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潇洒.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物质丰富了!寿命增长了!而清净却少了!快乐也少了!•这是一个不安的时代,我们不断地拥有却觉得更匮乏!我们寻求认同却显的更焦虑!•科技昌明,仍解不开人生的难题!•我们争取自由却不自在!酷,其实就是~~~自在!学习目标:•了解老子“道”的思想、智慧、自然之奥妙。•了解庄子对生命的见解、逍遥,及其修炼方法、审美情操。•学会:①儒道之别,②道是什么,三!与天地合为一儒家思想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重视人的自然性,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道家说: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最后必徒劳无功,何不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只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灵才能自由逍遥。儒道之别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安徽省)蒙城县人。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学派。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哲学”。一切万物都在变化中、不曾存在过。他认为“今天存在的东西,过去可能不存在;未来也可能也不存在”:沧海桑田。人承受形体而生,就执着于形体的存在,追逐奔驰一直到死而停不下来,非常可悲!如果能化解外在有形的限制:回归到内心,超越人间的各种欲望,把生命转化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就能逍遥自得。庄子的思想:未始有物庄子的风采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文学价值庄子博学:“其学无所不窥”、批判儒家、发扬老子学说、不屑做官“终身不仕,以快吾志”。著有《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可惜只存有32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定为庄子所著;而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修炼方法•1.一个人一生所接触到的苦乐,都是由他的自我所造成的,为了回归内在,庄子提出三个步骤:第一,弄清楚什么叫做“知”。道家认为,人的欲望除了来自本能,还来自认知:你有我没有。有认知就有欲望,用在区分各种价值,但这种区分往往带来烦恼。•第二:找到“知的根源”,知的根源在于:心因此“修心”至关重要。庄子提醒我们要“心如死灰”!为什么?因为“心”复杂难测矣。正因为人心复杂多变,所以修炼之道,首在认识自己,省察自心,回归真实的自我,然后再对症下药,于是他提出“心斋”的观念。•(心态比技艺更重要)第三:提升到天人合一、心灵自由,然后再进一步发展成艺术的、审美的人生。人在活着时,形体显然无法与自然合一。因此,这种合一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觉悟与体验。庄子借着颜回之口,请教孔子:“何谓人与天一邪?”又借河伯之口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审美情操•庄子认为:一个人若想感受美,必须以超脱的心灵来看待有形的世界,不求任何现实中功名利禄的满足,而只是纯粹感受到生命的创造力源源不绝地表现出来。故事:粘蝉老人《达生》、庖丁解牛《养生主》、谁是美女《齐物论》、自以为美《山木》。处事态度•庄子对于“怪、力、乱、神”一向没有什么忌讳,但却有自己独特的批判眼光。他所处的时代流行以龟为灵验的算命工具。•庄子编了一个“神龟托梦”的寓言,说明“人算不如天算”的道理。所以,人活在世上想要过得更好,不要依靠一些神妙的方法,还是要老实做人安分守己。庄子的逍遥游•生命的转化:庄子认为人生下来都像鱼一样,需要水,不能离开水;但是鱼可以变成鸟,代表人的生命很神秘、很特别,可以转化。从鱼变成鸟,只需要空气,这样限制就变少了,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后,就可以靠浮力不动。一层层的提升,需要的东西越少,就越自由。故事:大鹏展翅。鱼快乐吗?•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有人说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惠施又称惠子,出行时随身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赢取功名,为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的好朋友。逻辑之辩庄周梦蝶庄周梦蝶是千古传颂的典故。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真是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十分开心得意!不知道还有庄周的存在。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庄子半身像•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相濡以沫庄子说:泉水枯了,鱼儿在泥巴地里互相吐口水滋润,这样真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湖就是道的比喻,一个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鱼活在水里,让自己没有挂碍,让自己能够“随遇而安”,感觉到生命有一种自在的喜悦!你越不去追求快乐,这时候你反而进入一种舒适、快乐的状态。人生的观察者•庄子对人生种种非常清醒,他对人性看得透彻。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他好像太消极了但恰恰是我们太“主观”,以人类的价值观、或者以自己的标准在衡量别人。。人生是由一系列选择所构成的选择时所参考的优先级别,就形成了一套价值观。但是这价值观是否正确呢?庄子在山里,看见一颗枝叶茂盛的大树,而不被砍伐,因为不成材。庄子造访于友人之家,朋友让童仆宰杀一只不能叫的鹅来款待。于是弟子求教于庄子:“山中的树木,因没有用而免于砍伐;主人家养的鹅,却因为没有用而被宰杀。先生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或许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乘道德而浮游庄子的价值观学习道家的感言有些知道,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然而,心领神会的沟通,不常发生!所以,大多是:“我以为你知道,可你却不知道!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