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渔业十二五规划(再次修订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一、发展现状·····················································1(一)发展成就·················································1(二)存在问题·················································6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布局···································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定位·················································9三、发展重点····················································13(一)水产养殖业··············································13(二)海洋捕捞业··············································15(三)水产品加工与流通·······································16(四)休闲渔业················································17四、保障措施····················································19(一)加快科技兴渔步伐,增强渔业发展后劲····················19(二)拓展水产养殖生产潜力和空间,提高养殖综合水平·········19(三)调整海洋捕捞生产作业结构,发展外海捕捞业·············19(四)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五)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21(六)加快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渔业产业发展···········21(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22(八)加快法制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维护渔业生产秩序·········23(九)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23五、重点项目···················································241一、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为指导,按照《海南省“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我省采取积极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大力培育水产品生产与加工龙头企业、突出区位优势推进水产苗种生产、健全渔业保障体系、提高渔业执法装备水平、推动水产品市场建设和加快科教兴渔步伐等措施,促进了我省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保持了渔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完成了渔业发展目标,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渔业产量和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海南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60.0万吨,较2005增长37%,年平均增长6.5%。其中: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10.0万吨、19.0万吨和31.0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28.9%、25.7%和73.2%,年均增长分别为5.2%、4.7%和11.6%。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59.0亿元(现行价,下同),比2005年增长58%,年均增长9.5%,渔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已成为海南省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22、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地抓结构调整,渔业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06~2010年,海南省渔业第二、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9%和17%,远快于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82:15:3转变为2010年的73:23:4。3“十一五”期间,我省捕捞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加强了外海捕捞生产。目前,我省拥有大中型渔船4719艘,外海捕捞产量从2005年的18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30.8万吨,占海洋捕捞产量的份额从17%提高到28%,外海与近海捕捞产量比例从2005年0.20:1上升到2010年的0.39:1。2010年,我省水产养殖总产量达50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31.3%,比2005年增长51.4%,年均增长8.7%。继续发展罗非鱼、对虾、石斑鱼、军曹鱼、尖吻鲈、卵形鲳鲹、东风螺、锯缘青蟹等国内外市场需求较旺的优势品种;进一步推行罗非鱼精养、高位池养虾、深水网箱养鱼、工厂化养殖东风螺等设施化养殖模式,使养殖方式从半精养向设施集约化养殖转变。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由2005年的20万亩增至2010年43.2万亩,其中新增山塘水库精养面积14.8万亩,水库大水面网箱养殖已辐射到全省各市县。对部分虾池进行改造,改养石斑鱼或鱼虾蟹轮养或混养等,2010年全省对虾养殖产量比2005年增长7.4%,年均增长为1.4%。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尽显优势,增强了我省养殖业抵御洪涝、4台风等自然风险能力。目前,全省共投放深水网箱1476口,比2005年增加了1000多口,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3、水产品加工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建12家水产品加工厂,扩建2家水产品加工厂,新增出口加工能力23.8万余吨,在巩固欧美、日本等水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水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其它新兴市场,有效抵御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国水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的形势下,我省水产品加工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我省水产品加工量达46.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16.5万吨,年均递增9.3%。201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量11.3万吨、出口值4.03亿美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115%和121%,2006-2010年,水产品出口量、出口值年平均分别增长16.6%和17.1%。54、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2006-2010年,我省共有42个水产养殖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其中35个水产养殖基地生产的金鲳鱼、东风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4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单位称号,7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农业部对我省15个市县进行2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共抽取对虾、罗非鱼和鲷科鱼类样品200个,检测合格率达100%,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居于全国前列。5、科技兴渔卓有成效“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投入渔业科技推广示范经费5000万元,实施养殖、捕捞及加工等渔业新技术项目120多个,有力推动了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作用。养殖方面,组织技术攻关,繁育优质对虾、罗非鱼、石斑鱼等苗种,提高良种良苗覆盖率。同时推广池塘精养、工厂化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较大幅度提高了全省水产养殖的设施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捕捞方面,积极推广应用高口拖网、高目流刺网、三重6定置刺网、深水浮子制造技术等先进渔具、渔法,同时推广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建设渔业生产安全通讯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捕捞业科技含量;加工运销方面,推广保活、保鲜等加工新技术,应用先进的冷冻、冷藏、运输设备。我省广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举办了渔业科技活动月活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110咨询服务功能。一批渔业科技项目通过验收,不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奖励,其中,“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渔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使渔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推进了我省渔业生产的发展。6、渔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渔港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陵水新村中心渔港主体工程全面竣工,琼海潭门和东方八所中心渔港、昌江海尾一级渔港和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儋州白马井中心渔港和乐东岭头一级渔港已动工建设。二是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海南方斑东风螺良种场和石斑鱼良种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投产,海南斑节对虾原种场生产设施已建成投产,文昌罗非鱼良种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项目已动工建设。三是市县级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与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整合建设进展顺利。四是启动了北斗通信技术应用于渔船装备,提升了我省海洋渔业技术装备水平。(二)存在问题尽管“十一五”时期我省渔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困扰着我省的渔业发展。具体表现在:71、渔业科技资金总体投入不足,渔业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基础研发能力较弱。一方面渔业科研与推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渔业科技人才缺乏,难以满足现代渔业建设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成果,加之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致使一些制约渔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水产良种选育、渔药(疫苗)研制、高效环保水产饲料研发及渔业节能减排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2、渔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渔业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外向型渔业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渔业生产各环节(苗种、养殖、饲料、技术服务、市场流通和加工等环节)没能实现有效链接,产业链条尚未形成。3、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渔港避风能力不足,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薄弱,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落后,渔业抵御灾害和风险的能力较弱。4、渔业发展的“五大转变”进展缓慢。“五大转变”即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举,逐步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水产品生产从以捕捞为主,向捕捞与养殖并举,逐步向以养殖为主转变;从以淡水养殖为主,向淡水养殖与海水养殖并举,逐步向以海水养殖为主转变;从以近海捕捞为主,向近海捕捞与外海、远洋捕捞并举,逐步向外海远洋捕捞为主转变;水产品从由初级加工为主,向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并举,逐步向水产品综合利用为主转变。5、渔业用地逐渐减少,渔业发展空间受挤压。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我省四周沿海渔业用地逐步变为滨海旅游用地,沿海地区渔业规模日趋减小,渔业发展空间受挤压,渔民转产转业形势较为严峻。86、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待进一步重视。我省水产养殖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外延粗放式的增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加快了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对沿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产养殖业的风险,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布局(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渔业发展定位,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建设海南渔业发展的全过程;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发展质量安全型的水产养殖业、资源养护型捕捞业、竞争力强的水产品加工业、形式多样的休闲渔业;全面提升渔业管理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安渔业,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的转变。(二)基本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养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并举,进一步优化渔业结构,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2、坚持资源节约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原则树立资源节约的意识,提倡节水、节地、节能等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方式,强化对重要渔业水域和资源的监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