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读书报告【关键词】劳动、等价交换、异化【摘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主要介绍了商品、价值、劳动、货币等概念,其中,我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比哲学上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劳动”这一概念。我认为,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引发社会不公平,另外,我认为“异化劳动”其实是物化劳动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人类在进步所做出的牺牲。上海龙凤一直以来,我都不敢接触马克思的著作。我认为,读马克思的著作需要一种勇气,他的著作洋洋洒洒,产出丰盛,不耐心去读真的很难读完。当所有同学因为恐惧而选择上网下载马克思读书报告时,我坚定了捧起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但令我惊讶的是,当我试图接近马克思时,才发现原来他并非如我想象中可怕。他的文字是如此深入浅出,充满趣味,又让人激昂。如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中说:“在英格兰银行停止兑现期间,货币理论几乎比战报还多。”把货币理论与战报并论,十分生动。又如“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代表工厂主反对工人阶级和贫民,代表商人反对旧式高利贷者,代表金融贵族反对作为债务人的国家”。激情澎湃,昂扬道来。我一下就爱上了他的著作,开始孜孜以求、手不释卷。在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我一边汲取着养分,一边尝试着从自己的专业知识角度去解释、批判马克思的思想。如此一来,我发现了在马克思著作里存在着很多奥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中,马克思主要介绍了资本,剖析了商品、价值、货币的实质。他认为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资本一般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下的三大阶级的重要生活条件。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并有的。他由商品生产的过程引出劳动,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而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体现出来。于是马克思由商品的交换过程引出了货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中,基本的思路便是商品——劳动——货币。对于马克思所谈到的“物化劳动”,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说道商品本身有着自然属性上的质的区别,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区别。但但商品用于交换时,商品的自然属性上的差别就失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凝聚在商品上的劳动。等量的劳动创造等量的价值,商品以等量的劳动为基础进行交换。原则上,社会的确应当按照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等量地交换。虽然不同商品是经过不同的劳动的结果,但当商品作为交换价值时,不同的商品代表的是相同的、无差别的劳动。商品以等价进行交换,其中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所以商品交换中最终交换的是劳动的价值。但在我看来,社会总体上呈现出马克思所说的等价的劳动交换,其实背后也隐藏着很多不等价的交换。相同的劳动本应带来相同的报酬,而相同的报酬也应该支付相应的劳动。然而,在中国社会经常会看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例如社会中出现的官二代的特殊待遇与官商相互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的子女,当他们与其他人在同一单位工作时,他们往往会享受到更多的物资福利,另外会相应承担着更少的劳动任务。原因是他们受到了父母的“关照”,这种“关照”未必是他们父母直接要求的,可能是间接带来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由于受人际交网网络的影响,劳动者本身的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上司给予官员子女们宠爱,按人类学理论来说,是与官员间的“礼物流动”。按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来说,便是一种“符号互动”。他们的付出是需要回报的,这是不成文的社会交往原则。这种回报的结果可能是他们得到该官员的协助,达成某一交易。如获得修建铁路工程的资格、中标买得一块地。如此一来,对其他一起来与之竞争团体来说,是不公平的交换。在这个例子中,一开始,官员子女和其同事都付出了相同的劳动,却没得到相同的交换价值;而最后,在企业的竞争中,所有的竞争团体都付出了同样的劳动,但却没有得到公平的交易结果。我想,这是不符合马克思所提到的社会等价交换原则的,是对劳动价值的不尊重,是一种社会的病态现象。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中,他也提到,工人实际获得的工资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不相等,资本家正是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自己的财富。马克思讽刺资本家说:“资产阶级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肮脏的血。”劳动的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原则,但事实上自人类历史产生以来,劳动价值的不平等交换就普遍存在了。不等价的劳动交换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引发矛盾和冲突。正如中国古话说:“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财富的分配不均,而我认为财富不均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劳动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所谈到的“物化劳动”一词,我还想做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一词,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对比两本书中他对劳动的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尊重劳动者,也尊重劳动。他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极其重要的实践活动。然而,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本身和他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相异化,甚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所改造的世界之间相异化。对比“物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物化劳动是一种自觉的,人们主动改造世界的实践,异化劳动则使人本身变成了劳动的对象、产品,失去了主观能动性。人的劳动异化是不符合哲学上的终极关怀理论的。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本身有限性的基本途径,追求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终极思考,化解生存与死亡的尖锐对立。而异化劳动把人困在思想和物质的囚牢里,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发挥,限制了人追求自我的超越和实现。在我看来,“异化劳动”本身是从“物化劳动”中分化出来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中,马克思认为商品作为交换价值,以凝固在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在企业的竞争中,企业为了缩小个人劳动时间,获得利润,必然会迫使他的劳动者付出更多的劳动力,而结果是使人在劳动中异化,像机器上的螺丝钉一样,被束缚在工业社会中。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便扮演了一个随着机器运转的工人,最后他疯了。然而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定律下,人是必须付出这样劳动的。如果没有劳动生产率的竞争,社会生产力就不会得到发展,社会也难以得到进化。马克思认为社会有三大形态:以人为依赖的社会、以物为以来的社会以及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其中第三个社会形态是他一直倡导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社会。但我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基础上,而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需要人们的劳动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这一方面说,“异化”只能说是人类通过劳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的一部分牺牲。试想一下,假如摒弃了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会有多少人能多买几件衣服、几双鞋?如此这般,人们会陷入贫困中。而人们在贫困中必然会想法子创造更多的财富,而结果可能又回到了流水线生产模式下,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下,重新迫使劳动者走向“异化”。马克思是一位大理论家,但在奥古斯特·孔德的实证主义立场上看,马克思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异化般的劳动。劳动本身是创造人类历史的重要活动,而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进步做出牺牲。“异化劳动”在人类学视角下是一种对他者的眼光,是通过观察他者而得出的结论。我想,在认识异化劳动的同时,可以探讨一下他者的观点,了解一下被认为异化的群体在看待自己的劳动时是一种怎样的观点。如果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劳动者,这样容易导致一种刻板印象,走向死胡同。其实大部分被认为被劳动异化的群体,他们自己本身并不把自己看成劳动异化,他们大都认为自己付出的劳动只是一般的劳动,即马克思所提到的“物化劳动”。这是我自己亲身访问过劳动者,做过的访问。当然,他们大部分人都不享受这份工作,但他们都并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他们相信他们的劳动是值得的,会为个人和家庭带来幸福,会为社会创造价值。大部分失去工作的人,反而会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生活陷入混论,进而一蹶不振,甚至误入歧途。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说明马克思对劳动及异化劳动的理论的错或对,我只想说明的是,异化劳动其实是物化劳动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未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可以避免的。它的定义及带来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考量。我认为马克思所写的著作不是想告诉人们什么,而是引发人们的思考。不是给人们答案,而是激发人们的疑问。我在读《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中,不断生出疑问,这也促使我通过阅读马克思的相关著作及其他学科的书籍来进行探讨。笛卡尔说:“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怀疑,唯独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在读马克思的著作时,我一边站在哲学的立场上去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义,另一方面在用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去解读。我发现,当转换视角时,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也会发现马克思的著作越发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