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先秦文学一、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创造了新诗体“楚辞”。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二、散文《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及《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儒家经典,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典籍,老子所著或谓老子后学编纂。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著作,唐人称其《南华经》。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著名的如《逍遥游》、《养生主》、《秋水》。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儒家经典。记录孟子言行,孟子及其门徒所作。荀子,名况,当时尊称他为荀卿,战国赵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孙子,战国时齐国的军事家孙武。《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此书在古代被称为《兵经》。秦汉文学汉时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采集民歌),后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至唐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班固评价汉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孔雀东南飞》原名《焦仲卿妻》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被誉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双璧”。其余著名的还有《上邪》、《陌上桑》。文人五言诗出现于东汉初年,它之所以日趋成熟,是和学习乐府民歌分不开的,其中2最出色的为辛延年的《羽林郎》。东汉末年还有数量不少的无名氏“古诗”,其中一部分代表了那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这些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其中我们熟悉的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贾谊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因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又有“贾长沙”之称,他的代表作是《过秦论》。其余名家尚有、司马相如、张衡等。《史记》原名《太史公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包括12本纪(叙述帝王的政迹),30世家(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70列传(各阶层人物的传记)、10表(各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8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共一百三十篇,这五种体例相互配合和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曾任太史令。他历十年艰辛,完成《史记》的著作。我们学过的课文分别出自《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与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并称,二人代表了西汉文学的主要成就,故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它是《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全都是乐府歌辞,我们比较熟悉的如《观沧海》、《短歌行》。作品反映现实,风格古朴沉雄,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与及其子曹丕、曹植的并称“三曹”。三人皆为当时文坛领袖,尤其是曹操、曹植,诗风遒劲,慷慨悲壮,集中体现了“建安风骨”。建安文学:曹氏父子及聚集在他们周围的“建安七子”、蔡琰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反映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风格悲凉慷慨,建安诗歌这种杰出成就形成了后来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七人同居邺下,故又称“邺中七子”。他们均能诗善文,作品多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也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竹林七贤,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阮籍之侄)、王戎、刘伶的并称。此七人崇尚老庄,纵酒交游,游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号为七贤。陶渊明,东晋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著作有《陶渊明集》。我们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和《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他的辞赋《归去来辞》是历来为人称诵的名篇。还自撰了小传《五柳先生传》。《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所著《魏书》、《蜀书》、《吴书》,北宋时合为一书,改称《三国志》。《三国志》记述自黄巾起义至晋灭吴统一天下的近百年的历史。《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刘宋时史学家。《后汉书》因其内容充实,论述精到,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故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它资料丰富,文笔传神,不仅是一部地志,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水经》是记述人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文选》现存的文章总集,以萧统的《文选》为最早。这部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的。其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是一部代表当时文学观点的好文学选本,宋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吴均,南朝文人,他的书信体游记《与朱元思书》被誉为南朝山水小品名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这类小说成就最高的首推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一类是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这类书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南朝刘宋的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魏晋时有魏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南朝齐代刘勰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则是我国第一部诗评专著。唐代文学诗歌:王勃唐代初年著名文学家,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名句),诗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诗能突破宫体诗的束缚,开拓诗歌题材的新领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选入课本。在文坛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四人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作用。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皆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诗大多失传,仅存6首,但这6首绝句都是精品,奠定了王之涣在盛唐诗坛的地位。尤其是《凉州词》、《登鹳雀楼》2首,悲凉壮阔,沉雄无比。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故乡过着隐逸生活,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与王维齐名,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他的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情趣,或摹写旅途的风光景物,风格清新淡雅。有《孟浩然集》。代表作《过故人庄》被选入课本。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诗作以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等。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名世,长于七绝,被誉为“七言圣手”。名作《出塞》被选入课本。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王维,(700—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早年曾奉使出塞,诗歌多写边塞风光,后期则多咏田园隐居生活。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选人课本的有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时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并好行侠。自20岁起便漫游各地。天宝初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而遭谗去职。后在洛阳相识杜甫,结成挚友。安史乱后曾为永王李磷幕僚,因磷败牵累流放夜郎,赦后飘泊,死于当涂。其诗雄奇豪迈,想象丰富,感情炽烈,音调高昂,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望天门山》、《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被选人课本。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分别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少时即有宏大抱负,刻苦读书,历经10年漫游,在洛阳相识李白,结为挚友。安史乱中,陷于长安,脱身赴行在风翔,任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流亡四川,曾挂名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舟中。他一生坎坷,故其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称为“诗圣”,其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为主;众体兼备,而以古体、律诗见长;语言精练而具表现力。《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有《杜工部集》《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选入课本。与李白并称“李杜”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自幼刻苦好学,尽通六经百家。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关心民生疾苦,反对官吏聚敛,思想上尊儒排佛,宣扬孔盂之道;文学上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其诗力求新奇,摒弃陈言,对宋诗有很大影响。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被选入课本。与孟郊的并称“韩孟”。韩擅散文,孟工五言古诗,时号“孟诗韩笔”;另外,两人诗风接近,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作家。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古代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少时聪慧,学习刻苦。步入仕途曾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多年担任地方官,对民生疾苦了解颇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形象鲜明,如《秦中吟》、《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长恨歌》等均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琵琶行》被选入课本。与唐代诗人元稹并称“元白”。两人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最后病逝于柳州,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与韩愈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