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发展战略概念: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空间开发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是对上述内容进行地区配置,以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其重点内容是,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应相对稳定。战略目标的制定:目标要适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衔接;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战略重点要考虑: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经济转型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局面的关键要素。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向。比如,一个区域的战略目标明确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跳跃式发展?是自力更生还是依靠外援?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和协调等手段。战略抉择SWOT分析:就是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做综合分析研究。S:(strength)优势。W:(weaknesses)弱势因素;O:(Opportunities)机遇;T:(Threats)挑战。而区域战略抉择就是针对对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要走的路。ⅠⅡⅢⅣ(区域)(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1)自主发展战略:是从殖民统治的历史,从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出发而提炼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要发展就要自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其理论依据是: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同时期出现的事物。落后国家的落后是由于参与资本主义过程所造成的后果。核心意义:从社会政治制度揭示了落后地区不发达的原因,而且揭示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主国与卫星国的关系。宗主国从殖民地和卫星国榨取资本、掠夺原料,殖民地和卫星国由宗主国控制,受宗主国支配。这是殖民体系结构和依附关系的实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2)高速度增长战略: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赶上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现代化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高度增长具有积极意义,是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故该战略又被称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理解,该理论中的经济增长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标志,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加;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增长的保障。。经济增长综合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上。因为其与生产的投入和产品价格有关。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战略目标,自然会强调不断地加强资本积累,实行扩大再生产;强调工业化,强调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强调高消费,生产更多的高价值商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3)变通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传统发展战略有可能产生的“不发展的增长”而提出来的。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该战略并不否定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但是强调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有人民大众基本需求的增长和福利的增长为基础。(4)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战略模式。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为取得外汇,往往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的相对优势,出口初级农产品或矿产品。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其突出的缺陷是:①生产地比较分散,规模小,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②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过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③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耗一般比较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中国家为发展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产品,同样需要用外汇来引进设备和技术,或者进口零部件,同时还需要用高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工业产品。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面临着尖锐的矛盾。即:①发展中国家既需要有国际市场的外汇流入,又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时仍然需要出口初级产品或者举借外债。②而且,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国家也使用各种措施破坏关税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所以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能为力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6)出口替代战略: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这些国家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起到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机会的作用,并进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采取这种发展战略的国家有:20世纪60年代后的巴西、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20世纪末的中国。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有:①工业发展的依附性还相当强,难于根本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②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远低于产值的增速;③该战略往往受到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7)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根据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针对所谓后工业社会而提出来的发展战略模式。美国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化社会有五个显著特征:①经济上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化;②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发展变化,专业的技术劳动者占突出地位;③理论知识在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的中轴;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要对科技的发展进行评估和控制。⑤通过智力技术,对各项政策制定做出决策。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空间战略发展模式(1)集中式发展。以城市产业的空间集聚为例。产业的空间集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同类型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分布,另一种是不同类型产业在一定的地点和区域内集中分布。空间集聚同类产业空间集聚的成因解释:①由于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使某些产业部门最适宜在一定条件和资源的地区发展,形成产业集中分布的基础。②企业外部的经济利益,使同类型产业各企业的相互吸引力量大于排斥力量。例如,饮食一条街,家具商场一条街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便于企业管理外,还主要因为彼此的物品都不能完全互相替代,便于客商挑选、比较。不同类产业空间集聚的成因解释:一是相同的产业指向;二是特殊的区位优势产生的吸引力;三是因产业的关联性而聚集在一起;四是企业外部的聚集效益。空间战略发展模式(2)分散式发展:仍以产业的分散布局为例。其成因主要包括:①同类产业的排斥性;②产业的区位指向:例如,原料指向的,矿产品或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业。市场指向的,或者产品需求量大、通用性强、价格低廉的加工企业和供应企业。③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④经济活动过分集中产生的推力。(3)集中与分散整合发展。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概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几类结果。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增长极理论(1)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思想。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佩鲁的增长极是个纯经济概念,他使用“经济空间”的概念,但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其将“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他认为在经济空间中的经济远需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他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民经济像是相对活跃的集合体(领头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产业极和活动极)和相对被动的集合体(受推进产业和依存于地理上集聚的一些活动极的地区)的组合。”前者导致后者产业增长现象。而产业支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在产业之间、经济元素之间的差异。认为富于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远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增长公司或厂商构成推进型(或称为推动型)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型企业推动效应的大小与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有关。凡是前向、后向、侧向关联广的产业,都有较大的推动效应。增长极(2)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法国布德维尔在1957年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增长空间这一概念。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认为“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概念与推动型产业相关联”。……把它作为经济活动在地理上集聚的极比作为不同于全国矩阵的部门复合体系统更为可取。总之,增长极将作为以拥有推动型产业的复合体的城镇出现。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的概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德维尔的增长极具有“推动”和“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的意思。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佩鲁的“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及与其相依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的“极”。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是重视不够的。虽然提到了在地理上集聚的产业极,但并没有把地域的极化作为增长极的一个内在要素。增长极(3)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推动型产业的特征: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支配作用。应具有的特征包括:a.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产品需求量的增速/居民收入的增速。b.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c.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d.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e.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有紧密关系;产业的增长能够支撑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机制: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增长极(4)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a.“回流效应(繆尔达尔)”.指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增长极无论最初扩展的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回流效应”产生的原因:①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导致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引导相关产业进一步扩张,并且向核心地区集中,增长核心地区的竞争能力。②聚集经济效应。增长极(4)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b.“涓滴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它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它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