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概述1.1背景2005年威海市政府决定编制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受威海市规划局领导与委托,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与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项规划的编制任务。2006年4月项目组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相关交通调查,并于2006年7月份完成现状交通调查分析报告。开发并建立起实用可行、反应灵敏、多种模式的综合交通需求分析模型,是本次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报告将叙述其开发思路、建模方法及相关技术。1.2研究范围及年限威海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建立的主要范围为规划建成区范围。同时,根据规划编制要求和城区交通需求发展特点,对城市范围内的外围组团(双岛湖、东部港区和南部新城等)等进行了相应的扩展研究及建模。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建立的目标年限分别为现状2006年、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1.3研究目标在本次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中,交通模型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借鉴并尽量保持以往威海市区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开发的基本思路、方法,开发符合威海城区实际交通情况的交通模型,以模拟机动车、自行车和公交客流在主要交通走廊上的运行并反映交通出行及分布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测试并评价不同规划策略和方案的交通运输效果。本次交通需求分析模型的开发应体现综合性、实用性、灵活性,能为今后模型的快速修改和更新提供方便,建立威海市区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研究的分析手段,并具有相互反馈、快速反应的实用功能。1.4交通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路线为充分利用EMME/2软件所具有的特性,结合本次规划编制要求,项目组专门为威海市区建立的交通需求分析模型框架如下图示。2图1-1交通模型技术路线1.5交通区划为便于现状与规划数据的对比和交通预测分析,在确定交通小区的划分范围时,应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拓展范围,东部和南部新区是威海城市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本次交通小区的划分范围包括了现状建成区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范围。而交通小区的详细边界划分则主要依据现状社区和乡镇边界,还参考了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等资料。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人口就业岗位机动车发展趋势分析居民出行需求模型流动人口出行需求模型特殊生成点出行需求模型机动车出行需求分析对外道路交通模型出行矩阵合并自行车公共交通机动车交通分配模型自行车公共交通机动车规划策略及交通方案评价交通系统建模3根据最后划定,威海市交通小区覆盖范围内面积141平方公里,将其归并为8个地带(城中心区、高区、经区、孙家疃、张村-羊亭、刘公岛、东部港口区、南部新城)或15个交通大区,由99个交通小区、1个公路客货运站场、1个铁路客货运站场、1个机场、1个港口,另外考虑4个对外交通公路道口点,共计107个交通小区。表1-1普通交通小区区划一览表地带交通大区号交通小区号地带交通大区号交通小区号11101~111(共11个)3101001~1011(共11个)2201~212(共12个)111101~1108(共8个)3301~303(共3个)46601~606(共6个)4401~405(共5个)57701~707(共7个)5501~508(共8个)131301~1302(共2个)8801~804(共4个)6121201(共1个)9901~904(共4个)7141401(共1个)28805~809(共5个)8151501(共1个)9905~914(共10个)普通小区小计101-1501(共99个)表1-2特殊交通小区区划一览表名称交通小区号公路道口双岛大桥道口751青岛南路道口1051滨海大道道口1052江家寨道口1151威海长途汽车站1152威海火车站1153威海机场1055威海港10564图1-2威海交通区域划分图52.人口与就业岗位2.1土地利用为构建交通模型,预测人口及就业岗位分布,依如下原则确定威海市区土地使用分类: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分类相协调,考虑各交通小区分类用地面积的可取得性;达到交通需求分析所需的用地分类精度。由此将各交通小区的土地使用分为十七类:工业、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教育科研设计、文物古迹、其它公共设施、仓储、对外交通、居住、特殊用地、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等。各规划期威海市区土地使用发展情况如下表示。表2-1威海市区土地使用发展状况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2004年2020年2004年2020年1R居住用地2695.73598.329.5525.432C公共设施用地1129.62077.812.3814.69行政办公用地117.3130.81.290.92商业金融业用地490669.95.374.73文化娱乐用地24.785.10.270.60体育用地48.883.60.530.60医疗卫生用地24.540.90.270.30教育科研设计用地409.81022.94.497.23文物古迹用地6.37.20.070.05其它公共设施用地8.237.40.090.263M工业用地3383.83413.237.0924.124W仓储用地155.1335.41.702.375T对外交通用地152.7205.71.671.456S道路广场用地1046.92601.511.4718.39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10.6216.92.311.538G绿地901.48其中:公共绿地264.91656.52.9011.709D特殊用地84.444.70.930.32合计城市建设用地9123.714150100.00100.0062.2城市人口2.2.1城市人口总量依据现状社会经济调查,2005年威海主城区人口达到76万人。根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的人口规模,至2020年城区规划土地利用下的常住人口规模将增至130万人左右,总人口145万左右。但是考虑到威海发展的超前性,依据城市新发展趋势及结合最新分区规划,威海城市未来发展规模极有可能在规划年突破常住人口145万人口,达到170万总人口左右的规模。表2-2威海市区人口总量2005年(主城区)2020年总规2020年本次预测城市人口(万人)76145170常住人口(万人)66130150流动人口(万人)1015202.2.2城市人口分布对于现状(2005年)、2020年城市人口的分布,采用如下模型:iiiHDP(2-1)式中,Pi:i小区人口数Di:i小区的人口密度(人/公顷)Hi:i小区居住用地面积(人/公顷)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市区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域,至2020年张村、羊亭、南部新城、张家瞳、东部港区等外围地区的人口规模达到了60万人,占40%,与土地利用优化策略相对应,核心区人口规模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长幅度较小,中心区、经区、高区人口从现状的66万人增长到到90万人,仅增长36%。至2020年通过对现有居住区的完善改造,形成了张村片区、南部城区片区、竹岛-望岛片区、阮家寺-杏花村片区、涝台-黄家沟片区、西部城区海滨片区、毕家疃-槐云片区、古寨西-古陌片区、北部海滨片区、温泉镇片区等成熟居住片区;通过对外围新区的开发,形成了双岛湾科教片区、羊亭片区、崮山片区、草苗子片区等新建居住区。2020年规划人口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区、高区和经区,并沿青岛路路7沿线和世昌大道沿线出现高密度集中区,最高人口密度超过30000人/平方公里,与此同时,中心区由于用地置换,大量居住用地改为它用,导致中心区大部分区域的人口密度明显减少。图2-1威海市区2020年人口密度图2.3就业岗位2.3.1就业岗位总量依据社会经济调查,现状威海市区就业岗位总量30万个。近、远期就业岗位总量的预测综合如下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预测就业人员的需求;结合人口发展规划,按照现行就业年龄规定和人口的年龄结构推算,预测就业岗位的供应;结合现状社会经济调查,考虑有关产业调整政策等因素,估算各类就业人口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由此预测就业岗位总量及构成。经综合分析,规划至2020年就业岗位总量为82.5万个,就业率为55%。就业率的适度上升反映出中心城区职能的加强,人口外迁和就业集中的趋势有所加强。表2-3威海市区就业岗位总量82005年2010年2020年就业岗位(万个)3082.5就业率45.5%55%2.3.2就业岗位分布对于现状(2005年)、2010年、2020年城市人口的分布,采用如下模型:kkikiibAE(2-2)式中,iE:i小区就业岗位数;kiA:i小区k类用地面积(公顷);kib:i小区所属特征区f的k类用地就业岗位密度(个/公顷)由上述模型汇总得到的各类用地就业岗位数还须与按人口比例和产业政策所预测的各类就业岗位数进行平衡。随着用地调整和人口分布变化,2020年就业岗位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形成了中心区、经区、高区三个岗位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岗位分别占到总量的30%、24%、14%。商业金融就业在环翠中心区高度集中,在昆明路沿线形成了市级商业中心;工业就业主要外围地区,在南部新城、经区、张村-羊亭等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区;行政办公就业主要集中在环翠中心区;对外交通用地上的就业随着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上的变化向外围区域集中。随着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心服务职能的强化,平均就业强度由现状的41.4个/公顷上升至2020年的58.5个/公顷,呈现由中心至外围的内高外低、逐步递减的态势。9图2-2威海市区2020年岗位密度图2.4流动人口2.4.1流动人口总量基于现状流动人口分布及出行调查和由公安局处取得的相关资料,2004年威海主城区流动人口总量达10万人。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威海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及辐射能力的加强,预计2020年威海市区流动人口将达到20万人,较现状增长100%。根据流动人口的出行目的和出行特性将其分为临时工、旅游购物出差、探亲访友看病其它、暂住共四类。表2-4威海市区流动人口总量(万人)分类2020年临时工12旅游公务出差2探亲访友看病2暂住4合计202.4.2流动人口分布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反映在他们的居留特性上,即居留地点。流动人10口的居留地点按其特征可分为居民区、旅馆、工作地(如工厂、建筑工地等)、医院、大专院校,对应的用地属性分别为居住、旅馆酒店、工业、医疗卫生、大专院校。根据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流动人口对居留地的选择偏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到城市来的目的。以公务、商务及旅游为目的流动人口主要留宿在宾馆、旅馆,探亲访友的流动人口则以留宿在居民家中为主。下表给出了调查得到的各类流动人口在不同居住地分布的百分比。表2-5各类流动人口居住地分布情况工业大专院校旅馆酒店医疗卫生居住临时工70%5%25%旅游公务出差5%65%30%探亲访友看病其它5%10%5%80%暂住5%5%90%根据各类流动人口在不同居住地分布的百分比和流动人口预测值,可以计算出各类流动人口在每种居住地中的人口数:gdgdgMPM(2-3)其中:dgM——g类流动人口居住在d类居住地的数量;dgP——g类流动人口居住在d类居住地的比例;gM——g类流动人口的人数;d——居住地类型;g——流动人口的类型。3.居民出行需求模型3.1出行生成模型3.1.1出行产生模型建立及校核出行生成模型的建立通常有两种方法:回归分析法和交叉分类法。这两种11方法的共同原理都是通过分析,研究影响交通发生或吸引的主要因素,建立起这些主要因素与交通量的关系。出行产生量预测采用交叉分类中的产生率法,将出行对象按照社会经济、家庭情况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出行目的进行分析,确定各交叉类别的出行率,具体公式见3-1。Pi=ΣRikTik(3-1)式中:Pi—i区的出行产生量;Rik—i区第k种出行目的的出行率(次/人*日);Tik—i区第k种出行目的人口数。出行发生模型中的出行目的共分为四种,见下表:表3-1现状居民日出行发生率(次/人*日)出行目的地带1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