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复习修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修辞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判断以下是否是比喻句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的引词)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用比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喻体必须是常见的、易懂的。②比喻要贴切。③要注意比喻的思想感情。比拟⑵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⑶比拟的作用使语言表达色彩鲜明。使描绘生动形象。使表意更加丰富。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一)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1.小鸟为我唱歌,小树向我点头。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3.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的人喘不过气来。拟人拟物比喻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体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二)例1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例2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例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例: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拟①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狮子,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②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解析:例句①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句②则是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使物有了人的思想行为(沉睡),是拟人。⒊借代⑴借代的特点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⑵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②材料代本体。例如: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⑶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与借喻的异同: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例如:①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解析:①是比喻中的借喻,“园丁”指的是老师。可以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②是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是部分代整体,就不能改为比喻。A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例: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D项为借代,其他项为比喻。修辞训练——借代2、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B.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界。C.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D.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执干戈以卫社稷。改写下面这句话,要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改写:⒋夸张⑴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判断夸张的种类例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例2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例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⑶夸张的作用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答案:(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修辞训练——借代设问借代拟人借代指出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对偶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志学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年华出嫁——摽梅之年,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人瑞,108岁——茶寿排比设问反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四、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