)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研究,观察记录全部实况,充分了解与掌握引发质量事故的现象和特征。(2)收集调查与质量事故有关的全部设计和施工资料,分析摸清工程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及面临的各种条件和情况。(3)找出可能产生质量事故的所有因素。(4)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最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5)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或模拟试验予以论证确认。2、分析要领分析的要领是逻辑推理法,其基本原理是:(1)确定质量事故的初始点,即所谓原点,它是一系列独立原因集合起来形成的爆发点。因其反映出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而在分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2)围绕原点对现场各种现象和特征进行分析,区别导致同类质量事故的不同原因,逐步揭示质量事故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的过程。(3)综合考虑原因复杂性,确定诱发质量事故的起源点即真正原因。二、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一)处理方式(二)处理程序当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1)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时,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判断其严重程度。对可以通过返修或返工弥补的质量问题可签发《监理通知》,责成施工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批复承包单位处理,必要时应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2)对需要加固补强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问题的存在影响下道工序和分项工程的质量时,应签发《工程暂停令》,指令施工单位停止有质量问题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的施工。必要时,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防护措施,责成施工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批复承包单位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3)施工单位接到《监理通知》后,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参与下,尽快进行质量问题调查并完成报告编写。(4)监理工程师审核、分析质量问题调查报告,判断和确认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5)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审核签认质量问题处理方案。(6)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处理并进行跟踪检查。(7)质量问题处理完毕,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存档。第二节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及分类一、工程质量事故的成因及原因分析方法二、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一)复杂性(二)严重性(三)可变性(四)多发性三、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国家现行对工程质量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其基本分类如下:(1)一般质量事故;(2)严重质量事故;(3)重大质量事故;(4)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质量事故由国务院按有关程序和规定处理;重大质量事故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严重质量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一般质量事故由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第三节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和程序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一)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二)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三)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四)相关的建设法规。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监理工程师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1)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要求停止进行质量缺陷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同时,要求质量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并于24h内写出书面报告。(2)监理工程师在事故调查组展开工作后,应积极协助,客观地提供相应证据,若监理方无责任,监理工程师可应邀参加调查组,参与事故调查;若监理方有责任,则应予以回避,但应配合调查组工作。(3)当监理工程师接到质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技术处理意见后,可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并责成相关单位完成技术处理方案,并予以审核签认。(4)技术处理方案核签后,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必要时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施工质量进行监理,技术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应进行旁站,并会同设计、建设等有关单位共同检查认可。(5)对施工单位完工自检后报验结果,组织有关各方进行检查验收,必要时应进行处理结果鉴定。要求事故单位整理编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并审核签认,组织将有关技术资料归档。(6)签发《工程复工令》,恢复正常施工。第四节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及鉴定验收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确定的一般处理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性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其处理基本要求是: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一)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类型(1)修补处理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的质量虽未达到规定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修补处理。(2)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3)不做处理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构成质量事故,但视其严重情况,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等有关单位认可,对工程或结构使用及安全影响不大,也可不做专门处理。(二)选择最适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选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费用和工期。下面给出一些可采取的选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决策方法。1、实验验证;2、定期观测;3、专家论证;4、方案比较。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一)检查验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报验的基础上,应严格按施工验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结合监理人员的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结果,依据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设计要求,通过实际量测,检查各种资料数据进行验收,并应办理交工验收文件,组织各有关单位会签。(二)必要的鉴定为确保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效果,凡涉及结构承载力等使用安全和其他重要性能的处理工作,常需做必要的试验和检验鉴定工作。或质量事故处理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保证资料严重缺乏,或对检查验收结果各参与单位有争议时。常见的检验工作有:混凝土钻芯取样,用于检查密实性和裂缝修补效果,或检测实际强度;结构荷载试验,确定其实际承载力;超声波检测焊接或结构内部质量;池、罐、箱柜工程的渗漏检验等。检测鉴定必须委托政府批准的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进行。(三)验收结论第七章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一节质量统计基本知识一、总体、样本及统计推断工作过程1、总体2、样本3、统计推断工作过程质量统计推断工作是运用质量统计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或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和整理加工,从中获得样本质量数据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以概率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总体的质量状况作出分析和判断。质量统计推断工作过程见图4-5。二、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一)全数检验全数检验是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逐一观察、测量、计数、登记,从而获得对总体质量水平评价结论的方法。(二)随机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根据对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推断总体质量水平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三、质量数据的分类1、计量值数据2、计数值数据四、质量数据的特征值(一)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1、算术平均数(1)总体算术平均数NiiNXXXXNN1211)(1(2)样本算术平均数xniinxnxxxxnx13211)(12、样本中位数x~当样本数n为奇数时,数列居中的一位数即为中位数;当样本数n为偶数时,取居中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二)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1、极差R其计算公式为:xxRminmax2、标准偏差(1)总体的标准偏差σNxNii12(2)样本的标准偏差S112nxxSNii3、变异系数Cv)(总体Cv)(样本xsCv五、质量数据的分布特征(一)质量数据的特性质量数据具有个体数值的波动性和总体(样本)分布的规律性。在实际质量检测中,我们发现即使在生产过程是稳定正常的情况下,同一总体(样本)的个体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也是互不相同的。这种个体间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反映在质量数据上即为个体数值的波动性、随机性,然而当运用统计方法对这些大量丰富的个体质量数值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后,我们又会发现这些产品质量特性值(以计量值数据为例)大多都分布在数值变动范围的中部区域,即有向分布中心靠拢的倾向,表现为数值的集中趋势;还有一部分质量特性值在中心的两侧分布,随着逐渐远离中心,数值的个数变少,表现为数值的离中趋势。质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反映了总体(样本)质量变化的内在规律性。(二)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引起的。1)偶然性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4M1E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2)系统性原因当影响质量的4M1E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情况发生时,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则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原因或异常原因。由于异常波动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特别是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三)质量数据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大量产品,误差接近零的产品数目要多些,具有较大正负误差的产品要相对少,偏离很大的产品就更少了,同时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的产品数目非常接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质量数据规律性的分布,即以质量标准为中心的质量数据分布,它可用一个“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对称”的几何图形表示,即一般服从正态分布。第二节调查表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与因果图法一、统计调查表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二、分层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三、排列图法1、什么是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2、排列图的作法结合实例加以说明。某工地现浇混凝土构件尺寸质量检查结果是:在全部检查的8个项目中不合格点(超偏差限值)有150个,为改进并保证质量,应对这些不合格点进行分析,以便找出混凝土构件尺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