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哲学基础1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哲学基础2【教学目标】•掌握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化生天地万物的基本原理。•掌握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属性、阴阳的规定性(事物阴阳的划分标准)、相关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五行相生与相克、制化与胜复、相乘与相侮及母子相及的概念及规律。•熟悉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等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熟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熟悉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含义及基本特点。中医哲学基础3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气学说概述精气学说概述概念: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源流: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期被“元气说”同化。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本原。精气的运动是推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主要观点中医哲学基础4二、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气源于“云气说”,首见于《国语·周语》。两汉时期被“元气说”所同化。概念:指存在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精源流概念①指气,是充塞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源于“水地说”,受人类生殖繁衍现象的启发;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后汇流于气学范畴中。源流精气的基本概念三、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中医哲学基础5相互转化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无形: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的状态称为“气”有形:精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称为“形”精气存在的形式宇宙万物发生的模式先秦道家的“道——气——物”;王充为代表的元气一元论。宇宙的本原精气是构成附:“气生万物”示意图中医哲学基础6(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机概念:指气的运动。主要形式为升、降、聚、散。意义:具有普遍性,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源泉。概念: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化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形式动与变化精气的运(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中医哲学基础7(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四、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的应用精气学说在对精气生命理论建构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精气是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统一的物质基础;精气是宇宙万物与人类共同的构成本原;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人与外界环境既同源又统一人体由精气而化生生命由精气而维系中医哲学基础8第二节阴阳学说一、概述基本概念: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阴阳学说二、阴阳的概念中医哲学基础9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的概念阴阳的特性普遍性相关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是相互密切关联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在同一范畴或同一层次)事物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阴阳属性的转化性——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通过相互比较而划分——随着比较对象的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可发生改变。相对性事物阴阳属性划分标准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均属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均属阴。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均属阳。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均属阴。自然界演化形成最初涵义——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逐步引申——两类属性事物的代表温热、明亮者为阳——如白昼、春夏、火等。寒凉、晦暗者为阴——如黑夜、秋冬、水等。扩大形成——自然界某些相关事物和现象对立面的代表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方面。阴阳对立统一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之中。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源泉。医学领域—→—→中医哲学基础10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含义: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双方的属性相反。制约——相互抑制、相互排斥、相互削弱。①阴阳的对立斗争,是推动或促进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力。②阴阳制约中的动态平衡是事物正常发展变化的、生命活动健康有序的根本保证。③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的破坏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意义阴阳对立制约词解表现举例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界阴阳对立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制约太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生理病理阳气推动促进新陈代谢阴气调控抑制新陈代谢阴阳乘戾疾病乃起中医哲学基础11(二)阴阳互根互用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随之增长——雨水增多阳生阴长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降水减少阳杀阴藏阴阳互根互用含义互根——即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互用——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助长。表现举例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互根失常——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互用失常——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人体生理病理自然界①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才能维持事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②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事物就失去了生成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在人体则导致种种疾病。意义中医哲学基础12(三)阴阳交感与互藏含义:是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根本原因:阴阳交感。万物皆由天地阴阳交感合和而生,故皆寓涵着阴阳两种不同的成分。阴阳互藏阴阳交感与互藏意义①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②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交感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含义: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表现举例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是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二气运动中平衡协调是交感发生的重要条件。条件人体——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从而化生万物。中医哲学基础13(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含有量变的含义阴阳消长表现举例形式阴阳互为消长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此消彼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皆消皆长此长彼亦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此消彼亦消: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阳互根互用用相连。词解:消——消减;长——增长含义:是指阴阳双方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原因阴阳对立制约——导致阴阳互为消长阴阳互根互用——导致阴阳皆消皆长自然界人体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阳长阴消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阴长阳消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阴随阳长随着秋冬气候的逐渐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阴随阳消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阳长阴消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也由兴奋转向抑制——阴长阳消饥饿时出现气力不足——阳随阴消补充营养物质,产生能量,增加了气力——阳随阴长中医哲学基础14(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阴阳转化含有质变的含义含义:是指事物的总体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机理①互藏互寓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②不停顿的阴阳消长是转化得以发生的重要条件形式渐变——如一年四季中的寒暑交替突变——如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生理——可以用来说明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物质与功能之间的转化关系病理——可以用来说明疾病证候的转化关系用相连。条件: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意义消长与转化的关系消长——量变——转化的基础转化——质变——消长发展的结果中医哲学基础15(六)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机理阴阳自和与平衡意义含义: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①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是阴阳自和的动力根源。②阴阳自和是阴阳的固有特性和深层次运动规律。自然界——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人体生理状态下——阴阳二气自我协调,维持健康。病理状态下——阴阳二气自我修复,病势向愈。含义: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意义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阴阳平衡机制基础上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相对的动态平衡。消长——是绝对的,永恒的——绝对消长之中包含着相对平衡。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相对平衡之中蕴伏着绝对运动。消长与平衡的关系中医哲学基础16阴阳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一定限度内一定条件下→自动调节趋向目标—————→平衡自和转化←→量变基础结果质变形式消长————→产生推动运动变化————→—→联系纽带内在根据动力源泉————→相互作用————→形式交感←————→互藏→→对立制约(相反)(相成)互根互用中医哲学基础17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肢体内外侧外侧——阳内侧——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体内(阴)脏腑六腑——阳五脏——阴经络大体部位身体上下上部——阳下部——阴左——阳右——阴身体左右胸腹腰背腰背——阳胸腹——阴背——阳腰——阴胸——阳腹——阴皮肉皮肤——阳肌肉——阴筋——阳骨——阴体表(阳)筋骨心肺——阳脾肝肾——阴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脾——阴中之至阴肾——阴中之阴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手足三阳经——阳手足三阴经——阴督脉、阳跷脉、阳维脉——阳任脉、阴跷脉、阴维脉——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中医哲学基础18(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升、出——阳降、入——阴阳气——温煦、推动、兴奋、升发阴气——凉润、宁静、抑制、沉降互生互化精——阴气——阳精气关系阴阳二气气机运动物质功能相反相成,升降相因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物质——阴功能——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1.说明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阴阳失调2.分析正邪属性及其斗争中医哲学基础19正邪属性及其斗争邪有阴阳阳气阴气正有阴阳阳邪——六淫阴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邪正阴阳的对立斗争规律——正气对抗←→消耗对抗←→损耗阳气阴气阴邪阳邪邪气风、火、暑(热)邪为阳寒、湿邪为阴3.分析病变的基本规律中医哲学基础20阴胜则阳病含义——阴邪亢盛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特点——实寒兼阳虚证阴胜则寒含义——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机体阴气亢盛所致的一类病证。由于阴气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特点——实寒证阳偏盛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含义——阳邪亢盛时必然要消耗和制约机体的阴气特点——实热兼阴虚证含义——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机体阳气亢盛所致的一类病证。由于阳气的特性是热,故说“阳胜则热”特点——实热证含义——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