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亚南第二节词法词法的内容包括实词词法和虚词词法。以下介绍的内容是虚词词法中的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一、代词代词的句法功能大致与名词相类,可以在句中充当的主要成分有主语、宾语、定语。以下将要介绍的代词有五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一)人称代词顾名思义,人称代词是指称人的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和反身代词,我们主要介绍三称代词和单复数问题。1.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7个:吾、我、卬;余(予)、台(yí)、朕。其中最常用的是“吾、我、余(予)、朕”5个。(1)吾、我“早的第一人称代词,在早期的文献中,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文献中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指出:“吾”用于主位和领位,不用于宾位。除非在否定句里,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时候,“吾”才可以用于宾位。“我”字用于主位、领位和宾位。在原始时期,王力先生推测说:“我”字只用于宾位,“吾”字则用于主位、领位,这就是“吾”、“我”在语法上的分工。例如:①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语·雍也》)(主、宾相对)②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领、宾相对)③吾君杀我而不辜。(《墨子·明鬼下》)(同句领、宾相对)④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同句主、宾相对)这一现象在《论语》、《孟子》等文献中反映尤为明显。⑤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⑥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战国以后“吾”字用作宾语的例子逐渐多见。例如:⑦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田子方》)⑧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⑨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嵇康《与山巨渊绝交书》)(2)余、予“余”、“予”二字同音,二字的差别可能只是时间或地域的不同形成的。它们大多用作主语、宾语,很少用作定语。例如:①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左传·僖公十年》)②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论语·先进》)就先秦文献来看,甲骨文、金文、《左传》、《国语》多用“余”;《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多用“予”。(3)朕“朕”最初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一般只用作定语。例如:①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尚书·舜典》)②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春秋以后可以用作主语,这在屈原的作品中常见。秦代以后,“朕”成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4)卬、台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除了《尚书》和《诗经》以外难见其例。例如:①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②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魏晋南北朝以后又产生了几个新的第一人称代词。例如:①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②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鲍照《吴歌》)③吴人之鬼,住居建康……自呼阿侬,语则阿傍。(《洛阳伽蓝记·景宁寺》)2.第二人称代词在上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5个:汝(女)、尔、若;而、乃。(语音上声母均同)(1)汝(女)、尔、若这三个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全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例如:①女我克孥二人。(《殷墟文字甲编》3933)②昼尔于茅,宵尔索綯。(《诗经·豳风·七月》)③王曰:盂,若敬乃正。(《大盂鼎》)以上是用作主语例。④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大克鼎》)⑤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尚书·多士》)”⑥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庄子·天地》)以上是作宾语例。⑦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庄子·天地》)⑧今尔惟时宅尔宅,继尔居。(《尚书·多士》)⑨使余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繁昌。(《墨子·名鬼下》)以上是作定语例。三个代词中,“汝(女)”出现最早,甲、金文中都有用例,“尔”出现稍晚,“若”出现最晚。(2)而、乃这两个第二人称代词主要用作定语,极少用作主语,一般不用作宾语。例如:①乙卯卜,宾贞曰氐乃邑。(《殷契卜辞》173)②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尚书·洪范》)以上是作定语例。③朕心朕德惟乃知。(《尚书·康诰》)④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以上是作主语例。除了上列5个第二人称代词以外,《诗经》中还出现“戎”作第二人称代词的文例,一般作主语、定语。例如:⑤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经·大雅·民劳》)⑥缵戎祖考,王躬是保。(《诗经·大雅·烝民》)(3)卿、你这两个第二人称代词都是中古时期产生的第二人称代词。先看“卿”:①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焦仲卿诗》)②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感溺》)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据吕叔湘先生考证大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是“爾”草写作“尔”(王羲之帖即是如此),而后两字读音分化,再给“尔”字加“人”旁。有趣的是百衲本《北齐书》中保存了三种写法的用例:③谁是爾叔?敢唤我作叔!(卷11)④闻尔病,我为尔计。(卷30)⑤你父打我时,竟不来救。(卷12)隋唐以后“你”字的使用即普遍通行。3.第三人称代词严格说来,上古汉语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借用指代词而来的“之”、“其”,句法功能也受到明显的制约。它们一个只作宾语,一个只作定语,无法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匹配。中古以后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1)“彼”、“之”、“其”这三个都是借用指示代词而来的第三人称代词,“彼”用作主语,用例很少;“之”用作宾语,“其”用作定语。例如:①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②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③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偶或“其”作兼语。例如:④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庄子·齐物论》)汉代以后,“其”的情况有所变化。例如:⑤武王梦帝与其九龄。(《论衡·感类》)(宾语)⑥其若问之,当作依违答之。(《宋书·刘邵传》)(主语)(2)伊、渠、他这三个第三人称代词都是中古时期出现或产生的新词。其中“伊”、“渠”可能是吴语方言词。例如:①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方正》)②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③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着心口。(《游仙窟》)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旁指代词演化而来的,中古时期已可指代人,隋唐以后普遍用作三称代词。例如:④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黄巾被制,无鞍骑马,下而叩头。长房曰:“还他马,赦汝死罪。”(《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别人义)⑤尝大会,温使叼彝嘲之。彝谓(韩)博曰:“君是韩卢(古韩国名狗)后邪?”博曰:“卿是韩卢后。”温笑曰:“刁以君姓韩,故相问焉。他自姓刁,那得韩卢后邪?”(《晋书·张天锡传》)(有歧义)4.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在中古以前,汉语的人称代词基本都是单复数同形,即它们既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有时也用“侪(chái)”、“曹”、“辈”、“等”、“属”等词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词性不是词尾,而是名词。例如:①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②今欲杀尽若曹。(《汉书·东方朔传》)③尔辈群奴,正可牧牛羊,何为送死?(《晋书·苻坚传》)④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也。(《史记·高祖本纪》)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现代汉语的复数词尾“们”,吕叔湘先生认为唐代已经产生,字形写作“弭”或“伟”。例如:⑥我弭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赵璘《因话录》)⑦儿郎伟,重重祝愿,一一夸张。(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宋代以后字形也作“懑”、“瞒”、“门”、“每”等,最终定形为“们”。(二)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是指那些具有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也就说这些代词对所称代的对象具有区别作用。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旁指、特指、泛指等类别。以下主要介绍近指、远指和特指、泛指。1.近指代词古代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等,这4个代词中,“兹”产生的时代最早,而后世不如另外3个代词常用。这4个代词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例如:(1)兹①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尚书·盘庚上》)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③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盘庚上》)(2)此①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尚书·无逸》)②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③违此二者,奸莫大焉。(《左传·僖公七年》)(3)是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②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左传·宣公十五年》)③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4)斯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2.远指代词古代汉语中的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和“夫”。两词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前者更常见,后者的指代性较弱。例如:(1)彼①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②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2)夫①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诗经·陈风·墓门》)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③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论语·先进》)3.特指和泛指古代汉语中的“其”是特指代词,一般用作定语;“之”是泛指代词,一般用作宾语,也可用作定语。例如: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司马迁《报任安书》)②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③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其他指示代词中还有5个的情况比较特殊,难以归入哪个类别。它们是:若、然、尔;焉、诸。(1)若、然、尔这3个代词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此”、“这样”或“那样”,“若”常用作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例如: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②河东凶亦然。(同上)③汝乃我家出,亦敢尔邪?(《后汉书·邓禹传》)(2)焉、诸“焉”是兼词,通常用在句尾兼有代词和语气词的功能。如果指代功能消解,就是句尾语气词。例如: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兼词)②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语气词)“诸”可用在句中或句尾,用在句中相当于“之+于(介词)”,用在句尾,相当于“之+乎(语气词)”。例如:①段入于鄢,公伐诸鄢。(《左传·隐公元年》)(之+于)②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之+乎)(三)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问人、问事物、问处所。常用的疑问代词虽然可以分类,但也常有通用现象。1.问人的疑问代词问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两个:谁、孰。“谁”始见于《尚书》,后世成为常用词,沿用至今。作为代词“谁”的语法功能齐全。比较而言,“孰”一般用作主语,偶尔作宾语,不用作定语;“谁”指代事物的用例很少见,“孰”则比较多见。例如:①天下之害孰为大?(《墨子·兼爱下》)②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以上两例中的“孰”均指代事物。“孰”还可以与介词“与”组合,构成宾语前置的介宾短语“孰与”,并逐渐成为凝固结构表比较或反问。这也是“谁”没有的。例如: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一般介宾短语)④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表比较的疑问)⑤从天而讼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表比较的反问)2.问事物的疑问代词这类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总体而言,“何”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其他三个使用范围较窄。(1)何在古代汉语中,“何”可以作宾语、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也可以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例如:①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