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百家”泛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在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人物时代主要思想、代表作儒家孔子春秋仁和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编《六经》孟子战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性善说。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法家商鞅韩非子战国商鞅变法的内容: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集权、奖励耕战;主张变法革新道家老子春秋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战国把“道”看成最高原则;崇尚自然;乐天安命墨家墨子战国“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节俭-(与儒家讲究等级名份、重义轻利主张针锋相对)一、百家思想(1)经济:(2)政治:(3)阶级:(4)思想文化: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在改革中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为建立封建政权,重用有才学之人改革,“士”阶层活跃。社会动荡的大变革时期,思想自由,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民族融和、文化繁荣,有利于思想家发表变革主张。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二、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封建经济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5)、“百家争鸣”的意义1、开创了中国古代学术争鸣、思想自由的先例2、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思想和措施;3、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学术争鸣使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先秦儒家思想特点:(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先秦儒家思想主要内容:(1)多是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2)多是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先秦儒家思想地位:是民间学派,不是主流学派。.第一,在德治目的问题上的区别:古今两种德治思想的根本目的和阶级本质是不同的。传统德治思想虽然主张“为政以德”,虽然强调“爱民”、“重民”,但根本目的是使百姓更驯服地接受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非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幸福。今天的以德治国则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根本宗旨,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准则,是极其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德治。这种德治不是一种统治的手段,而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政以德”与现在“以德治国”的联系与区别第二,在“德”的内涵问题上的创新:古代儒家所说的德是指道德,主要包括修身、为善和道德教化等含义。今天以德治国中的德增添了新的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其内涵比过去宽广得多,丰富得多。第三,在道德建设主体问题上的创新:古代儒家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他们把群众看做是愚昧无知的“蚩蚩群氓”,把自己看做是聪明博学的先知先觉和社会道德建设主体。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不仅需要对群众进行教育,而且更加需要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第四,在德治与法治关系问题上的创新:古代儒家虽主张德刑兼施、德法合治,但始终认为德处于中心地位,刑处于从属地位;德高于刑,德治比法治重要。而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而言,德治与法治不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两者的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同等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思想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今天孔子被尊为伟大的先哲,他生前没有如此风光。史书载,他率弟子周游列国时,他的思想处处碰壁不被采纳,政治抱负未能实现。思考:为什么春秋时期孔子的治国思想不被采纳?周游列国春秋战国时期:1.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推行“礼制”。2.春秋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3.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反对苛政,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不能迅速解决统治者迫在眉睫的严峻政治问题;必然受到冷落。秦朝:秦始皇实行崇法排儒,“焚书坑儒”中,法家思想盛行。但是秦朝的短命又让人们重新思考认识儒学。(阅读)第二课:儒学的兴起1.背景:(1).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大一统局面巩固;(2).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定形;(3).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4).儒家思想逐渐被认同,汉武帝初年就启用儒学之士,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使得儒学发展并获得“独尊”地位。(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糅合了_道家_、_法家_等诸家思想精华(外儒内法)内容(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思想(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观点(3)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实践德政。(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理由:思想上统一才能够达到政治上的统一。P11)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同;汉武帝时代完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体制建立和文化政策的转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的途径?(三)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标志汉代讲学图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1、教育体制:中央:创立太学,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高等学俯)--------教育为儒家垄断,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地方:各郡国设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三)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标志汉代讲学图(1)对教育:(2)对社会风气:(3)对统治基础:(4)对思想文化:1、文化\教育体制:中央:创立太学地方:各郡国设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形成民间向学风气,利于文化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僚富豪垄断官位的局面,给中下层人士入仕机会。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正统思想,对民族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特点:(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思想层面的作用上升)评价新儒学积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推动作用;3、加强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教育进步。消极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结束了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利用神学迷信色彩和伦理纲常,为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服务。(四)科举制度:选官制度的变革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时间方式依据评价贵族下层人士没有参政机会虽然看来比较完善,但具封闭性且无民意体现(P13)考试成绩(学识)世袭自下而上推举考试(自上而下、选拔权收归中央)积极:局限性(P12)先秦汉武帝确立察举制魏晋时发展九品中正制隋—清德才、孝廉—》门第名望1.选拔权收归中央,强化专制统治。2.给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入士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3.保证了官僚的素质,提高了行政效率,较公平公正。4.形成重教风气。。三、宋明理学(一)、产生的背景:政治上: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需要调整统治思想,需要重建伦理纲常以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推动科学文化进步。思想文化上: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隋唐时期三教并立,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挑战,儒学的统治地位面临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学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他们将忠孝节义提高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称之为新儒学。两宋时期:儒学新发展(二)儒学发展—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程颢像(1):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2):仁者能化物于无形,能获得主体自由和最大精神满足。1.北宋五子(二程):理学开创者二程理学的主要内容?2.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建立起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朱熹主要思想哲学思想(理气关系):伦理观:(修养论)政治思想:1、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2、万物之理归为“太极”。1、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2、仁是人的爱心,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3、仁者的境界是获得精神满足和自由同时,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道统论”、“正君心”;2、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1130—1200)“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理学的社会政治观: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但《大学》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南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明理的方法,既通过研究事物获得知识、道理。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对朱熹及他的理学评价: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他的思想做为官方正统儒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2.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的方法是A.接受经验B.学习理论C.实践感悟D.内心反省3.发展: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材料一: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王守仁:3.发展: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王守仁:(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思想:伦理观:政治思想:心即理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进一步发挥“仁”的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学派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内容实质影响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方法实现“理”方法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最后形态)两大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北宋五子(二程):理学开创者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理学成熟(建立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理学的核心:理。先有理而后有万物明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心学的核心:“心即理也”心学的方法:“致良知”南宋陆九渊:心学开创者明代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