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之陈独秀陈独秀的简介第1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任期1921年8月2日–1927年8月7日)出生1879年10月8日逝世1942年5月27日(62岁)政党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思想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早年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陈独秀出生,他2岁时父亲陈衍中因瘟疫死于苏州怀宁会馆,先后由祖父陈章旭以及长兄陈庆元抚养成人,在家中学习《四书》、《五经》。1896年,17岁的陈独秀通过院试成为秀才,但在次年赴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落榜,未能考中举人。1897年,考入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法文和造船。同年与高晓岚完婚。1898年,陈独秀赴东北嗣父陈昔凡处,1899年年底,义和团在山东起事,于是陈独秀回到安庆。留学与办报1901年10月,陈独秀首次留学日学习日语。1902年3月返回,组织青年励志社。9月,陈独秀再次赴日,读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科。陈独秀在日本受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1903年3月31日夜,陈独秀、张继、邹容3人强行剪去湖北陆军学生监督姚昱的辫子,因而被遣送回国。1904年3月31日,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创办白话文《安徽俗话报》。“让安徽人通达时事,长点见识”他担任所有编辑和发行工作。报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发行量从1000份增加到3000份,成为最受欢迎的白话文报纸之一。这份报纸从1904年到1905年共出刊23期,每期有40页,大约15000字。自第16版以后,该报又增加了16个话题,包括军事、中国哲学、卫生学、天文学等。这些增加的话题几乎都是他自己所写,他使用三愛这个笔名,至少发表了50篇文章。后来由于受到政治压力而停刊。留学与办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月刊《青年杂志》,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创刊号上提出6个原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大力鼓吹“德先生”(指“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激烈攻击儒教和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响很大。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聘任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教授文学。此间,他收集李大钊、胡适、鲁迅和钱沅的作品,并迁编辑部至北京。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合办《每周评论》杂志。1919年3月26日夜,蔡元培、汤尔和、马叙伦、沈尹默等在汤寓集会讨论因媒体大加渲染的陈独秀嫖娼案而引发的风波。最终,就任北大文科学长不到三年的陈独秀被北大“放逐”。4月20日,陈独秀公开点章宗祥、曹汝霖、江庸、陆宗舆为亲日派四大金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开始宣传社会主义。1920年8月,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8月22日,俞秀松、罗亦农等人在陈独秀家中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中国共产党创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被缺席选为中央局书记。陈后被选为党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都路召开“二大”。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与共产国际的关系1922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孙中山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陈独秀和几乎所有中共领袖最初都表示反对。他也日益对莫斯科的意志和共产国际对中共的指挥感到不满。但是到了同年8月20日,陈独秀主持西湖会议,终于勉强表示服从马林传达的共产国际指示,同意加入国民党,并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1927年3月21日,当北伐军占领龙华时,中共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暴动。,陈独秀发表《告世界工人阶级书》和《告中国工人阶级书》。4月4日,陈独秀与刚从国外回来的汪精卫发表《汪、陈联合宣言》,并随汪去武汉。4月12日,工人纠察队和蒋介石直接冲突,发生四一二政变,国共分裂。7月12日,鲍罗廷遵照斯大林的指示,重新改组中共中央。陈独秀被停职,于是给临时中央发了一封辞职信。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事变,共产国际和中共在中国的势力中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8月7日,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在汉口主持八七会议,禁止陈独秀参加,在会议上公开批判陈独秀对国民党妥协退让,犯有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独秀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是吸收了中国当时最优秀青年的总汇。与中共分道扬镳1929年11月16日,陈独秀因在中东路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被开除党籍。后发表《告全党同志书》公开信。陈独秀是少数经过30年代还幸存下来的中共领袖之一,但对自己所创建的政党已经不再能产生任何影响。晚年抗战爆发后,陈独秀于1937年8月提前出狱他曾向中国共产党表示支持,他曾向中国共产党表示支持,中共也曾发表文章《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曾提出只要陈可以承认当年的错误就可以恢复党籍,但陈拒绝认错。周恩来曾多次托人劝说陈独秀去延安均被拒绝,他拒绝出任劳动部长,拒绝蒋介石出钱让他组织“新共党”,拒绝胡适的邀请去美国,拒绝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的建议。陈最后长期隐居在四川江津,保持低调,而且转向了自由主义。此后对文学和民主发展,继续当年在狱中的研究,特别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也被后人认为难出其右者。胡适与陈独秀:五四运动的双子星座鲁迅说:“假如将韬略比做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陈独秀的性格就如这长江,百折不回,愈挫愈奋,且光明磊落。李大钊和陈独秀他强烈的叛逆思想和刚烈性格,使得他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始终站在风口浪尖,抛出具有预见性的真知灼见,也是这种性格,使他在政治舞台上缺乏“变通”能力,不懂韬光养晦,最终与中共分道扬镳,从而在贫病交困的孤独中去世,走完倔强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