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lànyú韩非子,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从荀子,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现存55篇。1.自主学习本课“滥、竽、郭、奏”四个生字。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2.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3.结合实际生活领悟寓意。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2.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2.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yuèlǐnmǐnhàochǔchǔguō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滥:竽:滥竽:处士:说:廪食:立: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同“悦”,高兴。供给粮食。登位、即位。虚妄不实。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1.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2.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多的口粮。3.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根据句意说出相对应的课文内容: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加以想象南郭处士是怎么吹竽、怎么逃走的)2.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你在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处士,你会怎么劝他呢?从此以后,他又会怎么做呢?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次充好、不会装会的现象,你能说一说吗?你能读懂句子中“滥竽充数”的意思吗?1.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比喻以假的冒充真的,以次的冒充好的。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骗别人。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滥竽充数1.续写故事《南郭先生下岗后》。2.阅读文章《鱼目混珠》。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鱼目混珠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珍藏起来。他有个邻居叫寿量,非常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个鱼眼珠,以为是珍珠,也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一天,有个人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要用珍珠的粉末和在药里才能医治。于是,满愿拿出珍藏的珍珠,寿量拿出珍藏的鱼目,鱼目和珍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