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中小学教育教学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对各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那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呢?一、校长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它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标杆,办什么样的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都由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所决定,教学活动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去,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形成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和约束。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德无识,不算人才;有才无德,也不是人才;唯有德才兼备,方可为人才。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其对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引领学校工作的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二、班主任育人工作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十分重要。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2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应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早晨迎接学生进校、课间十分钟休息和课间操的引导及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放学扫除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有利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在每一学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队会、集体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时机,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在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特别注重搞好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时机,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班主任要积极推进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班级内要建立“书法园地”、班级荣誉墙、图书角、“我的中国梦”主题栏,班级竞赛栏等。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和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宗旨,耳濡目染,长期熏陶,是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以载道”,课堂教学要融入道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课堂。因此,每位任课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美德方面的内容,通过直接或渗透的方式向学生输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责任、诚信、创新、孝敬、合作等优秀品质。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深挖教材,适时适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味的空洞的说教只是空讲,教育效果不会理想。我们只有在备课中深挖教材,以教材为例,再拓展扩延,让学生知荣辱,树新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如《落花生》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3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以此为主线来贯穿文章,合理组织教学,就会潜移默化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起到“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教育中,不能简单地把一些思想和道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思想和道理融于各类实践活动当中去,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受到教育。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与做”中创新实践,感受知识,铸造人生,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一是让学生在听、看、写、讲中深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听,就是组织学生听传统故事,听革命故事。看,就是组织学生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写,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讲,就是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宣讲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二是在《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与做”中开展践行活动。学校要把《中小学生守则》及“弟子规”等规则作为行为准则。把“学与做”活动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守则内容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参与扶老助残、帮困解难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开展孝敬父母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4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通过开展这些广泛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更加广阔背景下成长、成才和成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作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导向。总之,在中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挖掘,注重创新,搞好融入,这样,才能使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规范学生行为,造就有用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