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化学说课标、说教材姓名学校2016-2-192九年级化学上册说教材演讲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我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说课标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2、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二、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特点2、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方面、说课标1、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使学生了解化学的价值,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富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第一、二、三、六、七单元)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第二单元);水(第四单元);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六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单元)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第七单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第二、三、七单元)32、课程标准对本册书的要求课程标准对本册书的要求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概念的形成物质的认识。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运用观察、推理、实验、判断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方面、说教材1、编写体例和特点1.新教材以形象生动的图表来代替文字叙述,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阅读、讨论,使学生对这些内容留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从科学、技术互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能力和科学态度、方法3.新教材注重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课本内容的编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形式:(1)图片,为老师提供导入新课材料,使学生预习时获得感性知识(2)主课题,包括正文、合作、正文边空、练习与应用等部分。正文形式灵活,分别以实验、探究、讨论、练一练、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教材中还有一些资料卡片、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化学、技术、社会等资料可以共给学生合作交流,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正文边空有一些小字注释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文的问题。练习与应用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延伸。(3)实验活动,体现了化学课的开放性、实践性与综合性。(4)单元小结是以知识结构图,表格对比法,回顾与思考等方式呈现。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整理单元知识结构。2、编写意图(1)优化了教材内容,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使化学变得生动有趣。(2)优化了学习过程和方式,教材编写上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只起引导作用。(3)优化了情感价值,主要体现在使学生意识到,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是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创新实践精神和科学的学习精神。(4)优化了学习的评价方式,教材的编写逐渐转变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样性,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3、内容结构课本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了解物质的,使学生掌握,在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让学生从五彩本分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逻辑关系,纵向联系。4在课本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理解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打下了基础。使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对化学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做好铺垫。同时,也为第四单元化学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学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及计算埋下了伏笔,进而也对下册第十单元复分解反应的学习有所帮助。这样就把整册知识有机的贯穿在一起,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认识到化学的本质。第三方面、说建议1、教学建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能动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构建课堂的过程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前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布置适当的问题,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创设一些能联系学生的实际,能使学生获得欣赏感受的情境,调控课堂,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们学校,在学习应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正体现了以下教与学的关系1\指集体备课四个环节:主备教师初备—备课组集备—主备整合—个性化修订应用2\指基础课教学三环节,即:个人独学——小组交流——班内展示1、评价建议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因此,对于评价活动提以下建议:评价的主体应该包括家长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包括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中最有效最直接的评价方式有:口头提问和书面考试。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可以采取定性的方式,就是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与肯定,或鼓励性的评语。也可采取定量的方式,就是以分数或等级给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准确的评价。总之,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以同一种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以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评价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已全面考察学生的化学素养。(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4)、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确保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来服务与我们的课堂,利用教材上的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进行探究活动,选学栏目等引导学生学习,还可从课外去寻找有利于我们教学的资源。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去图书馆借阅杂志,报刊等收集资料,也可利用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去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也可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药品等。5总之,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开发、利用和管理好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把化学课程学习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