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元代-珍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潘承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Chengyupan@sina.com第一编元代文学•本章要点:•元代社会与文学•元代文学的主要样式第一章元代文学概况1.元朝的概念与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1206\1234\1260\1271\1279……13682.地位:短暂而划时代/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第一节元代社会与文学1.深重的民族压迫、阶级剥削和新的民族融合(政治)结束三百多年的分裂格局一个空前统一的朝代一个苦难深重的朝代《元史·地理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史料•元朝民族等级:•蒙古人(蒙古族)•色目人(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各族)•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元史》卷204载,元世祖宠臣阿合马……高丽使者李谷《稼亭集》有《市肆说》:女肆、吏肆、人肆。女肆:冶容诲淫者,随其妍媸,高下其直,公然为之;吏肆:官府舞文弄墨者,随其重轻,高下其直,公然受之,小不疑惧;人肆:强者为盗贼,弱者皆流离,无所于糊口,父母鬻儿,夫鬻其妇,主鬻其奴,列于市,贱其估,曾犬豕之不如。元陶宗儀《輟耕録》卷十九:至正乙酉冬,朝廷遣官奉使,宣抚諸道,問民疾苦。然而……上下交征,公私朘剥,赃吏貪婪而不問,良民涂炭而㒺知,閭閻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詔頒恩至,万兩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時烏天黒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被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交通的发达……民族的杂居:元军兵锋西指,西域归附,回回纷来沓至;蒙军南下,军旅中多有“回纥及满、羌、浑部落及中原人被掠,避罪而来归者”,他们随军屯驻,成为当地居民……王礼《麟原文集前集》卷六《义冢记》•义冢者何?西域氏旅茔也。营之者谁?吉安中宪大夫达噜噶齐也。……何也?西域之于中夏,言语、嗜欲殊焉。虽汉唐以来,婚媾有之;然各怀旧族,不能杂处他土。顾安有生西域而葬江南者?惟我皇元肇基龙朔,创业垂统之际,西域与有劳焉;洎于世祖皇帝四海为家,声教渐被,无此疆彼界。朔南名利之相往来,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于是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这一点影响于文学:一方面,元杂剧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另一方面,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2,封建农业经济的破坏、恢复和都市经济的繁荣(经济)元大都遗址公园史料为证……《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大都: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鞍鞯,以及各种商品。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关汉卿散曲《南吕·一枝花》描写杭州:“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匝地人烟凑集”,“百十里街衢齐整,万馀家楼阁参差”。影响于文学者……随着大中城市的涌现,市民阶层也不断壮大。他们的思想意识,影响到包括戏剧创作在内的各个方面,其作用不能低估。3.理学的表面独尊和思想统治的松动(思想)•“李先生(儒臣李好文)教我儒书许多年,我不省书中何义,西番僧教我佛经,我一夕便晓”(皇太子)•“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仁宗)其一•其二儒学本身分化,出现邓牧那样敢于抨击皇帝专制和官吏贪暴的思想家。•其三统治集团上层,来自不同的民族,优容各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乃至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中原地区同样得到发展。社会风气与文学……孔齐在《至正直记》卷二《浙西风俗》中说:“浙间妇女,虽有夫在,亦如无夫,有子亦如无子,非理处事,习以成风。”信仰多元化,儒教思想束缚放松。4,知识分子的沉沦下僚(作家)赵翼《陔余丛考》: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猎、八民(娼)、九儒、十丐。元初八十年不设科举,1315年恢复科举之后,名额少效用低,只是一种虚伪姿态,使得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上层的文人,被打入底层。儒生不幸文坛幸……A,一些文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为谋生,不得不加入戏曲创作行列,提高戏曲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使戏曲这种民间文学大放异彩;B,文人为发泄心中痛苦,往往借助于戏曲这种形式。如明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真珠船》)C,从事文学创作因而成了文人的终极人生目标。如余阙说:“夫士惟不得用于世,则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青阳先生文集·贡泰父文集序》)第二节、元代文学的主要样式1,一代之文学(地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传世之盛,汉以文,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元之可传,独北乐府耳。”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2,概念(1)曲:广义指可以歌唱的乐谱及其歌词,狭义指金元时期产生的文体。(2)元曲图表如下:元曲(严格所指)元代北曲(一般所指)北散曲▲杂剧▲(特指)元代南曲南散曲戏文▲(3)元杂剧金元之际,宋金诸宫调说唱艺术和宋杂剧、金院本等滑稽表演艺术相结合,并吸收民间歌舞伎艺而成,用北曲来演唱的完整戏剧形式。主要来源:民间歌舞滑稽表演短剧(宋杂剧、金院本)说唱艺术(诸宫调)三大戏曲要素的积淀融合,促成了中国戏曲在元代的诞生。甲、歌舞戏的源流原始歌舞秦汉角抵戏隋唐宫廷大曲民间“踏谣(摇)娘”史料《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宋人《乐书》:“或曰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其民两两戴牛角而相抵,汉造此戏岂其遗像耶?”《西京杂记》载汉代《东海黄公》东海人黄公……《隋书·音乐志》: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殆三万人。崔令钦《教坊记》:“北齐有人姓苏,䶌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归殴其妻。妻衔怨,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乙、滑稽戏的发展秦汉俳优北朝、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史料《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太平御览》引《赵书》:“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吞没)官绢数百匹,下狱,以入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帻,黄绢单衣。优问:‘汝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正坐取是,故入汝辈中。’以为笑。”史料•周密《齐东野语》:“宣和中,童贯用兵燕蓟,败而窜。一日内宴,教坊进伎,为三四婢,首饰皆不同:其一当额为髻,曰蔡太师家人也;其二髻偏坠,曰郑太宰家人也;又一人满头为髻如小儿,曰童大王家人也。问其故。蔡氏者曰:‘太师觐清光,此名朝天髻。’郑氏者曰:‘吾太宰奉祠就第,此懒梳髻。’至童氏者曰:‘大王方用兵,此三十六髻也。’”•岳珂《桯史》:“秦桧以绍兴十五年四月丙子朔,赐第望仙桥,……赐银绢万匹两,钱千万,……就第赐宴,假以教坊优伶。……有参军者,前,褒桧功德;一伶以荷叶交椅从之,诙语杂至,宾欢既洽。参军方拱揖谢,将就椅,忽坠其幞头,乃总发为髻,……后有大巾环,为双叠胜。伶指而问曰:‘此何环?’曰:‘二胜环。’遽以朴击其首,曰:‘尔但坐太师交椅,请取银绢例物,此环掉脑后可也?’一坐失色。桧怒,明日下伶于狱,有死者。丙、说唱文学的演变唐变文宋金诸宫调史料王灼《碧鸡漫志》:诸宫调为北宋孔三传所创,……3,元杂剧的体制特点(1)结构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含几个或一个场次;楔子或置于剧本的开头,相当于序幕,或放在折与折之间,则为过场,有的没有则楔子。一本四折的结构方式是再现戏剧情节发展四环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需要,另一方面,公式化、格式化以后又限制了复杂剧情的表达。有的突破,如《西厢记》。(2)音乐每折由属于北方音乐系统的同一宫调下的一套曲牌组成,而且一韵到底,相当于散曲中的一个套数。如《窦娥冤》第一折仙吕宫、第二折南吕宫、第三折正宫、第四折双调。宫调:曲谱上音阶的高低(近似于现代音乐的C、D、E、F、G、A、B,如1=C)。元代通行的宫调有12种,元杂剧中实际应用“五宫四调”,即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悲伤)、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大石调(风流蕴藉)、双调(健捷激扬)、商调(凄怆哀怨)、越调(陶写冷峻)。曲牌:单支歌曲的名称。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又吸收北方民歌俚曲以及少数民族歌曲而形成的。元杂剧经常使用的北曲有100多支。(3)角色按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因素,分为末、旦、净、杂四大类:末:正末、副末、外末、冲末、小末等;旦:正旦、副旦、外旦、贴旦、搽旦、禾旦、细旦、大旦、二旦、魂旦、小旦等。净:净、副净等。喜剧人物或反面人物。杂:不属于以上三类。孤(官员)、驾(皇帝)、细酸(穷书生)、卜儿(老妇)、孛老(老头)等。元杂剧的主角只能是末、旦。(4)表演包含唱、白、科三大要素。唱:主要构成部分,以代言体的形式,由主角唱出。一般情况下,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其他角色只能说白。创作中有突破,如《西厢记》张生、崔莺莺、红娘三个角色主唱,《单刀会》关羽、乔玄、司马徽三个角色分唱。白、宾白、说白:台词。独白(自我介绍、开场白)、对白(人物之间的对话)、背白(背着其他人物表白自己的心里话,自言自语,心理活动揭示)、带白(唱词中插入的话)。唱词主要用于抒情,白词用于叙述故事情节,都是在北方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科、科介、介: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情态或舞台效果。如《窦娥冤》第三折“正旦跪科”、“做哭科”、“内作风科”。4,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杂剧作家:120人现存作品:160种左右当时元杂剧作品应在1000种上下。兴盛的原因政治社会内在文化四原因……•首先,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深重的吏治腐败、阶级剥削,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用旧有的各种文体来反映其心声,而迫切需要一种更复杂更综合的艺术形式来揭露现实的黑暗,来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渴望,这样,作为综合艺术,调动口、手、身段等人体一切要素而不仅仅是口之歌之的戏曲艺术就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了。(政治)•其次,元代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经济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戏剧演出不断商业化,这为元杂剧的繁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同时,元蒙贵族对中原文明的摧残削弱了反对“玩物丧志”的儒教传统的约束力,他们自己对歌舞戏曲又十分爱好和乐于提倡,这又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精神舆论氛围。(社会)•再次,元代以前的诸种歌舞伎艺,尤其是宋、金以来戏剧事业本身的进步,为元杂剧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大批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沦落下层,成为书会才人,他们对剧本创作的直接介入,有效地提高了元杂剧的艺术品位,这是元杂剧得以繁盛的内在根本保证。(内在)•复次,元杂剧的发展还得益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元蒙贵族在军事上的胜利,把中国版图扩展到地中海沿岸,这在客观上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东方世界内部的文化交流,其中印度优美的宗教故事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就曾给元杂剧相当影响。(文化)5,元杂剧的发展阶段前期,从金朝灭亡至元成宗大德年间(1300年前后),鼎盛时期。以大都为创作中心,剧作家主要是北方人。大家纷出,佳作叠现,出现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王实甫,杰出的戏剧家马致远、白朴以及康进之、杨显之、纪君祥、石君宝等其他优秀作家。他们创作出了《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梧桐雨》、《李逵负荆》、《潇湘夜雨》、《赵氏孤儿》、《秋胡戏妻》等等名剧。这些作家多半经历元初社会的剧烈动荡,对人生有着深切的洞察与体认,所写作品多以公案故事、历史传说、

1 / 3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