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应准确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同一思维过程以及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和违反要求所犯的错误等,能够识别实际思维中的逻辑错误,自觉地遵守思维规律。●教学重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教学难点准确把握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第一节逻辑基本规律概述一、什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指人们在运用各种思维形态进行正确思维的过程中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规律,主要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二、为什么说这三条规律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一)遵守它们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的基本要求二)它们具有普遍适用性三、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或质的规定性第二节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公式表示为:“A是A”或“A→A”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事物的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运用概念、命题进行推理和论证等整个过程。同一时间是指思维对象处于量变阶段,即质的规定性没有发生变化的整个阶段。水同一关系是指思维对象的同一个方面。每一思想是指思维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概念或命题。水0100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错误一)对概念的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1、对概念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始终保持不变。2、违反要求所犯的错误①混淆概念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之中将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母亲:你和小张谈得怎么样,是否该订婚啦?女儿:已经吹了。母亲:为什么?女儿:因为没有共同语言。母亲:咋会没有共同语言?他又不是外国人!②偷换概念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将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A:“请你们不要影响别人休息好不好!”B:“影响别人休息又不影响你,快点睡你的吧!”庄公因怨恨他的母亲姜氏,“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毋相见也。”过了些时候,庄公有些后悔,并把后悔的缘由告诉了颖考叔。颖考叔为他出主意说:“若阙(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后来庄公照此办理,于是“母子和好如初”。(《郑伯克段于鄢》)二)对命题的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错误一)对命题的要求及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1、对命题的要求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运用某一命题进行推理或论证时,该命题的内容和真假始终保持不变,不能随意更换。2、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①转移论题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之中使议论离开了原论题,并用其它论题代替原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甲:你厂今年生产了多少部汽车?乙:我厂今年生产的都是豪华型小轿车。乙把“生产了多少部汽车”偷换成“生产了什么汽车”,然后作答(答非所问)②偷换论题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使议论离开了原论题,并用其它论题暗中代替原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不懂交通规则吗?骑车人:我以前骑车从未带过人,这是第一次。甲:乙,你为什么把工厂的东西往家里拿?乙:厂长要我们“以厂为家”,意即工厂就是我的家。既然如此,自己家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拿?乙把“我们要以厂为家”偷换成了“工厂就是我的家”而进行诡辩。骑车人把“为什么骑车带人?”偷换成“以前骑车是否带过人?”后作答。第三节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公式表示为:“A不是非A”或“﹁(A∧﹁A)”张三是缺席的到会者。所有的鸟都会飞。所有的鸟都不会飞。如果鱼离开水,就不能活下去。鱼离开水,却能活下去。上海是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不是中国最大城市。二、矛盾律的逻辑要求一)对概念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概念去指称同一个对象。“不等速的等速运动”、“木制的铁桶”。祝家山万母荒山绿油油的。那是一朵含包怒放的花二)对命题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不能同时加以肯定,至少要否定一个。价值规律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范畴。他既聪明又勤奋。他不聪明或者不勤奋。所有的物体都是固体。所有的物体都是液体。三、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加以肯定,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自相矛盾”或“两可”。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其盾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之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所有东西都不能陷吾之盾。有的东西能陷吾之盾。所有东西都能被吾之矛所陷。有的东西不能被吾之矛所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练习:用矛盾律解题1、某国足球博物馆在门口贴着这样一张公告:欢迎参观!但需在此取得一张“准参证”才能进入。公告旁边放着的A、B、C三个匣子上边分别写着:“准参证放在此匣中”、“准参证放在此匣中”、“准参证没有放在A此匣中”。并且告诉人们:“准参证”就放在这三个匣子中的一个里面,而且这三个匣子上的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假。问:要进入该馆,应从哪个匣子中去取“准参证”?解:A和C上面的两句话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根据矛盾律知: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故唯一的一句假话要么是A匣上的,要么是C匣上的。那么B匣上的话必为真。所以应从B匣中去取。答:应从B匣中去取“准参证”。练习:用矛盾律解题2、下列甲、已、丙三人的议论中,只有一句为假:甲:3.2班的学生都不学日语。乙:3.2班的学生都学日语。丙:3.2班有的学生学日语。请问:3.2班60名学生中多少人学日语?解:甲和丙的话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根据矛盾律知: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故唯一的一句假话要么是甲说的,要么是丙说的。所以乙的话为真。乙的话为真,可推出3.2班60名学生都学日语。答:3.2班60名学生都学日语。第四节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公式表示为:“A或者非A”或“A∨﹁A)”所有的鸟都会飞。有的鸟不会飞。有些花是红色的。有些花不是红色的。他或者是教授或者是副教授。他既不是教授也不是副教授。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一)对概念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概念反映同一个对象时,或者用A,或者用与A具有矛盾关系的非A,二者必居其一。某行为要么“合法”,要么“违法”,不能既不“合法”又不“违法”。要从年龄角度反映某一具体教师,或者用“中年教师”,或者用“非中年教师”,除此,不存在第三种可能。二)对命题的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放映同一事物的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不能同时加以否定,至少要肯定一个。我班所有学生都是河南人。我班有的学生不是河南人。有些金属是液体。有些金属不是液体。甲:你赞成小王的意见吗?乙:不。小王:难道你不赞成我的意见吗?乙:不。练习:用排中律解题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的商人》中的故事情节编了一道逻辑推理题: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金盒子,一只银盒子,一只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我就嫁给谁。”金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银盒子上写的是:肖像就在金盒里;铅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此盒里。求婚者中有人猜中了。请问:他是怎样猜中的?解:金盒和银盒上的话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根据排中律知: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故唯一的一句真话要么是金盒上的,要么是银盒上的。所以铅盒上的话必为假。由此可推出肖像在铅盒里。答:肖像放在铅盒里。练习:用排中律解题2、已知下列甲、乙、丙三人的议论中,只有一句为真:甲:四班有的学生是河南人;乙:四班张良不是河南人;丙:四班有的学生不是河南人。请问:四班班长是否是河南人?解:甲和丙的话是一对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根据排中律知: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故唯一的真话要么是甲说的,要么是丙说的。所以乙的话为假。由此可推出张良是河南人。这样又可推出甲的话为真。甲的话为真,丙的话必假。由此可推出四班所有学生都是河南人,故四班班长是河南人。答:四班班长是河南人。三、违反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一)两不可即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同时加以否定所犯的逻辑错误。甲: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命题。乙:有的语句不表达命题。丙:你俩的意见我都不赞成。警察:甲,昨天晚上7点你在哪儿?甲:我在家里看电视。乙:他没有在家里看电视。警察:都是胡说。当时你们两个都在作案现场。二)不置可否即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含糊其词,不明确表态。A:下周到香山看红叶,你去吗?B:谁说我不去?A:你去,请登记吧!B:我要是去呀,早就登记过了。A:你到底去不去呀?B: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甲:你去过日本吗?乙:我没怎么去过。练习:用矛盾律和排中律解题有一天,某市一家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过三个月的侦察,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赵、钱、孙、李这四个人中的某一个人,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讯问,口供如下:赵:我没有作案。钱:李就是罪犯。孙:钱是盗窃那块钻石的罪犯。李:作案的不是我。①假如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请问:作案的是谁?②假如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请问:作案的又是谁?解①:钱和李的口供是相互矛盾的。根据排中律知,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据题意,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真,所以这一真口供要么是钱的要么是李的。这样赵和孙的口供即为假。由此可以断定赵是作案者。解②:根据矛盾律知,钱和李的口供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据题意,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这一假口供要么是钱的要么是李的。这样赵和孙的口供即为真。由此可以断定钱是作案者。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