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周三多《管理学》总结(打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二、管理的职能(一)有关管理职能的观点20世纪初,法约尔(Fayol,1916)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当今大多数教科书将管理的职能分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二)本书的观点:三、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1、人际角色A、代表人角色:管理者代表一个组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B、领导者角色: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指挥和协调作用。C、联络者角色:管理者为了建立和协调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所起的联络作用。2、信息角色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信息。管理者在组织中是信息传递中心和信息传递渠道。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越高,信息需要量越大。A、监督者角色:监控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并从中识别出对组织有用的信息。环境变化对组织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监督包括收集和整理(处理)信息。B、传播者角色:就是作好信息的内部传递工作。C、发言人角色:就是作好组织信息的外部传递工作。3、决策角色决策角色是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A、企业家角色:发现内外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机会并及时抓住,比如投资方向决策等。B、冲突管理者角色:解决组织内外部的冲突和问题。C、资源分配者:解决组织资源在不同项目上的分配。D、谈判者角色: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等,主要目的是保证组织目标得实现。四、管理者的技能(卡茨)1.技术技能掌握和熟悉特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理论概述早期的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现代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代表人物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1、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泰罗)2、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工作定额。时间和动作研究,制定工作量。(2)、标准化。操作方法,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教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4)、差别计件工资制。制定定额,根据完成情况计件给付报酬。(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成立计划部门,负责制定定额工作量,工人负责执行。4、对泰罗制的评价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这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4)泰罗把工人看成使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把人看作使纯粹的“经济人”。(二)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31、法约尔的贡献: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主要贡献在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代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主要理论观点: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管理的十四条原则A、分工B、权力与责任C、纪律D、统一指挥E、统一领导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G、报酬合理H、集权与分权I、等级链与跳板J、秩序K、公平L、人员稳定M、首创精神N、集体精神(2)对法约尔的评价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韦伯的贡献1)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基础:等级、权威和行政制(包括明确的规则、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纪律)。2)评价: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二、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1、梅奥的历史背景2、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实验研究照明对生产的影响------照明对生产影响很小。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实验监督和指导方式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并增加产量------工作态度对生产有影响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时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实验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霍桑实验的成果:(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提高工人的满意度,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三、数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主要内容: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四、系统管理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权变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管理变量指的是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六、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80、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4代表人物:戴明和朱兰(质量管理之父)(1)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改善(3)关注流程(4)精确测量(5)授权于员工。七、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核心能力理论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一、道德的定义道德通常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即大多数人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是人们用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对是错的标准。不同组织的道德标准不同,同一组织在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个人的道德标准要与组织和社会的标准相符,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兼容。二、四种道德观1.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2.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3.公平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4.综合观: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综合入商业伦理中。三、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1、遵守道德规范视作责任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6、具有自律的特征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第二节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一、道德发展阶段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这些阶段,而不能跨越;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4阶段上道德发展阶段层次阶段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1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只在符合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惯例层次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2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3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4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5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6遵守自己的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二、个人特征1、一个成熟的人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是个人早年发展起来的,也是教育与训练的结果。道德和价值观。2、自我强度:一个人信念强度。(内部)3、控制中心:对自己命运的主宰程度。(外部)5第三节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一、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二、确定道德标准三、设定工作目标四、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员工培训表率作用奖惩机制)五、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经济考核加入道德因素)六、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建立专门机构或由专门门人员对员工进行解惑)第四节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一、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二、两种社会责任观1、古典观(纯经济观)代表人物弗里德曼,他认为:现在的管理者大多是职业经理,他们并不拥有自己经营的公司,他们是雇员,对股东负责,股东只关心一件事:财务收益率。社会责任行为会增加经营成本,这些成本则以该价转嫁给消费者,或是通过较低的边际利润由股东们承担。2、社会经济观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企业的第一位目标是保证自身的生存。时代变了,社会对企业的预期也在变化,同时也日益依赖于社会,而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经济实体,也不再是经济机构,因而必须建立和维持更大的社会责任。古典观社会责任观利润一些社会活动白白消耗企业的资源;目标的多元化会冲淡企业的基本目标——提高生产率而减少利润。企业参与社会活动会使(1)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2)与社区、政府的关系更加融洽因而增加利润,特别是增加长期利润。股东利益不符合股东利益。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实际上是管理者拿股东的钱为自己捞取名声等方面的好处符合股东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被认为其风险低且透明度高,其股票因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权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其本已十分强大的权力更加强大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所拥有的权力均是有限的,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责任从事社会活动是政治家的责任,企业家不能“越俎代庖”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力,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它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基础公众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缺乏社会基础,近年来舆论对企业追求社会目标的呼声很高资源企业不具备/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领导人的视角和能力基本上是经济方面的,不适合处理社会问题企业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拥有财力资源、技术专家和管理才能,可以为那些需要援助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业提供支持三、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6(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补充:四、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一)赞成的理由1、满足公众期望;2、增加长期利润;3、承担道德义务;4、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5、创造良好的环境;6、阻止政府的进一步管制;7、责任和权力对称;8、符合股东利益;9、拥有资源;10、预防胜于治疗。(二)反对的理由1、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2、冲淡目标;3、不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