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及智能化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017年06月建筑弱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广播及扩声系统会议系统一、系统组成1、信息点位置、标高及管线的敷设,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2、对于特殊导线如:五类线、超五类线、同轴电缆等,除外观、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常规检查外,建议由有关信息部门确认后再行敷设。3、火灾报警系统:⑴、火灾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⑵、火灾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二、几种建筑弱电系统的土建要求⑶、点型火灾控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温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米;烟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米;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探测器盒底座固定牢固可靠,不得松动。⑷、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线。4、保安监控系统:⑴、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按施工图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电源设备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⑵、电缆线路敷设: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墙壁电缆的敷设,沿室外墙宜采用吊挂方式;室内墙面宜采用吊挂方式;室内墙面宜采用卡子方式。墙壁电缆当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担。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0.6米;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米。⑶、摄像机安装:①、安装前应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②、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③、摄像装置的安装应牢靠、稳固。④、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米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5、电话、电脑布线,有线电视系统:⑴、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②、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隔1.5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③、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米,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米。⑵、设备间安装工艺要求:①、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两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②、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③、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0mm。④、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0mm。⑤、在设备间安装其他设备时,设备周围的净空要求,按该设备的相关规范执行。⑶、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接线盒。②、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模块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底部离地的高度宜为300mm。⑷、有线电视安装要求:①、在系统工程中选用的部件和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②、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欧姆。③、不得将电缆与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④、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3米。⑤、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应遵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的要求。1、工程实施准备阶段质量通病与防治【质量通病】1)二次设计的深度达不到用户和《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施工中反复变更、返工,造成工程造价增加,观感质量变差。2)施工图未经审图中心审查先行施工。3)工序交接不到位,与建筑结构、装饰装修、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通风空调、电梯等专业未进行接口确认。【质量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3.3.2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序交接,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3.3.3工程实施前应做好如下条件准备:1、检查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的完备性,智能建筑工程必须按已审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工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应按本规范的要求填写设计变更审核表。2、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制度和施工技术措施。【防治措施】1)二次设计应广泛征集基层用户需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做到系统先进、经济合理、高效节能。2)与相关专业沟通,对需要集成的内容,协调接口技术条件和规范,作为订货的依据。3)对系统进行调正或有重要的设计变更时,应先送审后施工。三、弱电系统及智能化安装工程质量控制2、设备、软件产品、系统接口进场检验质量通病与防治【质量通病】1)对未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或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未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功能、性能检测。2)进口产品未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的质量文件未提供中文文本。3)系统承包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组态及接口软件未提供完整的文档。【质量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3.3.5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B中表B.0.1,具体要求如下:1保证外观完好,产品无损伤、无瑕疵,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要求;2设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检查应执行本章第3.2节的规定;3依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证明文件;4进口产品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防治措施】1)未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或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检测后方可使用。2)硬件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重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可靠性检测可参考生产厂家出具的可靠性检测报告。3)软件产品质量应按下列内容检查:(1)商业化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和网管软件等应做好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的检查;(2)由系统承包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用户组态软件及接口软件等应用软件,除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容量、可靠性、安全性、可恢复性、兼容性、自诊断等多项功能测试,并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3)所有自编软件均应提供完整的文档(包括软件资料、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等)。4)系统接口的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检查:(1)系统承包商应提交接口规范,接口规范应在合同签订时由合同签订机构负责审定;(2)系统承包商应根据接口规范制定接口测试方案,接口测试方案经检测机构批准后实施。系统接口测试应保证接口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实现接口规范中规定的各项功能,不发生兼容性及通信瓶颈问题,并保证系统接口的制造和安装质量。3、线缆导管敷设质量控制【常见质量通病】1)线缆导管暗敷时弯曲半径太小,有凹、扁、裂现象,直线管段过长时未设过线盒。2)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未设跨接线或做法不正确。3)线缆导管在混凝土板中预埋时,与其它导管多次重叠;与线盒连接未锁紧固定。4)墙内敷设线管剔槽深度和宽度过小或过大。5)明敷线管未按规定设置管卡。漏做接地跨接漏做接地跨接线【质量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5.2.1-2)条文【防治措施】1)导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护措施和进行封堵处理;2)明配线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3)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牢固;管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15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2)在距离盒、箱、柜等边缘的15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3)在中间直线段应均匀设置管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表14.2.6的规定。4)线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5)砌体内暗敷线管埋深不应小于15mm,现浇混凝土楼板内暗敷线管埋深不应小于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应小于25mm;6)线管与控制箱、接线箱、接线盒等连接时,应采用锁母将管口固定牢固;7)线管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套管,穿墙套管应与墙面平齐,穿楼板套管上口宜高出楼面10mm~30mm,套管下口应与楼板底面齐平;8)与设备连接的线管引出地面时,管口距地面不宜小于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箱、柜时,宜高出箱、柜内底面50mm;9)线管两端应设有标志,管内不应有阻碍,并应穿带线;10)吊顶内配管,宜使用单独的支吊架固定,支吊架不得架设在龙骨或其他管道上;11)配管通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12)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镀锌钢管的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卡固定跨接线,跨接线截面不应小于4mm2。13)套接紧定式钢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外壁镀层应完好,管口应平整、光滑、无变形;(2)套接紧定式钢管连接处应采取密封措施;(3)当套接紧定式钢管管径大于或等于32mm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个。14)室外线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埋地敷设的线管,埋深不宜小于0.7m,壁厚应大于等于2mm;埋设于硬质路面下时,应加钢套管,人、手孔井应有排水措施;(2)进出建筑物管线应做防水坡度,坡度不宜小于15‰;(3)同一段线管短距离不宜有S弯;(4)线管进入地下建筑物,应采用防水套管,并应做密封防水处理。电动二通阀控制电缆明管敷设控制电缆线软管与控制箱的连接套接紧定式钢导管固定支架金属软导管与线盒的接地跨接镀锌钢导管与金属软导管的连接和跨接控制箱与面板间二次结线4、线缆桥架安装质量通病与防治【常见质量通病】1)桥架使用的弯头、三通等配件,现场制作质量低劣、防腐不符合规定,外观质量差。2)支吊架间距参差不齐,转弯处支吊架设置不合规定。3)非镀锌线缆桥架连接处漏做跨接线,跨接线截面积不符合规定。4)桥架直线段超长和穿越变形缝处未留伸缩节,长丝园钢吊架超长未作防晃支架。5)敷设在竖井内及穿越防火分区时,桥架未作防火封堵。【质量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5.2.1-3条文)【防治措施】1、钢制电缆桥架进场,应按CECS31:2006的要求进行验收;铝合金电缆桥架进场,应按CECS106:2000标准要求进行验收。2、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3、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宜为1.5m~2.0m,同一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应均匀。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0.5m处,应安装支吊架。4、采用长丝圆钢作支吊架时,桥架转弯处及直线段每隔30m应安装防晃支架。5、桥架与盒、箱、柜等连接处应采用抱脚或翻边连接,并应用螺栓固定,末端封堵。6、钢制电缆桥架直线段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直线段超过15m,应设伸缩节,桥架经过建筑变形缝处设补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7、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孔洞,应做防火封堵。桥架穿墙防火封堵非镀锌桥架连接板跨接铜芯接地线桥架与设备之间金属软导管连接漏做接地保护5、金属线槽预埋和网络地板下敷设质量通病与防治【常见质量通病】1)预埋线槽的截面高度和宽度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2)线槽直埋超长未设过线盒。3)埋地过线盒不具备防火、防水、抗压功能。4)网络地板下的线槽不设盖板。【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