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一、为什么会爆发南昌起义?合作探究二、你能简述南昌起义过程吗?其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一、南昌起义1、背景:主观①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③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②中共中央的改组;2、概况:客观:南昌附近敌人兵力较薄弱南昌起义一、南昌起义直接结果:占领南昌城最终结果:南下广州,损失严重;一部分……;另一部分……1、背景:主观①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周恩来、贺龙等③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②中共中央的改组2、概况:(2)领导人:(1)时间:1927年8月1日(3)经过: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4)结果:客观:南昌附近敌人兵力较薄弱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3、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巧学巧用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A、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C)①清算了……;②确定……总方针;③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4)意义:(1)时间:(2)地点:(3)内容: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湘赣边秋收起义(1)时间:(2)领导人:(3)地点:(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教训:(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1927年10月性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摇篮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离大城市较远,敌人防守力量薄弱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部队筹粮地处南方,革命基础好为什么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进入井冈山的革命队伍面临哪些困难?•假如你是毛泽东,将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革命理论和实践形成了什么思想?有何历史意义?(1)土地革命——核心根本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内容:(3)武装斗争——军事保证(2)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进行反“围剿”(1)土地革命——核心根本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内容:(3)武装斗争——军事保证(2)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意义(1)、奠定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基础(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世纪金榜》P63)井冈山革命纪念碑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随堂练兵1、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开始认识到的问题是A、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党的工作重心应从城市转向农村C、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C)随堂练兵2、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C.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体验高考(2007上海单科A,10)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B)体验高考(2007广东文科基础,24)“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典例·展示】1、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是A坚持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C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D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典例·展示】2、经过土地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①分到了田地②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③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债务④摆脱了政治压迫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土地革命——核心根本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3)武装斗争——军事保证(2)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4、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内容:意义:(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巩固了……。•一、导致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二、红军长征初期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如何解决的?•三、红军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我们应学习红军长征哪些精神?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指导思想:“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召开背景:长征初期,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1)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2)肯定……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4)取消……。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①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②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2)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深化·拓展】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旧址泸定桥铁索会宁会师楼艰难的长征历程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粉碎了、播下了、开始)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坚定信念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长征精神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重温长征精神的精髓,能使我们知道今天和平安定之不易,明天发展前进之动力,这就是重走长征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随堂练兵毛泽东在《长征》中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说明红军长征()①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②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③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④体现了北上抗日的决心和意志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本课小结•()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他的()、()和(),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本课小结•(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他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两次扭转危机的转变(一)工作重心的转变:由城市(二)树立正确的指导路线:遵义会议•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