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热爱地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都喜欢春天,我们都热爱自然,我们都期盼有一个温馨的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保护地球,应从规范企业环境管理做起,也只有企业的环境改善了,才能根本上减少污染…..宏微公司宣ISO14000环境标准知识培训目录第一节ISO14000标准产生概况第二节ISO14001:2004标准理解第三节组织如何初始环境评审人类的觉醒—当代环境保护历程八大公害事件全球性环境问题ISO14000标准的诞生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比利时马斯河谷工厂排放大量酸性气体S02、S03,3000人中毒,60人死亡;日本富山事件--1931日本富山炼锌厂,把含镉污水排入河中,居民饮用水镉中毒,死亡215人;美国络杉叽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美国络杉叽因汽车排放氮氧化物与紫外线作用,大多数人患病,400人死亡;美国多拉诺烟雾事件--1948美国多拉诺镇多家工厂排放酸性气体S02、S03,60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八大公害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居民煤炉排放大量S02、S03,4天内4000人死亡,2月后又有8000人死亡;日本水俣事件--1953日本水俣湾氮肥厂把含巩催化剂废水排入海湾,人们食用了被污染的海产品,近万人患中枢神经疾病,22人死亡;日本四日事件--1955日本四日市工厂,排放大量S02,并含钴锰钛,500人患病,36人死亡;日本爱米糖油事件--1968日本爱知县的米糖油被多氯联苯污染10000多人受害,16人死亡,数十万只鸡死亡;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气候变暖–大气中C02含量每年上升0.4%,到2050年气温可能升高1.5到4度,海水上升1米多,起因C02;臭氧层破坏--臭氧变薄,南极上空有臭氧调洞紫外线伤人,起因CFCS;生物多样化丧失—5-20%物种可能受到灭绝或死亡,破坏生态系统,起因捕杀与农药;土壤沙漠化加速--全球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变沙漠,起因过度放牧、乱砍乱伐全球性环境问题淡水资源枯竭和污染--淡水占总水量1%,可利用的谈水占总淡水量的2.48%,每年10亿人吃污水生病;起因生活、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海洋生态危机--海洋污梁,油、垃圾、废水污染。25%鱼类已经或濒临灭绝;起因人类废弃物物和污染物入海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产生气候异常、增加CO2排放、物种减少、加剧水土侵蚀;起因发展中国家重经济轻环境酸雨污染--酸雨PH值低于5.6的降水越来越多,腐蚀环境,起因S02;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走上了环境立法和依法治理环境的道路。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调查和研究任务。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东京召开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呼吁人类珍惜尚存的、为时不多的改变未来的机会,不要把生态问题留给下一代;这些观点为日后在全球范围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奠定了基础。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从80年代起,美欧的一些大公司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同时委托外部的环境咨询公司来调查他们的环境绩效,并对外公布调查结果。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EMS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标准化和许可制度。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1990年欧盟在慕尼黑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BS5750基础上,制定了BS7750—EMS标准。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生态管理和审核法案(EMAS)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5个重要文件。正式确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全面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把环境观提升到一个更高更远的境界,不但我们这一代人要发展,也要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有余地。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开始。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ISO14000环境标准的诞生1993年6月,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TC207),开始制定EM方面的国际标准。1996年10月,ISO正式发布了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EMS)和审核(EA)方面的国际标准。以规范企业和社团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ISO14000标准族介绍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4—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GB/T24010—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24011—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GB/T24012—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GB/T24040—ISO14040《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发展历程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74-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1978年国家《宪法》对环境保护做了规定“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0-1992年将近有十几部环境资源法规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3-2004年对部分法规进行了修订,同时先后制订了《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法规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内容宪法有关条款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和签定的国际条约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解释资源法律法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行政法规其他法律法规所涉及的环境法规条款我国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实施ISO14000的意义消除绿色消费潮流带来的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节约能源减少环境责任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形象改善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帮助企业满足有关环境法规要求认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4.2环境方针4.3规划(策划)4.3.1环境因素4.3.2法律与其它要求4.3.3日标、指标和方案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沟通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监视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改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5内部审核4.6管理评审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ISO14001: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影响的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准则。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述愿望的组织:a)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其确信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通过下述方式证实其符合本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请感兴趣的一方(如顾客)予以确认——寻求外部组织证实对它的声明予以确认;——寻求外部机构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适合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运行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在附录A中给出了提示性的使用指南。注: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附录A的条款与标准第4章中的编号相对应。如:4.3.3和A.3.3涉及有关目标和指标的内容;4.5.5和A.5.5涉及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内容。2规范性引用文件目前尚无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3.1审核员auditor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3.2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对环境管理体系(3.6)进行强化的经常性过程。其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3.10)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方面。3.3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针对所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补救措施3.4文件document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3术语和定义3.5环境environment组织(3.16)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其相互关系注:从这个意义上讲,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扩展到全球系统。3.6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一个组织(3.16)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与环境(3.5)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3.5)的环境因素。3.7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对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术语和定义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组织(3.16)的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确定和实施环境方针(3.11),管理环境因素(3.6)。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注2: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方法、程序(3.19)、过程和资源。3.9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objective与组织(3.16)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3.11)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3术语和定义3.10环境表现(绩效)environmentalperformance组织(3.16)对它的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的测量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进行所测量。3.11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policy组织(3.16)环境表现(绩效)(3.10)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所做的正式阐述。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3术语和定义3.12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3.9)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确定并满足的具体的表现(绩效)要求,他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16)或其局部。3.13相关方interestedparty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绩效)(3.10)或受其环境表现(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术语和定义3.14内部审核internalaudit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3.16)对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准则的满足程度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