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第二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第四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第五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理论第六节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第一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经济地理学的专属领域;享有“话语权”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一定时间维度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仅是经济关系在地域空间中的反映,而且更是各经济要素的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即指在一定时期内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案例:湖南省:“一点(长株潭城市群)一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湖北省:武汉城市圈;襄樊都市区;宜昌都市区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五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一线:丹东至葫芦岛1440多公里的滨海公路),辐射和带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范围内沿海经济带发展■不同学科视域中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论1.人文地理学的观点哈格特(P·Haggett,1977):将空间结构要素分解为运动、路径、节点、节点层次、地面、扩散六类几何要素。2.区域经济学的观点①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极化而成的中心(节点);②受经济中心吸引和辐射影响的经济腹地(即域面,指各种经济活动的地域依托);③由交通、通讯等线状基础设施组成的经济网络(即网络,指各种空间经济联系的通道、系统和组织)。■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点”、“线”、“面”要素分析.●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点要素点要素是区位要素中的最基本形式,是组成“线”和“面”的基础。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点的区位属性:一是绝对区位(Site),指一个点的经纬度位置;二是相对区位(Situation),指—种连接度和通达性度量。点的基本特征:①“点”有明确的位置;②“点”的大小和形状本身反映地域空间的特征;③“点”具有极化和扩散功能。线要素线要素指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确定线段的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和水源供应线。其中,交通线路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拓宽的先决条件。根据不同的轴线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不同,可将“线”分为一级发展轴线、二级发展轴线,以此类推。一般而言,等级越高,轴线的影响就越大,其在经济空间结构中的地位就越重要。点与线的结合是形成空间网络结构的基础。面要素域面是节点、线以及空间网络三者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地表上的扩展,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若视域面是指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内除去节点、线网之外的所有地域,此即“经济腹地”概念。域面作为各项空间经济活动“场所”,其空间范围及其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等都随着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状态而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组合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是指点、线、面三者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反映出不同的经济类型(见表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首先表现为“点”的集聚,随着聚集程度的不断加强,一些节点逐步成长为区域经济中心,经济中心进一步聚集到一定规模后,扩散效应逐步彰显,经济中心向周边辐射经济能量。这一过程首先发生在交通沿线附近,形成沿交通线的经济中心区,即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轴线”。点与线的组合,形成更大的扩散效应,从而产生向“面”上的扩展效应,最终三个要素交错融合,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节点的极化和扩散是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进的根本力量,而线作为交通枢纽起到了联结和促进的作用,并通过域面来消化吸收,最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经济区域系统。第二节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是指构成空间结构的实体,一般是城市、乡村或其它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域。从空间维度视角考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突出表现为: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两种典型类型。一、中心—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一)“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二)“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基于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的个案研究,吸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学者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发展政策》(1966)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心—外围”理论模式;在《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1967)、《城市化、规划和区域发展》(1973)等书中将中心—外围理论的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强调中心—外围关系不仅存在于不同区域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2.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模型克鲁格曼(1991)两区域模型。模型中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农业产品,由不变报酬的农业部门生产;另一类是制造品,由分布在两个区域内的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生产。其结论主要有:在所设条件下,两个区域的经济最终会内生形成以工业化的区域为中心、农业化的区域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构架;中心—外围的形成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贸易的产生并不完全源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更在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这一范式称为中心—外围模型。滕田昌久、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1999)一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理论观点,对“中心—外围”模型作了拓展,是新经济地理学派的集成之作。(二)“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1.弗里德曼“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1)区域均可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这类区域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围绕中心区分布并受其影响的区域被称为外围区,包括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见图5.2)。由于核心增长区的繁荣大大刺激了相邻区域的发展,投资不断增加,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迁移量不断上升。与外围区域相比,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区域显示出经济上升的趋势,形成上过渡区域。而下过渡区域多位于边远的农村,还包括原料枯竭、老工业向衰退方向变动在内的区域,该区域的农业呈停滞状态,产业结构老化,效率低下,粗放型经营生产方式为主,人口向外迁移。资源前沿区域是指那些富有待开发的资源,对区域发展有极大潜在价值的区域,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2)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而,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中心区对外围区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可描述为六大反馈效应:①从外围区净获得资源的支配效应;②因各种要素增长、潜在相互作用增强和创新速度提高,给中心区带来的信息效应;③因创新机会多且预期成功率高而使创新者向往中心区的心理效应;④因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机构,而有利于创新出现的现代化效应;⑤因一种创新的产生而引致其它创新出现的连锁效应;⑥因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创新成本引致更多创新性产业配置的生产效应。(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后面将专门介绍)各阶段都反映了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关系的变化特点。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区域不平衡逐步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系统。2.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克鲁格曼认为,在中心—外围结构形成过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1)市场通路效应(又称需求关联或后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将使本地劳动力需求增加,当劳动力可在不同区域流动时,将吸引劳动力流入并使本地需求增加,本地需求的增加将使本地厂商的利润增加,继而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进一步产生需求关联。这一过程将循环反复,通过一个积累循环过程实现聚集经济。(2)生活费用效应(又称为成本关联或前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数量增加,而在一个厂商数量增多的区域,消费者需要从区外购入的商品种类减少,从而支付的贸易成本下降,这意味着本地生活费用下降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工人受吸引而大量流入,引起劳动力供给增加和本地名义工资下降,使得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本地厂商利润增加。厂商利润的增加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并进一步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3)市场挤出效应(又称为竞争效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需求减少和边际收益下降,这使本地厂商利润减少或亏损,厂商为获得正常利润而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使本地对工人的吸引力低于其他地区,劳动力从本地流出,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从而抑制了集聚。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区域集聚,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区域,本区域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区域,而其他区域发展成贫穷的外围区域;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结构,经济趋于收敛。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会随着贸易成本下降而减弱,但离心力减弱程度更大,这使中心—外围结构形成呈现出突变的特征。当贸易成本较高时,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厂商生产区位变化并不能改变两个区域对称的生产结构。但随着贸易成本下降,离心力比向心力减弱更快。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水平时,向心力超过离心力,集聚发生,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地,两个区域内生为工业化的中心和非工业化的外围。二、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区域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二元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展开,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作用下,中心与外围的中间地带又分化出城乡边缘区,区域空间结构逐渐演化为中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结构。曾菊新(1996)在分析中国的城乡空间结构时,将中国的城乡结构表述为城—镇—乡三元结构。安虎森(1997)在分析区域空间二元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城乡边缘带演化规律基础上,提出城市—城乡边缘带—乡村这一新型区域空间结构三元论理论框架。郝寿义等(1999,2004)、安虎森等(2004)在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结构理论。(一)城乡边缘区的内涵及其特征“城乡边缘区”概念可界定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郝寿义等,1999)。[1]城乡边缘区具有四大特征:①城乡边缘区是一个不连续的空间,深受建成区“外延型”及“飞地型”城市化影响,其成长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②建成区是工作型流动人口的主要扩散地,城乡边缘区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大规模、快速过渡的转化地,也是城市与乡村景观转变最快的地区,界面变化快;③空间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被替代的概率大,抗干扰能力弱;④组成和影响因素复杂,包括人口结构、经济成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等等。[1]郝寿义,安虎森,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98.(二)三元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1.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启动阶段,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致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城市和乡村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经济往来,并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