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的盘点爱因斯坦相对论作者:杨升山年龄:66职业:无业Email:mzhyss@126.com职称:工程师籍贯:河南孟州市现住址:南京江宁开发区太平花园3-305邮编:211100提要:本文是个合集,从多方面对相对论作出分析,指出相对论是个思维方法错误的理论,必须退出物理学舞台,让物理学沿着健康的道路继续前进。关键词:研究对象,时间与空间,速度的表达方法,对敌测量,国家安全1.标题: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提要: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立者,相对论又被誉为高速运动的宪法,可是我却发现,它在创建相对论是搞错了研究对象。开始我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但又不能否认这的确是事实。大家可以看看,在直角坐标系中,物质的运动行程是用√(x^2+y^2+z^2)表示的,光的行程可以用ct来表示,爱因斯坦让物质的运动行程与光的行程划等号,就是把一切物质的运动速度都看成了光速,或者说爱因斯坦只研究光的运动,也可能是爱因斯坦把光的运动看成物质的运动了。从这三种情况来看爱因斯坦在创建相对论时就搞错了研究对象。形象化说就是把邮递员当成了写信的人。由此看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充其量也只能是以光信号作为物体运动信号的传递媒介时,光信号的传递规律,不是普适的物理规律。关键词:物理学研究对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信号传递正文:物理学研究对象什么,本来是一个很早就解决了的问题,现在重提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们的意识出现了差错。物质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信号发出,这些信号有很多种,声音信号、光信号、甚至可以有气味信号。其中光信号可以是本身发出的,也可以是反射的,这些信号都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置。要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只有一个信号是不行的,一个信号只能对应一个位置。也可以说只有一个位置是不行的,只有知道下一个位置,才能知道这个物体运动的方向与距离。所以就算只使用光信号,也需要知道物体运动时发出的第二个信号。爱因斯坦只提到物体发出的第一个光信号是一个球面波,也只针对这个球面波进行讨论,只能是光信号的运动情况,不是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这是爱因斯坦在他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的一段。其实研究一个物体的直线运动,只需要开头与终点两个信号就行了虽然接受者会因为接受到这些信号的时间会有滞后现象(这些信号的传递速度都是有限的,因此会有时间差存在),但不是只有一个信号就能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在接收到后续的信号后才能判别他的运动情况。gps系统就是这样工作的,在你的车子启动gps导航系统后没有运动时,gps是不会给你提示的。人们认识自然需要使用光线这个媒介,但不是唯一的媒介。光线只是其中的一种,它的作用不过是一个邮递员,对他的错误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消除。从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把研究对象搞错了。一个物体要运动,就会有信号发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物体运动的行程可以用√(x^2+y^2+z^2)来表示。在物体运动时发出的很多种信号中,光信号只是众多信号的一种。只有光信号可以用ct表示。在这里,他只提出这个运动开始时发出的光波的运动,而没有提出后续的光的信号。按理说,物体的运动过程中会有不断的信号发出,对开始运动的信号与结束运动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信息。可是他只对开始运动的信号进行处理,其实是处理了光的运动信号,而没有顾及物体的运动。光的信号是个球面波。球面波波前的运动是c*Δt,而他只让√(x^2+y^2+z^2)=c*Δt。就是只研究物质运动开始时的信号传递过程了。物理学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不可能都是光信号的运动,是他把研究对象搞错了。在同一个参照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物体在运动,他们的运动速度也不同。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也会不同,把任何物体的运动行程与光的运动行程挂上钩,只有三种可能。其一:是认为所有的物体运动速度都是光速。其二:只研究光信号的运动。其三,把光信号的运动看成物体本身的运动。如果认为所有的物体运动速度都是光速,显然是不对的。如果只研究光信号的运动,要知道光信号在物体与人们之间只起到邮递员的作用,也就不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如果把光信号的运动看成物体本身的运动,那就是只研究物体的像运动。古代的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那些猴子在捞月亮时就不会劳而无功了。这三种情况都说明是搞错了研究对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把光线作为物体运动信号传递媒介时的信号传递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说。就好像有一辆坦克向我们驶来,在运动中发射子弹,爱因斯坦在研究这个现象时,就只研究这辆坦克发射的第一个子弹的运行状况,不仅不研究坦克的运动,也不研究后来发射的子弹的运动。这样研究的结果当然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可是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结论,在上例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不是那颗子弹,而是坦克。牛顿力学研究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两个物质之间相互运动的情况,但是波动现象已经不是简单的两个物质之间的简单运动了,因为有了媒介这个物质的加入,就使问题变的复杂了。物理学不能只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运动,应该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物质之间的运动情况,那就不是用一个方程式能表达完整的。爱因斯坦本该这样来发展物理学,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就把物质运动发出的信号当做物质本身,所以他的研究对象错了。只用一束光是测量不出物质的运动的,必须有后续的光信号才行。具体说这束光该有多长,那要看你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分辨能力。用连续的光去测量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雷达测量过程中,使用的都是脉冲,两个脉冲间的时间间隔要大于无线电波往返测量者与被测量者之间所用的时间。实用例子,就是直接测量加速器中出来的粒子在通过6米真空管道所用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间接的计算所用时间带来的错误。对于爱因斯坦的看法,我是把爱因斯坦当作偶像看的,即使相对论退出了历史舞台,爱因斯坦仍然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我国古代有句古语,叫[子不言父过],那不是科学的态度。我认为应该改一个字,就是把[言]改成[掩],原句就是[子不掩父过],有错必改,那才是科学态度。科学需要知错改错的态度。示意图见下方的图:参考文献: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中文版《论动体的电动力学》2.标题: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择要:时间表示的是物质运动或转化的过程,计量这个过程使用了周期信号,时钟是人们制造的周期信号,所以被人们广泛的利用来计量时间。在现今的国际单位制中,使用光速来计量时间,也是认为光具有波动性,光波也是一种周期信号。当测量者手中拿着原子钟进行测量时,发射的光的速度的确是一个常数c。尽管不同的时钟有不同的振动周期,只要把取样周期设定为与地球日的周期一致,就可以表示相同的时间。人们常把时钟的读数看成时间。也没有原则的错误。那就要知道,时钟为什么会有读数。时钟不过是人们制造的周期信号发生器与周期取样器的组合。时钟的读数,就是测量出的周期数与取样周期数的比值。本来是没有量纲的。因为他表示的是过程,给与了他一个量纲【秒】,这样在物理与数学计算中,就可以把它作为自变量来使用了。如果把时间看成随速度变化的量,那么微积分的公式中就不会这样简单了,就要把时间当成复合函数才行,要使用复合函数的运算公式了。关键词:时间周期运动时钟现在来看“时间”一词,“时间”也是在比较的实践中逐步产生的。现在世界上时间单位已基本统一,没有像长度单位那样保留有逐渐统一的痕迹,但在民间,仍然能找到这样的痕迹。现在,还能听到这样的语言,“×××走了一袋烟工夫了。”“他离开有一顿饭工夫。”这里所说的“一顿饭”、“一袋烟”表示“吃完一顿饭”、“吸完一袋烟”所用的时间。他们表示的时间虽不确切,但也能使人明白。在中国的古书中记载有以“一炷香”、“三更、五更”等表示时间的术语。就是现在,仍然有年、月、日、时、分、秒、等不同的表示时间的单位。考查这些单位的共性,它们都是可重复的。只不过有些是自然的,有些是人为的。由于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是无限的,人们为了区分事物的矛盾运动,利用可重复出现的信号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比较基准。周期信号是不断重复的信号。用自然周期信号比用可复现的人为信号作基准有许多方便之处。又因自然周期信号的周期是有限长的周期,倍增与等分也较容易,记数也很方便。且有天然的周期信号可供使用。当然最明显的周期信号是地球的转动。(当时认为是太阳在行走)就有人提议把地球转一转定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比较基准,取名为“一日”(即见到太阳一次)。也有人用类似的方法定月相的周而复始为“一月”,定寒暑的周而复始为“一年”。因“年”,“月”,“日”,都是时间的单位,继而出现了年月日之间的换算关系。虽然现在公历的月不表示月相的变化了,只是保留转化的痕迹。就拿现在使用的时钟来说,就有许多种类,比如挂钟,手表,原子钟。在机械表盛行的年代,手表还要分快摆与慢摆,这些都使用周期运动来计量时间的,不同之处是取样的周期数目不同。有了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后,比较事物的变化过程就容易得多了。把这两个单位联系起来,导出了比较事物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设立了比较单位后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解决度量方法,度量方法的改进和技能的提高,给区分事物带来了方便,但不能也没有改变原有基准单位的基本含义。比如现在采用“原子钟”来记时,也没改变时间单位作为比较事物变化过程的基本含义。“时间”和“空间”的单位名称又是随着认识的步步深入而逐渐变更的。如果仍然把见到太阳一次叫“一日”,天体上的“一日”与地球上的“一日”就不相等。如月亮上的“一日”就约等于地球上“一日”的27倍,而用“原子钟”计时就显不出差别。现在采用“原子钟”计时以后,在未有证据证明天体上“原子钟”计时与地球上“原子钟”计时有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认为天地间在时间上是无差别的。否则,人们会找到不受所处地位影响的新的计时方法。从使用原子钟到现在,不止一次的设置闰秒就是证据。另外,认识事物的主人是人,尽管各种生物各有不同的生物钟,我们还是可以不看各生物钟所指的时刻,而用我们手中的尺和钟来确定物体的变化速度。光速的测定也是如此进行的。我们不需要知道“光子”的所谓固有寿命,我们就可以测定“光子”的速度了。同样,测定π介子、μ介子等所谓基本粒子的速度也应该是这样。就是所谓基本粒子的固有寿命时,也是与和它相对静止的原子钟的原子振动周期进行比较才得到的。对于周期信号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下就会有不同的基准。空间表示的是物体形体及其延伸,测量空间用的基准是直尺;时间表示的是物质变化过程,测量时间是用周期运动作为比较信号的,数值是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周期信号比较后的周期记数与设定的取样周期数的比值。时钟只是人类制造的周期信号发生器,时钟的读数就是测量出的周期数与取样周期数的比值,并不是只有时钟指示的才是时间。每个物质都有各自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够比较,为了交流,为了区分物质,我们还是要有统一的时间和空间基准。理论是人创造的,有了文字,人们才能够广泛交流,我们用语言来表示物质,但不是语言就是物质,不要弄混了。时间基准与长度基准是人为设定的,只有有了测量基准,才会有数据产生,也才能从很多数据中整理出规律来。但是这些基准又是随着交流范围的扩展而不断变更的,这个可以从各国都有的市值单位看出来。自从进行国际交往后,就要使用国际单位制了。有没有宇宙单位制,在进行宇宙交流时也会产生。在现今的国际单位制中,使用光速来计量时间,也是看中了光具有波动性,波动就也是一种周期信号。当测量者手中拿着原子钟进行测量时,发射的光的速度的确是一个常数c。结论: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主要方法是比较,认识物质的运动情况同样需要比较。运动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被人们称为时间。量度这个过程是用一个已知的运动作为比较基准的,由于周期运动的周期计数方便,等分与倍增也容易,且有天然的周期信号可以使用,所以就把周期信号作为运动过程的比较工具了。人们把这个比较基准使用于一切运动时,就需要这个基准具有延续性,顺序性和连续性。而且是单调的是不可逆转的。物质的运动过程可以中断,也可以终止,只是用于比较的运动过程不能中断,不能终止,如果比较信号终止了或中断了,就可能有没有比较的部分运动过程,比较的结果就不真实了。时间表示的是物体运动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