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2004年第二版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始学习新的内容:EMS建立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体系建立的步骤及其工作内容。前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重点是17条要素。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标准建立好体系。那么,我们都要做哪些事情?经历多少步骤呢?下面我们就开始给大家介绍。启迪老师第四讲环境管理体系建立1.建立EMS的注意事项2.建立EMS的基本步骤及其主要内容3.内审员与咨询机构在建立EMS中的作用4.总结建立EMS的基本点本讲主要内容1.建立EMS的注意事项在建立EMS时,特别应注意一下5点:(1)环境管理体系要与组织现行管理体系有机的结合;(2)建立的应是动态的环境管理体系;(3)EMS应充分体现组织自身的特点;(4)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在于实施;(5)应充分考虑组织的环境现状。组织在建立一个环境管理体系之前,应明确自身的目的。不同的出发点,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和战略意义。按照EMS标准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可以用于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注册,也可以用于自我证明。无论怎样,按照EMS标准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都应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依据自身功能持续改进的体系。2.建立EMS的基本步骤及其主要内容原则上,体系建立的步骤应包含以下九个方面:1)决策准备2)标准培训3)制定计划4)初始评审5)体系设计6)文件编写7)体系运行8)内部审核9)管理评审完成后可申请认证注册,见下图示:管理评审体系文件编写领导决策与准备内部审核试运行正式运行实施认证审核PDCA体系策划与设计初始评审标准培训标准培训制定计划(1)领导决策准备最高管理者评估本单位是否建立EMS的条件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最高管理层的决心和承诺,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在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之前,应对涉及本企业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具有一个总体认识,这样有利于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并将其不断推向深入。最高管理者应明确在建立EMS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认可,批准方针;•任命管理者代表;•配备相应的工作班子和资源;•定期组织开展管理评审活动。领导决策和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最高管理者做出承诺:遵守法律法规,以污染预防、持续改进;–任命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配备相应的跨部门的工作班子和必要的资源。–对于体系的建立进行合理规划安排,拟定体系总体计划。管理者代表应被明确授予职责和权限: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行情况,以供最高管理层评审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承担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协调各个部门关系的责任,随时向最高管理者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负责向组织以外的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交流。(2)标准培训包括前面第2、3讲《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内容,也可包括体系建立需要培训的内容,可以分不同阶段进行。•确定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管理层培训;普通员工和特殊岗位员工的培训;内审员的培训等。我们以“内审员的培训内容”为例(仅作参考):内审员的培训内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实际运行中的环境知识及涉及的环境因素•本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体系建立、实施与保持方面的知识•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方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方法和技能•组织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环境领域的基础科学和专业知识(3)制定体系建立计划(以某企业计划为例)2002年2003年进行时间工作项目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领导和骨干培训制定计划机构调整人员调整文件调查现状调查活动调查现状评估确定方针调整机构职能分配定文件结构体系设计拟文件项目体系文件编写体系文件培训体系试运行内审管理评审模拟外审(4)进行环境初始状态评审(初评)•确定初评的内容•明确初评的步骤•制定初评的计划•进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重大环境因素控制策划工作的开展(第五讲)•完成初评报告初始状态评审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评估和摸清组织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初评的主要内容收集、评价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辨识、评价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审查所有现行环境活动与程序,评价其有效性;对以往环境事故的调查以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调查与评价。初评的步骤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分析,找出差距最高管理层对现状、差距和存在问题进行审定初评的策划确定评审范围组成评审组现场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初评的方法*确定评审范围组织进行初始状态评审的范围与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以及申请体系认证的范围紧密相关,一般情况下,上述三个范围是一致的。确定初始状态评审范围应考虑以下原则:1行政管理权限。行政管理上,要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能够对自身的环境行为承担责任,有权决定和实施自身的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有权分配和管理自身的资源。2组织的活动领域。必须包括组织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相关辅助活动;其环境行为能够独立评价,通常包括:生产厂区内的活动以及设备、设施、原材料、能源、副产品、半成品、最终产品、储存区域、废弃物、以及相关基础设施。3现场地域范围。地域上应相对独立,组织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有多个临时或固定现场,则不论其位于何处,都应纳入初始评审的范围。*组成初始状态评审小组初始状态评审小组的构成,应以体系工作班子成员为班底,吸收各部门骨干参加;也可聘请外部咨询公司人员作为补充参与。初始状态评审小组组成以后,应经过培训,使其成员了解初始评审的目的、方法、内容,认识各自承担的角色和责任。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获取和评价、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诸方面应作为培训重点,务求取得实效。初始状态评审小组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小组长,并授权其负责初始状态评审。初始状态评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参考):1.初始评审的目的和范围;2.组织基本情况;3.对组织现有管理制度、程序、作业指导书的评价和建议;4.对组织相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评价和建议;5.以往环境污染事故的分析和建议;6.急需解决的优先项及建议;7.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方面建议。初始状态评审报告附件内容(参考)⑴、厂区平面图、社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⑵、目前的组织机构图以及职能分配表;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证明文件:相关评价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相关许可文件、相关监测报告等;⑷、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⑸、重要环境因素及其评价汇总清单;⑹、现行管理制度、程序、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清单及对照表;⑺、重要污染源分布图、消防设施配置图;⑻、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量统计表;⑼、能源、资源消耗量统计表;⑽、使用的化学品、危险品消耗量和储备量汇总清单;⑾、相关方的要求、抱怨。初始状态评审报告篇幅应适度,结构应清晰,应突出阐明组织的现状与EMS标准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其建议,它是初始状态评审的输出。(5)体系策划初始状态评审之后,根据评审结果,结合组织的资源配置条件和现实管理水平,可以着手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策划;体系策划工作是环境管理体系建立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实施人员应由初始评审小组的骨干来承担。体系策划的主要内容①对重大环境因素设计控制措施;②制定环境管理方针;③制定环境目标指标;④制定环境管理方案;⑤按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调整组织机构;⑥按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调整职责分配;⑦确定体系文件结构层次,确定各层次文件的格式、名称和编号;⑧编制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分布表。这里特别强调:*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分配时应避免出现的问题职责配置含糊不清,出现前后矛盾、重复或疏忽的现象;培训和资源不足;权限不明确;各部门、各管理者间缺乏协调;当某人缺席时,无人代理其职责;体系文件编写的原则和要求体系文件编写的原则•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结合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努力做到管理体系文件一体化;体系文件编写的要求•系统性•法规性•协调性•见证性•惟一性•适用性(6)EMS文件编写管理手册(A层)(B层)管理体系程序文件(C层)用于管理体系的作业指导书和其他文件依据规定的体系方针和目标对管理体系的描述详细的作业文件对实施管理体系所有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的描述注1:文件层次的多少可依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调整注2:表格对各个层次都可能适用各层次文件特点和联系文件编写步骤体系文件编写策划文件的具体编制文件汇总、协调和修改鉴于后几讲还有专门讲解文件编写、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内容,故这里不展开。(7)EMS试运行试运行目的•检验体系文件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加以纠正;•若要申请认证,则为迎接外审做准备•宣贯EMS文件;(4.4.2)•体系文件的有效性检验;(4.5.4;4.6)•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不断发现问题;—文件控制(4.4.5)—信息交流(4.4.3)—监测与测量(4.5.1)—记录(4.5.3)•对暴露的问题进行协调、改进,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5.2)试运行过程应做好的准备(8)EMS审核内部审核的目的•检查与确认体系各要素的实施是否按照计划有效实现;•检查和评价体系运行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判断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规定的审核准则是否符合;是否适合于组织的实际需要;•是否能够达到既定的环境方针和目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保证。内部审核的重点•文件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文件对本组织的适用性;•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9)EMS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亲自对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地满足环境方针的要求;•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每年进行一次(通常在内审之后、第三方认证之前进行);•临时管理评审。管理评审的依据•环境事故统计报告;•内审及外审的结果;•自前次审核以来对体系实施的纠正措施;•应急报告;•管理者代表递交的体系运行绩效报告;•体系局部有效性报告(各部门体系运行情况);•环境状况评价报告。评审的结果•评审会议记录;•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修订意见;•参加会议人员签到表;•各管理部门针对的纠正措施,完成日期;•纠正措施的跟踪和验证;•下次内审过程中应重点审核的区域。小结EMS体系建立的步骤一般就包括这九个方面:1)决策准备2)标准培训3)制定计划4)初始评审5)体系设计6)文件编写7)体系运行8)内部审核9)管理评审这里每一方面都十分重要:1,2,3,4为准备过程,初评最重要;5,6是体系的建立过程,文件编写工作十分艰巨;7,8,9是体系实施保持的过程。(1)内审员的重要作用:•对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对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在环境方面起沟通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在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在第三方审核中起内外接口作用等。3.内审员与咨询机构在建立EMS中的作用(2)认证咨询机构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咨询机构的参与,可使企业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总体推动。•提高企业的全员环境意识;•规范人员的行为,加强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加快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步伐;•促进建立高品位的企业文化。4.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点(1)组织的EMS应覆盖组织所有的环境因素;(2)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构,即职责和权限、组织结构、资源、工作程序、技术状态管理等;(3)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文件化;(4)坚持EMS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5)实现EMS的持续改进。本讲思考题☆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2、领导决策对体系建立的重要性表现在哪几方面?3、初始状态评审对体系建立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带“☆”标志的为作业题。各位学员,今天的课程就给大家介绍到此。大家先在脑子里有一个整体概念,EMS建立的过程主要经过哪几步,这将对后面的具体学习有帮助。下一讲大家将要学习体系建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的内容。谢谢大家!启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